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模式的未来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11839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道模式的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渠道模式的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渠道模式的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渠道模式的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渠道模式的未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渠道模式的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道模式的未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渠道模式的未来,施 炜 博士,前言,本次演讲的主题: 从制造商(厂家)角度,探讨渠道模式(渠道结构、渠道策略、渠道管理、厂商关系处理)朝什么方向演变 支撑观点的背景行业: 手机、家电、快速消费品等,第一个观点,观点之一: 国内企业的渠道优势逐渐消减;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将会被以产品(品牌)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所替代,第一个观点,原因:环境的变化 消费者理性化程度提高 大零售商的崛起 渠道能力提升以及转为“消费者导向”,第一个观点,回归主流营销理念 摒弃投机思维;把目光拉长 理解消费者 以产品为基础,锻炼品牌,第二个观点,观点之二: 制造商渗透流通领域面临挑战,厂商均衡分工显现优势,第二个观点,制

2、造商渗透流通领域(深度分销)特点: 将市场运作和管理的空间区域划小 自建区域销售机构,面向大部分零售网络直供或将代理商变为“资金”、“物流”平台 服务、管理零售终端;对市场密集开发,精耕细作 自有营销团队庞大,第二个观点,面临的挑战 在产品降价的背景下,销售费用过高 厂家自有销售组织效率不及专业流通企业 人员过多,超出一般企业的管理边界,第二个观点,厂商均衡分工的含义 慎重把握直营(直供)宽度 培育而不削弱经销商职能;和大经销商合作 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相对精简的营销队伍 通过政策和管理驱动渠道、驱动销售,第三个观点,观点之三: 零售寡头的快速扩张以及谈判地位的崎强,导致厂商关系紧张,引发价值

3、链的结构性变化,第三个观点,零售寡头的崛起,本质上是消费者主权和同质化产品大规模制造的产物。它对制造商构成损害,但同时又在直接、间接帮助和促使制造商更有力的进行产业整合,第三个观点,部分零售寡头为求得竞争优势,会与大制造商改善关系,甚至可能结成策略联盟 在上下游的双重挤压下,代理(分销)商首当其冲;但大分销商(品种极多的综合性通路)将在此基础上发育,第三个观点,大制造商必须以新的方式介入流通 差异化产品和自建的垂直流通体系 并购下游零售企业 创新流通模式,第四个观点,观点之四: 面对流通业的结构性变化批发、零售两个层面,制造商需采取策略性渠道管理模式,第四个观点,“策略性”解释 平衡;动态适应

4、;智慧型 精细;数字化;管理含量大,第四个观点,实操性要点 复合通路模式并调节各种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 精细、合理安排价值链上的附加值分布 优化零售商结构;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调节供货方案和不同零售业态的价格水平,第四个观点,按“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与大零售商合作 有节奏地使用利益政策驱动销售 精确安排物流和信息流 形成双层“操盘”的管理渠道的体制,第四个观点,策略性渠道管理的条件、基础和支持:卓越的营销团队 统一的理念和策略方向 策略型、管理型一线人员 专业素质优良 操作力和执行力,结束语,渠道管理的要诀 结构 能量 关联 效率 均衡 合力 政策 销售 节奏 张力 监督 稳定 精细 终端 文化 优势,谢谢! 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