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32952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_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市委社工委工作总结一、关于市委社工委 xxxx 年工作总结xxxx 年,是市委社工委及社工办成立后正式运作的第一年,是新机构的起步之年、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以争创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为契机,以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助推社会工作发展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创新、营造氛围、扎实推进,不断夯实社会管理工作的基石,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一)领导重视,夯实基础,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工委工作。在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书

2、记陈德荣亲自把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作为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把社会建设和管理作为蹲点调研的课题。活动期间先后多次深入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并在嘉兴日报撰文发表了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夯实和谐社会基石的学习调研手记,强调社区、社团、社工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市委、市政府还把创新社会管理确定为 xxxx 年市级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召开了全市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和市委读书会,提出在社会转型升级中要把社区、社团、社工建设当作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一年来,陈德荣书记、李卫宁市长、裘东耀常务副市长、杨立平部长等在内的四位市委常委和张志伟副市长先后多次到市民政局(市委社工

3、办)开展调研、视察和指导社会工作。陈德荣书记、杨立平部长先后五次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二是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和成果转化工作全面完成。去年,市委、市政府把创新社会管理确定为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分别由市委副书记鲁俊牵头,市委组织部长、市委社工委书记杨立平和市政协副主席邵建华参与调研,在历时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力做好方案制定、深入调研分析、外出学习考察和相关起草修改工作,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以加强三社建设为载体,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调研总报告,并在全市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和市委读书会上进行学习交流。一年来,还同步完成了市委建设和谐社会总课题办公室、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三篇调研文章

4、。同时,十分注重成果转化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提交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社团社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了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团为载体,以社工和志愿者为骨干的“三社互动”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三是市、县两级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社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构的要求,全力推进扁平式、网络化社会管理格局的构建。去年全市 7 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社工委及社工办,分别由县(市、区)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民政分管领导任社工委书记或副书记,实现了市、县两级社会工作机构全覆盖。目前,市、县(市、区)社工办共配备专职副主任 5 名,增加行政(事业)

5、编制 16 名,增设社会工作综合处(科)8 个,社会工作机构力量得到加强。四是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探索推进。一年来,学习借鉴浦东、深圳等地开展社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同步推进体制内外的专业社会工作。在体制内,率先在南湖区建设街道探索成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社会工作部,并分别建立“心语”等 5 个专业社会工作室,通过配备专业社工和组织志愿者,开展婚姻家庭、社区矫正、青少年、居家养老、残疾人照料等专业社工服务,着力在辖区内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形成新型政社合作关系和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强大合力。在体制外,培育成立全省首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嘉兴市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目前承接我市首个由彩票公益金购

6、买的“单亲妈妈社工服务项目” ,主要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通过协助妇女、儿童、家庭挖掘自身及社会资源,发挥个体潜能,帮助个体成长,恢复家庭的功能,提升家庭生活品质,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二)建立制度,统筹协调,社会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一是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社工委全体会议和社工办主任例会制度,印发市委社工委和社工办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和联络员制度等文件,增补市委直属机关党工委、市财政局为社工委成员单位。召开了市委社工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和四次社工办主任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任务。二是加强专项督查和目标考核。8 月份,由市委督查专员带队,对社会工作机构筹建、城市社区服务用房、农村社区建设、行业

7、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等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推动了工作的落实。建立了社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市委、市政府把社区、社团、社工建设纳入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和市级部门“五型机关”考核内容。三是加大统筹协调和协作。加强了市委社工委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形成推进社会工作的良好合力。市委组织部大力关心和支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层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党建等工作。市委宣传部专门安排市委中心学习组开展社会工作辅导。市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到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社会工作培训,赴浦东、深圳学习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市委直属机关党工委挤出本部门的考核分值,用于对县(市、区)和市级部门“五型机关”社工人才的

8、考核。市人事局积极主动制定我市社工职称培训、考试和评审的相关文件。市劳动保障局和市新居民局发挥社工办副主任成员单位作用,积极参与社工委的各项活动,认真提出意见建议。总之,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为推进社会工作发挥了作用。同时,加强了与国内发达社会工作地区和高校的联系、合作,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实务进程。与浦东、深圳、东莞等地社会工作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多次邀请浦东社工专家来我市讲课、培训,帮助组建并督导专业社工机构建设。商请复旦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在我市建立社会工作研究和实习基地事宜,嘉兴学院已在全日制课程中开设社会工作模块,去年秋季开设了社会工作成教本科,为培养专门社工人才提供平台。(三)加强指

