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及其特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2337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道德及其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道德及其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道德及其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道德及其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道德及其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道德及其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道德及其特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频:幼儿园凳子事件调查-师德启示录,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神圣使命。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正因此加强师德修养、践行为人师表,已成为新时代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前师德修养问题日益突出教师歧视、讽刺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等现象屡屡发生。这不仅影响着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师德修养刻不容缓。,第一课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第二课 教师的

2、职业道德 第三课 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四课 教师在社会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五课 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一、道德及其特点,“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德”即“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孔子在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道德的含义,(1)关于道德定义的若干观点,我国,孔子-荀子-朱熹,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 德之极。” 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乃至泛指风俗习惯

3、和道德教育活动等。,1、道德的含义,(1)关于道德定义的若干观点,我国,孔子-荀子-朱熹,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 苏格拉底:道德即知识。霍尔巴赫:做善事,为旁人的幸福尽力,扶助旁人,就是道德。黑格尔: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1、道德的含义,(1)关于道德定义的若干观点,我国,西方,苏格拉底-霍尔巴赫-黑格尔,上述观点是非科学的: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

4、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1、道德的含义,(2)正确把握道德的定义,道德概念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完善的,1、道德的含义,(2)正确把握道德的定义,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 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类型的道德;经济关系改变了,道德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 道德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具有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如非强制性),并且它从原始社会产生之后,就一直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到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且是人们最普遍的行为规范。,1、道德的含义,(2)正确把握道德的定义,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1、道德的含义,(2)正确把握道德的定义,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

6、、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1、道德的含义,男人的新三从四德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1、道德的含义,“善”与“恶”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

7、概念。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说,所谓善,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所谓恶,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违背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善恶是具体的,没有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善恶标准。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的善恶标准各不相同,从根本上说,是由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利益所决定的。当然,善恶是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是看其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1、道德的含义,(2)正确把握道德的定义,第二,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德对人的行为的善恶评价是运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

8、们的内心信念(特别是人们的良心)等方式,并通过指导、评价、示范、激励、沟通或制约、限制等途径、诉诸人们的良心和个人的觉悟,来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交往中的行为,及至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行为。 道德的这种特点,不象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而是靠说服教育,靠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来实现的。,1、道德的含义,(2)正确把握道德的定义,第三,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们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类是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一类是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在

9、这三类关系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有的还是宗教关系。 这些复杂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并集中表现为利益上的矛盾。矛盾的解决,除了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之外,还需要用道德手段加以调整或约束。道德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中,主要的特点是要求个人对自己的利益加以必要的节制,即做出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1、道德的含义,(2)正确把握道德的定义,第四,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道德的特点,(1)道德的规范性,联系:道德并不是与科学、艺术分离的,而总是把真善美(即科学、艺术、 道德)的理想追求,包括在自己的规范之中。道德的这种规范性,使

10、它成 为人们行为的不可替代的指南。,2、道德的特点,(2)道德的多层次性,原因:由于社会生活中人们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多层次性,人 们对道德要求的多层次性,因而道德体系也就呈现出多层次的特 点。、 表现:历史上无论哪一个阶级的道德体系中,总有一些高于现实 生活的成分,即理想的成分。各个阶级的道德体系中,除了有表示远大目标的、示范性的 道德理想外,还有一此体现眼前道德要求的具体道德规范。道德 体系中的崇高道德规范与一般的具体道德规范,构成了道德的多 层次的特点。,道德的层次,尊重,宽容,理解,适度的牺牲,为责任控制自己的欲望,无私的自我牺牲,包括生命,2、道德的特点,(3)广泛的社会性,道德的广

11、泛社会性主要表现在:道德与人类社会生活共始终,存 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和人们的一切思 想行为之中。,2、道德的特点,(4)更大的稳定性,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 化,具有历史变异性。同时,它又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的特殊的稳定性,变化的速度较慢。,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正常 秩序的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从产生和发展来看,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到将来共产主义社会还要存在,而法律只存在于阶级社会。在原始社会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职能,完全由道德承担起来,因而没有也不需要阶级社会意义上的法。在那种条件下,长时期形成的习俗足以调整人们的行为。法律是统治阶

12、级意志的体现,是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 当社发展到共产主义公有制阶段时,法律由于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因而将被废除并被其他规范所替代,这种规范实际上属于道德的范畴。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民的道德,在调整人们行为和关系中起主作用。,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与法律的区别,第一,它们的产生条件和发展趋势不同。,法律是以统治阶级政权机关的强制力量为前提的,法律的实行要靠政权中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惩罚机关来保证。没有这一套机构设施,法的实行就难以想象。 道德则不然,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

13、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与法律的区别,第二,它们依靠的力量不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总想把自己意志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使立法的对象既宽又广,以便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社会生活错综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多层次展开的,面对以善恶、是非、荣辱等道德观念来评价的社会生活,法律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更为广泛。在我国,受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道德都可以和应该谴责,而受道德谴责的一切行为却并不一定都违法。道德谴责社会集体中人际关系上的说谎和不诚实现象,但只有当说谎给他人或组织带来严重损害时,

14、才诉诸法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道德干涉的范围是法律所远不及的。,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与法律的区别,第三,它们产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往往一方面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写进法律条文,通过法律的力量推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通过道德教育来维护法制。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一直强制“制礼以崇敬、立刑心明威”,“德威并施”。与此同时,还把“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赋予法律的意义,强迫人们严格遵守。 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作用日益增长,道德因素的作用范围日益扩大。我国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条款,都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道德义务

15、;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而宪法也明文规定了对国家干部的要求。,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第一,在调节内容上想到渗透。,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各司其职,各显其能,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对于一些不能或不宜用法律来调节的行为,就用道德来调节;对于道德调节不了的行为,就用法律来调节。,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第二,在调节功能上相互补充,为了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加强道德教育;为了道德理想的实现,又由法律认可并积极促进。通过法律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道德面貌,并在提高道德素质的同时,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个人不讲,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也是紧密联系的。当一个人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时,他就不会明知故犯,以身试法,去触犯社会主义法律。而一旦个人主义膨胀,道德上逐步堕落,就不可避免地会走上触犯社会主义法律的道路,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第三,在调节的实施上相互支持。,我们既要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又要加强法制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极为重要的条件,二者不能偏废。,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结论:,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