结构化学第五章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3296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化学第五章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结构化学第五章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结构化学第五章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结构化学第五章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结构化学第五章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化学第五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化学第五章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4.2 丁二烯的HMO法处理 (The HMO treatment of butadiene),丁二烯(H2C=CHCH=CH2)的分子轨道为,式中1,2,3,4为参加共轭的4个C原子的px轨道;c1, c2,c3,c4是变分参数。按变分法可得c1,c2,c3 和c4应满足 的久期方程式,化简,得,用除各项并令,代入上边的式子,得,根据丁二烯分子具有对称中心性质,当c1=c4,c2=c3时,上边的久期方程可展开化简得,由上两式系数行列式,解得x=-1.62和0.62。,当c1=-c4,c2=-c3,可化简为,由上两式系数行列式,解得x=1.62和-0.62,将解得的x代回,并结合归一化条件

2、,可以从每个x值得到与其能级相应的分子轨道波函数的系数,例如 ,c1=c4,c2=c3,x=1.62,得,解上述二元二次方程组,可得c1=c4=0.372,c2=c3=0.602。,因为E=-x,由4各不同的x值得到离域键的4个分子轨道 能级和相应的分子轨道波函数:,因为积分为负值,故E1E2E3E4。根据上述结果,我们 可得丁二烯离域键轨道示意图和相应的能级图。,上图依次是分别对应E1、E2、E3、E4能级的分子轨道,随 着节面的增多能量也逐渐增大。,基态时,丁二烯的4个电子填在1和2上,根据各 个分子轨道中原子轨道的组合系数,即可计算电荷密度、键 级和自由价等数值。,由右式,可算得各碳原子

3、的电子数均为1.00。,由下式,可算得各碳原子间键级为:P12=P34=0.896,P23=0.448。,原子的自由价为,所以丁二烯的分子图为,关于丁二烯的HMO法处理,要求掌握完整的推倒和计算过 程,考试必考之内容。要求做出分子图,求出键级、自由价等 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复习。一定要掌握!,处理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比较符合,讨论如下:,(1)离域可降低体系的能量。,丁二烯加H2转变为丁烷所放出的能量小于丁烯加H2变为 丁烷能量的2倍。这是由于形成离域键,电子填入1和2 所致。若假定积分近似等于原子中p电子能量,设=0,则 两个轨道上4个电子的能量为,丁烯中2个电子的键能为2,所以丁二烯离域结果比

4、单 纯两个丁烯的双键能量要低0.48,这一差值称为离域能。,(2)丁二烯有顺、反异构体,说明C(2)和C(3)之间有一定双键成分,从计算的键级 看,P23=0.448,具有双键成分,不能自由旋转。,(3)丁二烯的键长的实验值为,说明C(1)和C(2)之间比典型的双键键长(133pm) 要长些, C(2)和C(3)之间比典型的单键键长(154pm) 要短,键长的均匀化可从键级数据来解释。,(4)丁二烯具有1,4加成的化学反应性能。例如,这可从自由价得到解释。,5.4.3 环状共轭多烯的HMO法处理 (The treatment of cyclic conjugated polyene),本小节内

5、容不要求掌握,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看一下。,5.5 离域键和共轭效应,5.5.1 离域键的形成和表示法,定义:离域键当形成化学键的电子不局限于两个原子 的区域,而是在参加成键的多个原子的分子骨架中运动时, 这种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型化学键称作离域键。(大部分 离域键可由经典结构式中有单、双键交替地连接的那一部 分原子组成。),需要满足的条件:,(1)原子共面,每个原子可提供一个方向相同的p轨道,或合 适的d轨道。 (2)电子数小于参加成键的轨道数的二倍。,表示方法:芳香化合物以及许多其他体系存在离域键。离域键 可用 表示,n为原子数,m为电子数。,表示方法举例:,注意:上述条件也不是绝对的,根据

