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04957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带参考 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运动,而且保持加速度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1. 任意两个边疆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s)是一恒量,即2.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3. 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速度和这段位移的始、末瞬时速度的关系为4.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推论, 设 T 为单位时间,则有 瞬时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二自由落体运动2.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的作用。在没有空气 阻力

2、影响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 0.02s 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

3、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 s4-s1=s5-s2=s6-s3=3aT2(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 a1=、a2=、a3=,再算出 a1、a2、a3。用 v-t 图法:即先根据 vn=求出打第 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 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实

4、验步骤: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 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

5、,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作 v-t 图线,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3、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4、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 T 等于(n1)t。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注意此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才适用)。7、不要分段测量

6、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 0 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x1、x2、x3,读数时应估读到 0.1mm。8、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 细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行;滑轮和车轮灵活;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练习练习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 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 是(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0 m/s,经过 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 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 2 s 内,物体的 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

7、 0;平均速度为 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 0 C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 0 D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平均速度为 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 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 2 倍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 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 2 m/s 4以 v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 a =6

8、m/s2 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 内的位移是 12 m B3 s 内的位移是 9 m C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 6 m/s D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 6 m/s 5一个物体以 v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 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 8 m/s B3 s 末的速度为零 C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16 m D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 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9、 ) 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 m,则该物 体( ) A3 s 内位移大小为 45 m B第 3 s 内位移大小为 25 m C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 5 m/s D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 30 m/s 8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 4 段,物体通过最后 1 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 56 m,那么物体下落的第 1 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 A3.5 m B7 m C8 m D16 m 9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 50 m 的电线杆共 用 5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 的速度为(

10、)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 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 知( ) A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做匀速运动 B上木块在时刻 t2 与下木块在时刻 t5 速度相同 C在时刻 t2 以及时刻 t5 间,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平均速度相同 D在时刻 t1 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二、填空及实验题 11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 1 s 内的位移是 4 m,则物体第 1 s 末的速度大小是_m/s,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第 2 s 内 的位移是

11、_m。 12如图所示,质点 A 点从高为 h 的窗台上方 H 处,自 由下落。则 A 通过窗台所用的时间为 _。14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 A长度为 1 m 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长度为 1 m 最小刻度为分米的 刻度尺; C秒表;D打点计时器; E低压交流电源(50 Hz) ;F低压直 流电源; G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 _(填字母代号) ,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运动来测量重 锤下落加速度的。15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 段如图所示,若 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 0.10 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 求小车的加

12、速度大小是_,打下 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_三计算题。 1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 A 点时的速度为 5 m/s,经 2 s 到达 B 点时的 速度为 11 m/s,再经过 3 s 到达 C 点,则它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多大?AB、BC 段的位移各是多大?17物体以 10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再次返回坡底时速度大 小为 6 m/s,设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均做匀变速运动,则上行和下滑阶段,物 体运动的时间之 比多大?加速度之比多大? 18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 度都等于自由落体加速度。一个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是 30 m/s,经过 2.0 s、3.0 s、4.0 s,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长?各秒末的速 度分别是多大?(g 取 10 m/s2)参考答案15 B C C AC ACD 610 A ABD C D AC118;8;1212. 132 : 1;1 : 2;1 : 1;1 : 1 14ADE;自由落体 154.0 m/s2;1.1 m/s.17. 18. 40 m,45 m,40 m。40 m,45 m,50 m。10 m/s 向上,0 m/s,10 m/s 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