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文教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6629828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来西亚的华文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情况,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是除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以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 自19世纪初,华文教育以私塾的形式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出现至今,虽历尽艰辛坎坷,但从未在马中断过。不论是在英国殖民时期、日战期间,还是在独立以后,无论受政府法令和政策的限制,还是受马来民族主义情感的制约,但在华人社团和马华人政党的共同努力下,马华文教育保存完好。 马华社通过华人政党向政府提出诉求;“董教总”(马华文学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和马华文学校教师会总会的简称),作为维护和发展马华文教育的主要民间机构,为华教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华

2、社、华商出钱出力,支持华小和独中的生存与发展。,马华文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相当的规模,现有华文小学1285所,华文独中60所,华文大专院校3所(南方学院、韩江学院、新纪元学院)。 153所国民小学提供交际华文课程,78所国民改制型中学设有华文必修课程,24所寄宿中学向马来学生提供华文课程, 16所师范学院开办中小学中文教师培训课程,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学、国民大学等国立大学也设有中文系,其中马来亚大学还设有中国问题研究所。 全国就读华文人数超过20万人,其中华文独中在校学生万多人。近年来,不仅是华裔子女进华校,一些马来人、印度人的子女也开始到华校读书。目前就读华文独中的马来学生约5000多人,

3、就读华文小学的非华裔学生近7万人。,华小的困境,以第十大马计划的教育拨款来说,华小生人数占总数21%,可是拨给华小的款额只有区区3.6%,完全不成比例。 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华小,课程是统一的,内容与其他源流小学没有两样,只有教学媒介语的不同。课本马来西亚化了,本土观念至上,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还能存多少,令人忧心忡忡。,最严重的问题是华小师资五十年得不到妥善解决。教育部事实上在三年前就已掌握各校的新生人数,准备足够的师资是教育部的职责,当局却是数十年如一日让华小师资荒愈演愈烈,华小每年都得重演聘请临时教师的窘境,一间拥有二十位教师的学校,竟然聘请了多达五、六位临时教师;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教育部仍不

4、时拖欠这些临时教师的薪酬,最后还得劳动华社调集各方力量怒吼争取方才获得发放。,由于当局主力推动以马来西亚语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小学(简称国小),对华小的硬体和软体建设投资极少。华小校舍危楼处处,华小师生被迫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留下的简陋校舍,曾经发生华小老师误踏被白蚁蛀蚀的地板落足跌死的悲剧。那一厢,建筑堂皇的国小校舍,犹如五星级酒店,建好了校舍等候学生报到,与华小学生争抢有限学校名额形成强烈反差。 近九成华人家庭把子女送入华小,当前的华小数目已不能够满足所有要家长的需求。增建新的华小难上加难,学额又爆满,迫得部分学生家长忍痛把子女送到国小就读。如果不是这个局限,进入华小接受基本民族教育熏陶的华人

5、子弟肯定更多,独中,独中是马来西亚的一个特色。 独中的成立背景,要追溯到1961年的教育法令。这个法令规定:华文中学只有接受改制才能得到政府的津贴。改制后的华文中学必须根据政府的规定办学,换句话说,就是原有的华文教育特色淡薄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英文和国文为教学媒介。 威迫利诱下,大部分华文中学改制了,只有少数坚持母语教育立场,坚决不改制,宁可自食其力而成为独立华文中学。,改制后的前华文中学,早期称“国民型中学”,过后一律改称国民中学,教学媒介语是国语。当年承诺的1/3华文授课时间只剩下华文一科以华语授课,目前,华文科已不得不在正课以外上课。 站稳母语教育立场、坚持独立自主的华文独立中学目前共有6

6、0间。独中走过坎坷的道路,一度沦为收留落第生的学校。胡万铎、沈亭等人在1973年发起独中复兴运动,发出一人一元捐献独中的号召,获得华社热烈响应;在董教总积极配合下成立独中工作委员会领导独中的发展工作,独中从此走上康庄大道,越办越好。,马华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由于历史和种族的因素,马政府对华文教育仍采取限制政策,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始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课题。 在“新经济政策”下,马政府在教育领域实行固打(比例)制,大学在录取新生时不以分数为录取标准,而是按种族比例分配。2002年政府虽将固打制改为绩效制(成绩),但未能改变教育歧视政策,许多品学兼优的华裔子女被国立高等学府拒之门外,难以获得政府奖学金到国外深造。 长期以来,马政府不承认独中的文凭,初、高中毕业生必须在参加政府学校同等的水平考试,才能获得政府承认的相关文凭,进入高中或大学。此外,马政府至今还不承认中国大学的文凭,给赴华留学生回国就业造成困难,影响了学生到中国留学的积极性。,93岁马来西亚老人捐出毕生积蓄 力挺华文教育,阳光老人邬秋萍指着1956年拍摄的全家福说:“要养大9个孩子实在不容易”(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