9、导,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社区功能明显增强。社区用房得到改善,全市 23个未达标的城镇社区,尤其是市本级 19 个未达标社区解决的难度大、问题多,但市、区两级想方设法,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置换、租赁等途径,落实和解决了省定 350平方米的标准。目前,全市 318 个城市社区现已全部达到省标,社区用房偏紧偏小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社区服务设施有所改善,普遍设有“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 ,40%的城市社区建立“一站式”办事大厅,96345 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平台覆盖全市,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 “数字社区”建设初见成效,南湖区、平湖市、海宁市已实现县(市、区) 、街道、社区三级联网,部

10、分条件较好的社区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居民可以通过网站发表意见,参与社区管理。二是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各社区均配备了 5-7 名“两委” (党组织、居委会)及社区事务站人员。素质结构趋向合理,全市共配置专职社区工作人员 1528 名,平均年龄 42.3 岁,大专以上学历占68%,形成了以 35-40 岁人员为主体的梯次结构队伍。工作待遇逐年改善,xxxx 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年收入达到 2.3-2.5 万元左右,落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三是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 ,召开了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大会,有力地推

11、进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求农村社区建设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形成 20 分钟活动圈。平湖市和南湖区通过民政部的评估,成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市(区) ,我市占了全国 7 家的其中两席,其引领示范作用逐步显现。四是继续深化社区结对共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对 148个市级机关部门(单位)与 74 个城市社区结对共建工作的考评,命名表彰了 10 个“结对共建示范单位”和 56 个“结对共建工作优秀单位” , 一年来共支持社区共建经费和物资达 110 万元。(四)注重培育,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发展有新成效一是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和培育发展。率先全省出台了关于扶持

12、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 ,力争用23 年时间,初步建立门类齐全、层次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管理格局。二是推进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召开全市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推进会,制定了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与登记备案管理工作意见,目前已有登记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达 1000 余个。三是对社会组织开展培训评估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对行业协会秘书长的培训,八家新社会组织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对首批 18 家社会组织开展评估,评出 3A 级以上单

13、位 10 家,加强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自身建设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建设。认真指导第三批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百家新社会组织服务新社区”活动。四是建立市领导联系行业协会商会制度。32 名市领导与 32 个协会商会进行对接,通过市领导不定期走访联系,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活动,进一步加快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五)抢抓机遇,扩大影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新举措一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综合试点地级市。在南湖区作为第一批先行试点的基础上,xxxx 年全国启动了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我市对照要求和条件及时向省民政厅进行申报和推荐,9 月份通过民政部的考察和审核,确定嘉兴市

14、和 96345 市区求助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市和单位。二是建立评选表彰、联系优秀人才和职业资格评审制度。市委、市政府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奖”列入“南湖百杰”评选表彰范围,隆重举行了“南湖百杰”优秀人才表彰大会,全市十名社会工作者获市委、市政府奖励表彰,给予每人 1 万元重奖、1 份人生保险和 1 次疗休养,社会工作人才地位和影响大大提高。市委建立了市领导联系社会工作人才制度,下发了关于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的通知 ,通过市领导与社会工作人才个别约见、走访座谈、看望慰问、电话信函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密切了与优秀社工人才的联系和交流。会同市人事局制定了嘉兴市社会

15、工作者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和嘉兴市社会工作专业不具备规定学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实施办法 。三是加强社会工作知识和实务培训。组织开展领导干部社会工作辅导讲座,xxxx 年第一次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暨红船论坛 ,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作社会工作专题辅导报告。同时,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纳入了全市第 39 期处级干部班和第 21 期中青年干部班的培训课程,由浦东社会工作协会专家为处级领导和中青班学员授课。社会工作者培训班首次列入市委 xxxx 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进修安排计划,6 月份邀请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和专业社工进行社会工作知识、理念和实务的培训和讲学。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人员的实务、入职

16、和考前专题培训,对全市 318 个城市社区主任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全员培训,邀请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老师为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员开展考前培训辅导。两年全市共有 157 人通过考试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一年来,全市各级领导、社会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共有近 1000 人次参加了社会工作辅导和培训,使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不断增强。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媒体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嘉兴日报等地方媒体和省民政厅、民政部的刊物、网站经常对我市创新完善社会工作机构、社工考试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日报头版发表了该为之鼓掌的社工考试热评论文章,在全市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举行了全市首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发放暨迎春座谈会和走访慰问社区社会工作者代表。一年来编发嘉兴社会工作资讯二十四期,分别报送民政部、省厅和市领导以及市级部门领导,普及社会工作知识,传播社会工作理念。蒋唯民秘书长还专门在第 19 期上作了批示,给予肯定。印发“社工知识”宣传折页 5000 份,社会工作影响进一步扩大。回顾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