6、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时虽满 足这两个条件并不一定能形成离域键,从而也不出现共轭效应 所具有的性质,例如环丁二烯等。 层形(BN)x分子,它虽然和 石墨是等电子体系,满足形成离域键的两个条件,但它是白色 ,绝缘性很好的固体,其原因是BN键的极化作用,使其能带分 成两个亚带,带隙宽度达440kJmol-1,所以没有离域键出现。 在有些分子中,原子并不完全共面,但也有一定的共轭效应。,共轭分子的结构也可用2个或多个价键共振结构式来表达, 把分子的真实结构看作是这些价键结构的叠加或共振的结果。,苯、萘、二氧化碳和硝酸根的共振结构,5.5.2 共轭效应,定义: 共轭效应一般包含双键和单键相互交替排列的分子

7、形成离 域键,这时不能把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看作各个双键和单 键性质的简单加和。分子会表现出特有的性能,称为共轭效应 或离域效应。,1.导电性,离域键的形成增加物质的电导性能。例如石墨具有金属光泽 ,能导电等。下列两种化合物可以形成有机半导体,也归因于 离域键的形成。,2.颜色,离域键的形成,增大电子的活动范围,使体系能量 降低,能级间隔变小,其光谱由键的紫外光区移至离域 键的可见光区,例如染料和指示剂等。酚酞在碱液中变成红 色是因为发生下一反应,扩大了离域范围。,3.酸碱性,苯酚显酸性,苯胺显碱性,羧酸呈酸性,酰胺呈碱性,这些 均与离域键的生成与否有关。例如苯酚和羧酸电离出H+后,酸 根,均

8、生成离域键,稳定存在。而苯胺和酰胺中就已有离域键存 在:,它们不易电离,苯胺可以接受H+,故呈若碱性。,4.化学反应性,离域键的存在对体系性质的影响在化学中常用共轭效应 表示,它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效应之一。芳香化合物的芳香性, 许多游离基的稳定性,丁二烯类的1,4加成反应性等都和离 域键有关。,5.5.4超共轭效应,定义: 超共轭效应是指CH等键轨道和相邻原子的键轨道 或其他轨道互相叠加,扩大键电子的活动范围所产生的离域 效应。,5.6 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 (The symmetry of molecular orbital and the mechanisms of reactions

9、),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对化学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及产物的 构型和构象有决定的作用。应用分子轨道对称性探讨反应机 理,主要有福井谦一提出的前线轨道理论和Woodward(伍 德瓦德)和Hoffmann(霍夫曼)提出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 原理。,5.6.1 有关化学反应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化学反应的实质有两个方面:(i)分子轨道在化学反应 过程中进行改组,改组时涉及分子轨道的对称性;(ii)电荷 分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电子发生转移,转移时一般 削弱原有化学键、加强新的化学键,使产物稳定,而电子由电 负性低的原子向电负性高的原子转移比较容易。,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限度由化学势决定,反应沿化学势降 低的

10、方向进行,直至化学势相等,达到平衡状态。,化学反应的速度决定于活化能的高低:活化能高,反应不 易进行,反应速度慢;活化能低,反应容易进行,反应速度快 。在反应时,若正反应是基元反应,则逆反应也是基元反应, 且经过同一活化体,此即微观可逆原理。,5.6.2前线轨道理论,分子中有一系列能级从低到高排列的分子轨道,电子只 填充了其中能量较低的一部分。已填电子的能量最高的轨道 称为最高占据轨道(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能量最低的空轨道称为最低空轨道(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OMO),这些轨道统

11、称 前线轨道。,The theory of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前线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1)分子在反应过程中,分子轨道发生相互作用,优先起 作用的是前线轨道。当反应的两个分子互相接近时,一个分子中 的HOMO和另一个分子中的LUMO必须对称性合适,即按轨道正 与正叠加、负与负叠加的方式相互靠近,所形成的过渡状态是活 化能较低的状态,成为对称性允许的状态。,(2)互相起作用的HOMO和LUMO能级高低必须接近(约 6eV以内)。,(3)随着两个分子的HOMO与LUMO发生叠加,电子便从 一个原子的HOMO转移到另一个分子的LUMO,电子的转移方向 从电负性判断应该合理,电子的转移要和旧键的削弱相一致,不 能发生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