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

上传人:jinli****o2018 文档编号:56620665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河南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评析 平顶山市教研室物理学科 刘英明,2、物理题型与题量,以前实验题为一道题,分两问来命题。,3、试题内容分布,(1)试题难度有所增加,2005年理综物理第二卷满分72分,平均分21.6分,最后两道计算题难度过大,平均分只有2.75分(满分为19分)和4.53分(满分为20分)。2006年理综物理整体难度有所下降,第一卷选择题和2005年难度大致相当,第二卷平均分27.15分,只有最后一道计算题较难,平均分为4.37分。2007年理综物理第一卷比2005年和2006年都难,第二卷难度更大,最后两个计算题平均分只有3.61分(满分18分)和3.33分(满分22

2、分)。2008年理综物理比2007年难度有所降低,第一卷选择题和2005年、2006年难度大致相当,比2007年容易。第二卷难度也有所降低,最后两个计算题平均分比2007年高,24题平均分为7.99分(满分18分),25题平均分为4.06分(满分22分),大致和2006年难度一样。今年理综物理第一卷选择题的难度和2008年相当,第二卷实验题的难度和2008年也基本一样,计算题的难度比2008年难度大,第一个计算题和第三个计算题比2008年难度大,最后一个计算题难度最大。,(2)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2002年2006年物理实验题的第二问都是在三个电学实验(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八:把电流

3、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十: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改造和创新。根据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高考题扩展为测量小电阻时电路图的设计方案、测量大电阻时电路图的设计方案、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时电路图应如何设计、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时电路图应如何设计等。根据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高考题扩展为把电压表改装为电流表、把电压表改装为电压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流表等。根据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高考题扩展为附加一些限制条件(2005年限制条件为电压表的量程小于电源的电动势)来测定。根据考试结果可知,学生得分率非常低,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会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2007年的实验题是在验证动量

4、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创新,引入碰撞恢复系数的概念,让学生根据题中所给实验步骤(步骤中还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写出实验原理及通过计算写出恢复系数的表达式,学生的得分率非常低(2007年理科综合的另一套卷的实验题的第2问为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2008年实验题的第一问就是命题人创设一个新的情景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根据题设条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来选择所要测量的物理量以及对该实验提出一些正确的建议,属于实验探究题,和教材上许多所学的实验都不同(以前的实验题第一问都是考查教材上所学的实验)。实验题的第二问是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创新,变为把电压表改装为新的大量程的电压表

5、,也算实验探究题。 今年的两道实验题和教材上的所有实验都没有关系,都是创新实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作为高三的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平时的实验知识储备,是能够分析解答的。,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第一卷物理选择题正答率,2、理综物理得分情况,3、理科综合全卷得分情况,三、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覆盖面广,(1)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大于往年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46分,占38.3%;电学56分,占46.7%;力学和电学共102分,占85%。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用动量和能量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电路的基本理论、带电粒子

6、在磁场中的偏转。,(2)非主干知识重视对重要知识的考查,热学6分(14题),占5%;光学(15题)6分,占5%;原子物理学(16题,能级跃迁)6分,占5%;非主干知识的考查共3道题,共18分。和大纲及教材内容的比例基本一致,但电学内容明显偏大。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要求不高,但不出现死记硬背的问题,以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四、贯彻以“能力立意”命题,区分度高,(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此外,对数学的要求较高,与2008年高考一样,出现2个估算题(16题和19题);对考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7、,整体运算量较大。(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3)试题有鲜明的物理学特点,既有常规题(如15题、17题、18题、22题、23题、25题),也有比较新颖的试题(如24题),物理试题运用比较常规的物理情景和比较常见设问方式(但常规中见新意,熟悉中有陌生),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如23题、24题、26题)。(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联系科技,学以致用。如22题,应用多用电表检测电路故障。本题有一部分内容初中

8、学生就能回答,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5)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强调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查。首次出现了带有一定开放性的设计性实验,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实验题23题,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 (6)每个试题都有明确的能力立意,对考试大纲中提出的5种物理学科能力分别在不同的试题进行了考查。试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五、具体评析如下,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

