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9805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8 8 二十四 送东阳马生序 江春飞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 2、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 3、 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 学习的。 4、 培养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力。 5、 通过情景练习,进入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学 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创意说明: 本文重在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 马生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文章从容恳 切,令人感动,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学习古人专心求学, 刻苦自励的精神,培养学生想像和情感体验能力,促使学 生好学向上。 学习步骤: 一、新课导入: 常言道

2、:“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 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 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 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文学常识介绍: 1、 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和课后资料。 2、 介绍本文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 ,并非“序言” ,而是 “赠言” ,作为文章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 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者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 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 某种思想感情,往

3、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 论性散文的一种方法。 二、初读课文,疏通学问 1、 师播放朗读磁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 生自由朗读课文。 3、 生根据注释和词语试译课文。 4、 四人小组直译课文,教学巡视。 5、 师生弄清课文大意,师朗诵重要字词注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提问: 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当中遇到些困难,他是如何克 服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做。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写这些人 的目的何在? 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为? 2、 小组议论 3、 课堂讨论 明确: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老师严厉、衣食粗劣、生 活简朴、跋涉艰难等。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

4、是相互联系的 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 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同舍生火华然者神人” 。他们都没有成成学, 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 在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能,只能说其用心不专。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适当穿插描写,运 用对比揭示道理,用切身经历使人感到真诚。 四、情境练习 1、 教师介绍情境练习的要求。 A、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紧密结合课文解读。 B、 进行情感体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 C、 动口、动眼、动手、动脑,进行活动。 D、形式: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 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可以加入合理的想像。 六组练习中任选其一。

5、 可以说,可以写,可以表演。 2、 出示情境话题。 A、 “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 “我” 认真的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 “我”感慨地说: B、 “我”是老师当“我”悉心教育宋濂时, “我” 严厉地说: 当“我”听闻宋濂的成就时, “我”欣慰地说: C、 “我”是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 讽地说: 当“我”听说宋濂做官后, “我”后悔地说: 3、 课堂展示,教师点评,揭示学生要学习宋濂艰苦 勤奋的学习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 五、课后延伸 1、 生讨论:作者家贫嗜学,乐而忘忧,敬重师长, 说说你怎么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2、 宋濂求学过程当中的方法和态度有没有值得商榷 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1、 朗读、背诵课文 2、 完成作业本 3、 写一篇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