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0501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说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九册(苏教版)第 94 页例1、及相关练习。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

2、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对信息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对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用操作、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列举的策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的接触,只不过是没有加深认识。本班学生能自主探究一一列举的策略,对信息的分析和策略的“有

3、序” ,自己能不能有条理的解决,这时就需要其他的探究方法或老师的引导了。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上课时用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的佳境。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例题的探究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例题之后,出示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练习中加深学生对

4、知识的掌握。这些活动有利于养成学生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四、说教学准备。我为学生准备了课件,每组 3 张表格、一捆小棒, 。五、说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板块:(一)激趣导入(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三)巩固策略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这里首先说激趣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花圃着手,通过帮王大叔,激励学生去设计方案。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究例一。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从生活中去引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下一步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让每个

5、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创新的潜能,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1.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交流讨论该怎么摆?从中知道围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分工合作,边摆边填表一。学生在无序的排列中,从中感悟到要想围出花圃,就必须要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先自主动手操作,让学生整体感知方法的多样化。填表是把日常生活抽象成数学问题,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里我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探究。 )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引导需要帮助的小组。2.展示策略学生操作完成后,我使用多媒体把学生汇报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 (出示完整的表

6、格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一一列举”时的“有序” ) 。让学生初步感悟用操作的策略容易出现重复和遗漏,为后面的有序列举教学做好铺垫。3.提升策略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出示表格,让学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这里老师只是引导,而学生才是发现这种策略的主体。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这一步骤既是加深对“一一列举” 策略的理解,又是对“一一列举”形式的优化。 )4.比一比优化策略让学生在操作,画图,列表的过程中,感受到方法是多样化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方法中找到最合适的,达到了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发现规律通过表格让学生去发现规律

7、。这里鼓励学生多说,当学生有困难时,老师再适时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在发现新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6.拓展提升王大叔决定建造一个新花圃。他选中了一块长方形土地,面积正好是 30 平方米。还是用 1 米长的木条围花圃,怎样最节约木条呢?让学生自主探究,再请学生到前面汇报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在自主探究进一步感知一一列举的策略,领悟有序的重要性。 )最后是巩固策略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课件)1.这里再次出示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出示生活中的网站更新,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已学知

8、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抽象的问题条理化,把生活的问题数学化,真正达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讲解科学家欧拉的故事鼓励学生,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在这问题中学生发现了正方形,那么就引导学生发现当周长一定时,围出的正方形面积最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全课总结这里出示课件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其实策略没有好坏,关键在于运用。找出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回忆总结,提高对有序列举方法的深刻领会以及应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评课记录姜堰区实

9、验小学三水校区 游晓暇秦彩艳:教者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能紧紧围绕目标,依托教材展开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教学中,能充分利用例题情境,学生通过摆一摆、围一围、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有效手段,发现一一列举策略的价值,在列举的过程中能注意不遗漏、不重复。曹卫琴:游老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始终围绕问题展开。让学生结合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不断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手段,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启发了学生思维,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似行云流水,学

10、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闵爱芳: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留给我的思考很多,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给予关注,及时、有效、科学地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王燕:今天听了游老师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感触很深。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用操作、画图和列表来解决问题,对这些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 一一列举是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之一,在列举的时候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教者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找到适合的策略。周健: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学

11、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游老师无论是精心的教学设计,巧妙的课堂构思,还是学生的积极配合,踊跃发言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梅:游老师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在理解题意后,让学生从已有的信息中去发现问题。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的方法,并能主动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中,所呈现给学生的例题:如用 22 根栅栏围长方形花圃,有几种围法?需要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一一列举的策略,选择其他方法容易出现什么问题?这一点游老师做的比较到位,她通过展示了几位同学的作业情况,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有的答案重复了,有的答案遗漏了,为了防止类似的情

12、况发生,接着老师顺其自然的提到了一一列举法,让孩子在遇到问题和困扰后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些。谭红海:这节课,老师注重培养孩子灵活使用一一列举法。使用一一列举法书上主要是列表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但不实用。一、上课时孩子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操作,画表格。二、这种方法相对来说不是最方便和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发现问题,并学会用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孙亮:教师在例 1 探索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拓展。王大叔决定建造一个新花圃。他选中了一块长方形土地,面积正好是 30 平方米。还是用 1 米长的木条围花圃,怎样最节约木条呢?老师让孩子放手自己去解决。及时搜寻各种教学资源,投影展示、交流。明确在一一列举时遇到情况复杂的必须先分类,在有序的一一列举。最后指导学生借助表格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小结揭示“一一列举” 。这样学生接受起来顺其自然。姜堰区实验小学三水校区 游晓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