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28925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课件(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电子技术课件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 主讲 王克才,第一章 绪 论 一、ABS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ABS问世于20世纪初,1954年被美 国首用于林肯牌轿车-失败; 20世纪70年代,电子控制的ABS问世,开始了在汽车上广泛开发应用的前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汽车产品技术的最大成就 - 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推广;,ABS主要生产厂家 德国:博世(波许)公司-博世ABS2 戴维斯公司-戴维斯MKIIABS 美国:德尔科公司-德尔科ABSVI 本迪科公司-本迪科斯ABS 目前德国大众-改进戴维斯MKIIABS,取名MK20-I型 。 中国: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引 进MK20-I

2、型装用在国产轿车上。,二、ABS的作用 汽车制动过程中,对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迅速、准确而又有效控制,使车轮的纵向、横向都保持较高的附着系数,从而保证: 对汽车的转向能够控制; 使汽车在最短距离内停车; 减少轮胎磨损; ABS是现代汽车上必装的一种主动、安全保护装置。,第二章 ABS的基本理论 一、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对汽车的制动性能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常提到的主要评价指标有三个: 一是制动效能; 二是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 三是制动效能恒定性; 二、汽车制动时的车轮运动状态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运动状态:,车速 V = 轮速V - 车轮纯滚动; 轮速 V 车速V,会出现两种

3、情况: 轮速 V不等于零 - 车轮边滚边滑; 轮速 V等于零- 车轮抱死拖滑。 汽车制动中,车轮从纯滚动到抱死拖滑,必须受到一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此外力由地面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提供。 地面提供的外力称为地面制动力“Fx”。 “Fx” 受制动器制动力“u”和附着力“F”的影响。,Fx、u、 F三者之间关系: 当Fx F 时, Fx u,且随u的增大而增大。 当FxF 时,u再增大, FxFxmax , Fx不再随u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车轮已抱死)。,若需增大Fx ,必须增大F 。F取决于附着系数“”, “”又受滑移率“S”的影响。三、“S”对“”的影响(一)车轮滑移率“S”定义:S =(V

4、V)/V100%=(Vr.)/V100% (二) “S”对“”的影响,分析结论: S 20%为制动非稳定区域; 将车轮滑移率 S 控制在20%左右,便可获取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较大的横向附着系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效果。 四、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一)制动开始时,让制动压力迅速增大,使S上升至20%所需时间最短,以便获取最短的制动距离和方向稳定性。,(二)制动过程中: 当S上升稍大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降低制动压力,使S迅速下降到20%; 当S下降稍小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增大制动压力,使S迅速上升到20%; 结论: 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以510 HZ/S 的增压、保压、减压的不断切

5、换,使S稳定在20%是最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五、ABS控制原理 (一)控制方式 1、车轮滑移率控制方式 S = (VV)/V100% = (Vr.)/V100% 需要测车速多卜勒雷达 FD = f1-f2 =(2V/ )COS,2、车轮角速度控制方式 因为制动中车轮抱死时,d/dt最大; 设置一个轮速传感器检测轮速求知角加、减速度; ECU中设置合理的角加、减速度门限值,便可实现制动防抱死调节过程。,3、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 车轮角加、减速度作主要控制门限; 车轮参考滑移率作辅助控制门限; (二)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控制过程 1、控制参数的确定 (1)车轮角加、减速度的确定 由ECU根据轮速传感

6、器输入信息计算确定 V = r . = V / r,(2)参考滑移率的确定 设定参考车速Vr: Vr = Vro - jt Vro - 初始参考车速 j - 由车轮减速度确定的汽车减速度 t - 减速时间 S参=(Vr - r.)/ Vr,2、控制过程,制动开始阶段,随制动压力 p 的上升,车轮角减速度增大达到设定门限值a(1阶段),但为了避免车轮在稳定区域滑移率范围内,进入防抱死制动压力减小阶段,需要对车轮的参考滑移率与设定的滑移率下限门限值S1作比较: 若参考滑移率小于设定的下限门限值S1时,说明车轮的滑移率偏小,需再进行一段压力保持阶段(2阶段),使车轮充分地制动,直到车轮的参考滑移率大

7、于S1。,若参考滑移率大于设定的滑移率下限门限值S1时,说明车轮制动已进入不稳定区域,需要减小制动压力,使参考滑移率减小,使其回到稳定区域,制动过程进入3阶段。 由于制动压力减小,车轮在惯性作用下加速,当车轮的角减速度小于角减速度门限值a时,制动压力不再减小,需保持一段时间(4阶段)。此后由于汽车惯性作用,车轮仍在加速,会出现下列情况:,如果在设定的压力“保持”不变时间内,车轮的加速度未能超过第一加速度+a,电子控制单元Ecu则判定路面情况为低附着系数,此时的控制过程将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的控制过程进行。如果车轮的加速度超过第一个加速度+a,则继续“保持”制动压力。,如果因路面附着系数突然增大而