9、平均冲最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分析:由压强公式p=F/s可知A对B错,又气体压强与气体温度和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有关,C、D没有控制变量讨论,则C、D都错。 该题为热学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中气体压强一节的题,平均分3.56分,为中档题。该题主要考查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及其特点。该题学生选B的也比较多,说明学生对压强的微观解释理解还不透彻,对压强的定义没有真正掌握。 点评:本题考了气体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跟气体压强有关的物理量,属于易题。,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左镜4m,右镜8m

10、,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24m 32m 40m 48m 分析:这是一个“像中像”的问题,先明确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是物体先在左镜成第一个像,像又在右镜成第二个像,第二个像再在左镜成第三个像。计算物体第一次在左镜成像,像距右镜16m,第二次在右镜成像,像距左镜28m,第三次在左镜成像与物体的距离32m,则B对,ACD错。该题为光学第十九章光的传播中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题,平均分3.22分,为中档题。本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平面镜成像特点。该题涉及多个平面镜成像问题,平时学生对该种情景不太注意,所以选A、C、D的学生都比较多。 点评

11、:要解决本题,第一卡点是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是怎样来的?第二个卡点是计算过程多,属于中等题。,16氮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0.6328m,2=3.39m。己知波长为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E1=1.96eV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E2表示产生波长为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E2的近似值为 10.50eV 0.98eV 0.53eV 0.36eV 分析:由能级公式得E1=ch/1与E2=ch/2 两式联立解得E2 =0.369133eV则D对 ABC错。该题为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中有关能级跃迁的题,平均分3.62分,为中档题。该题主

12、要考查波尔理论及其能级跃迁的规律。该题选A、B、C的学生也不少,说明一些学生没有掌握能级跃迁的规律及简单的跃迁公式。 点评:本题是考能级公式的计算,注意的一点是将氢原子能级公式迁移到氖原子能级中计算,属于易题。,17如图,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为L,且abc=bcd=135。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分析:根据左手定则,可知ab导线受安培力方向垂直ab

13、导线沿纸面斜向左,分解沿纸面向上分力大小为2IBL/2,沿纸面向左的分力大小为2IBL/2,cd导线受安培力方向垂直cd导线沿纸面斜向右,分解沿纸面向上分力大小为2IBL/2,沿纸面向右的分力大小为2IBL/2,bc导线受安培力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IBL,则得沿纸面左右方向的合力为0,沿纸面向上的力为2IBL/2+2IBL/2+IBL=(2+1)IBL,A对 BCD错。该题为第十五章磁场中有关安培力的计算题,平均分4.80分,为容易题。该题主要考查通电导体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及其方向的判断。该题涉及等效长度问题,老师们一般都能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展。点评:本题综合了安培力方向的确定,大小的计

14、算,力的合成、分解的计算等,过程明显,属于中等题。,18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 ) 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正功 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分析:分别过M、P两点做等势线,可以发现电场线是从M的等势线指向P的等势线,得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则A对,将负电荷从O移向P,电场力做负功,则B错,将一正点电荷从O移向M与M移向N,电场线从密到疏,又OM=MN,则在OM电场力做功多,

15、可知O、M两点电势差大于M、N两点电势差,C错,由于在y轴上,电场线是一条直线,正电荷在y轴上任意位置,受电场力方向沿y轴方向,则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拉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正确,D对,即AD对,BC错。 该题为第十三章电场中的题,平均分3.34分,为中档题。该题主要考查电场中电场力做功、电势、电势差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等,是电场中的基本题。该题只选A、只选D的学生比较多,说明许多学生对A和D两选项还是不能确定正确。 点评:本题综合了几乎所有的电场性质、概念、规律。但是卡点明显,属于中等题。,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

16、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佑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 1.8103kg/m3 5.6103kg/m3 1.1104kg/m3 2.9104kg/m3 分析:由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根据万有引力与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地球密度,又由密度公式,得行星的密度是地球密度25/4.7倍,可求得行星密度为2.9104kg/m3 则D对,ABC错。 该题为力学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题,平均分2.27分,为难题。该题主要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以及行星、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该题选B、C的学生非常多,说明许多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还没有理解透彻,也可能由于学生运算能力较差而得不到正确的运算结果。 点评:几个知识点综合,是一种常见题,属于中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