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转接时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15334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人转接时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病人转接时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人转接时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人转接时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病人转接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病人转接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产妇等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医务科,偕同护理部对病患在各相关科室转接时的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将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1.部分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是没有实行双核对制度,简单的询问病床号就进行相关诊疗。2.急危重症病患转诊前未详细记录生命体征,检查结果,未查体。导致患者转到ICU时止血带还系在患者手背上。转诊途中为图简便,没有携带氧气,心电监护等必要设备。3.产妇及新生儿转

2、诊过程操作简单粗暴,基本情况没有交接直接转科现象多见。改进措施: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 同时使用姓名、年龄 2 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 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填写;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 坏需更新时同样须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

3、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2. 急诊、病房、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 之间患者识别, 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流程: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应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并填写门(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

4、,无误后方可离开。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做好术前准备, 认真与手术室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 手术前准备、用药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该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病房与 ICU 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 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3.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 般资料,生育史情况 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 况 出血情况 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 药品应用情况 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交接记录,无误后离开。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过程情况 羊水情况 饮食与二便情况 出生后评分情况 新生儿一般生命体征 用药情况等,填写产房与新生儿室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