8、使车轮加速度超过第二个加速度控制门限值+A时,应使制动压力再次进入“增大”阶段(第5阶段),使车轮加速度下降直至低于+A,而后又进入制动压力保持阶段(第6阶段),直至车轮加速度又回落到+a以下,表明车轮制动回复到稳定区域,只是制动力稍有不足。,当车轮制动恢复到稳定区域后,为了使制动车轮在更长的时限内处于稳定区域且靠近滑移率Sp附近,利用制动压力调节器对制动压力进行“增大”和“保持”的快速转换(进入第7阶段),使制动分泵的制动压力以较低的升高率增大,直到车轮的角速度再次低于控制门限值a后,又开始进入制动压力减小阶段(第8阶段)此时不再考虑滑移率是否超过控制门限S1,从而进入下一个防抱死制动压力调

9、节循环。,六、ABS控制方案及特点 控制通道 - 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 (一)四传感器、四控制通道 特点: 1、各制动轮压力均可单独调节(轮控制)- 控制精度高; 2、制动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轮的附着力 - 方向稳定性好;,(二)四传感器、三控制通道 特点:两前轮独立控制,两后轮一同控制(轴控制); 按附着力较小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低选原则控制; 按附着力较大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高选原则控制; 两后轮按低选原则控制,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好; 两前轮独立控制,可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转向控制能力;,第三章 ABS组成、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 第一节 A

10、BS的组成,ABS是在常规制动基础上,又增设如下装置: 车轮轮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 制动压力调节器;ABS警告灯; 几点说明: 1、ABS是在常规制动基础上工作,制动中车轮未抱死时,与常规制动相同;车轮趋于抱死时,ABS才工作,ECU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对分泵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2、ABS工作的汽车车速必须大于5Km9Km/h,若低于该车速,制动时车轮仍可能抱死。 3、常规制动系统出故障,ABS随之失去控制作用;ABS出故障,ECU自动关闭ABS,同时ABS警告灯点亮并存储故障码,但常规制动系统仍可正常工作。,第二节 ABS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 一、轮速传感器 1、作用 检测车轮转速,产

11、生与轮速成正比的正弦交流信号,经整形、放大转变成数字信号送给ECU,用于对制动压力调节器实施控制。 2、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头(静止):永久磁铁、感应线圈、极轴; 齿圈(转动):凸齿数40-100不等; 传感器头与齿圈间隙:0.6mm-0.7mm;,3、安装位置 齿圈 - 轮毂、制动盘; 传感器头 - 转向节、制动底板; 4、工作原理 齿圈随车轮转动,凸齿和齿隙不断交替在极轴下掠过,使铁心磁通发生变化在感应线圈中产生交变信号电压,频率:f=30-6000Hz,电压幅值:U=1-15V。 二、ABS ECU 功用: 组成:(硬件、软件) 输入电路、计算电路、输出电路、 安全保护电路、

12、故障自诊断,三、制动压力调节器(液压) (一)作用 根据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对车轮制动器压力实施自动调节,以使车轮滑移率保持在最佳滑移率范围内。 (二)调压方式 1、流通式(循环式) 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被广泛采用。,2、变容积式 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由调压缸(缸筒、活塞)、电磁阀、单向阀及微型电机等组成。 电磁阀和微型电机将根据ECU指令进行工作。 ABS工作时,ECU输出指令,使电磁阀通电关闭;微型电机通电转动,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活塞在调压缸中移动,以改变调压缸至制动分泵间的容积。 容积减小,制动压力增大;容积不变,制动压力不变;容积增大,制动压力减小。从而进行对

13、制动分泵的制动压力实施调节。,(三)制动压力调节器组成 制动压力调节器由:储液室、电动泵、蓄压器、电磁阀等组成。 1、电磁阀 电磁阀是控制液压的具体部件。通过电磁阀的切换,控制制动压力的增大、保持和减小。 现代轿车装用的ABS中,常用的电磁阀有以下三种: (1)三位三通电磁阀 三位三通电磁阀由博世公司生产,应用于博世ABS中。,三位三通电磁阀由进液阀、回液阀、主弹簧、副弹簧、固定铁芯及衔铁套筒等组成。 其工作过程是: 电磁线圈未通电时,在主弹簧张力作用下,进液阀打开,回液阀关闭,进液口与出液口保持畅通-增压; 电磁线圈通入较小电流(2A),产生电磁吸力小,吸动衔铁上移量少,但能适当压缩主弹簧,

14、使进液阀关闭,放松副弹簧,回液阀并不打开-保压; 电磁阀线圈通入较大电流(5A),产生电磁吸力大,吸动衔铁上移量大,同时压缩主、副弹簧,使进液阀仍保持关闭,回液阀打开-减压;,因为该电磁阀工作在三个状态(增压、保压、减压)称之为“三位”; 对外具有三个接口(进液口、出液口、回液口)称之为“三通”; 所以该电磁阀称之为“三位、三通”电磁阀,常写成3/3电磁阀;,(2)二位二通电磁阀 二位二通电磁阀又分为: 二位二通常开电磁阀; 二位二通常闭电磁阀; 两个电磁阀均由阀门、衔铁、电磁线圈、回位弹簧等组成。 常态下,二位二通常开电磁阀阀门在弹簧张力作用下打开,二位二通常闭电磁阀阀门在弹簧张力作用下闭合。,二位二通常开电磁阀用于控制制动总泵到制动分泵的制动液通路,又称为二位二通常开进液电磁阀; 二位二通常闭电磁阀用于控制制动分泵到储液器的制动液回路,又称为二位二通常闭出液电磁阀;。 两个电磁阀配套使用,共同完成ABS工作中对制动压力调节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