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05494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答题模板-答题得分有技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答题模板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答题得分有技巧答题得分有技巧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 引用、对比金牌备考:高考语文 130 分夺分方案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 由现象到本质等。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

2、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举例子:具体说明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_ 和 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 的_特点.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 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

3、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 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 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 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 容。如补算子.咏梅 ,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 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

4、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 ,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 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 调后者。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 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 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 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 语境中的含义。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 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

5、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 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 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 1

6、+2 或 1+3 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 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 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 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 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 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 刺、说明、揭示、反映等。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A、 “”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

7、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B、 “”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 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 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 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知识积累与运用一、书写题:1、认真规范书写;2、不出现错别字;3、不乱画涂改

8、,在草稿纸写好后 再誊写。4、学会审题。二、选择题:1、直选法 2、排除法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改两处。1、删减 2、添加 3、替换 4、换位 5、重组四、名著阅读: 水浒 、 西游记 、 三国演义 、 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 、 鲁滨逊漂流记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迹 2、故事情节: 人物事例 3、教育意义五、语言运用:1、语境表达: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还要适 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 2 仿写:与例句的结构、修辞、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持一致,语意连贯,话题统一。3、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

9、; 排除干扰项。4 句式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三者间的转换;直接叙述变转述。阅读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 达的效果;(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 通顺合理.二、文章概括: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 (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 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 赞美与 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

10、+询问 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 ,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 ,表达了五、记叙顺序及作用?(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 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 性.(3) 插

11、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 答)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环境描写的作用: 七、评价感悟类评价:“是不是” 、 “同意不同意” 、 “好不好”?感悟:

12、结合主旨、个人 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 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方法有: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侧面(间接) 描写:其他的人或事细节描写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用词的感情倾向.褒 贬色彩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 辛辣等十、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

13、亲切、 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 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六、材料作文应对策略一、材料作文相关知识1、材料作文的特点:(1)读写结合,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 完成写作任务;(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 与创意来。2、材料作文的形式:(1)文字材料,构思作文。(2)漫画材料,看图写文。(3)读后感等 。二、材料作文应对策略:1、读懂材料;2、明确要求。(一)、给文字材料作文1、结构:材料+要求(必须与材料有关。看懂材料,确定主旨)。2、审题和领悟:看清要求(拟题、文体、文字、内容等),确定立

14、意、 结构。3、具体建议:合理使用材料,不避开材料,另起炉灶。3、具体建议:合理使用材料,不避开材料,另起炉灶。记叙文:分析材料内容,联系相关的人或事。开头:“读了以上材料, 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 。结尾再用恰当的议 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画龙点睛即可。写读后感,要读懂材料并准确提炼论点。围绕一个观点写感受,从“引_议_联_结“四个方面进行写作.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三、避免作文无谓(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1、保持整洁的文面;不龙飞凤舞、东涂西抹、箭头乱飞、写不下去大 笔一圈“不要” 。2、规矩写题。不忘拟题;写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话

15、题当标题。3、拒绝三段式。5-8 段为宜,段与段详略分明、长短兼顾。5、规范使用标点。标点符号要占格;不一逗到底;破折号、省略号、书 名号、引号要占两格,其它标点均占一格。还要注意:顿、逗、分、冒、句、 问、叹等标点符号不在一行之首;书名号、引号前半边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 情况,让此标点“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实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场规则和考场道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诗鉴赏答题模板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诗鉴赏答题模板 语文学科中,古诗歌鉴赏这个题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难题,在平时的 教学中,这个题目也是主干知识,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总是有学生在这个题 目上面

16、出错,甚至得到很低的分数。有的学生不是读不懂古诗,而是不会组织 答案,即意思明白,却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因此这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很 有用的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希望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 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 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