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6598040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二一三年十一月,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1号文件 (2010年12月31日)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九)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二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二十一)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

2、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二十二)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 核心提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现就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3、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发布单位】 国务院 【发布文号】 国发20123号 【发布日期】 2012-01-12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三条红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 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2号 考

4、核内容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详见附件;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陕政办发20137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

5、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9月23日 第五条 考核内容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即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重点区域地下水水位等控制目标完成情况,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 本办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一、水功能区的有关情况 二、陕西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概况 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 四、水功能区保护与监督管理,一、水功能区的有关情况,1.1水功能区的划分 概念 区划依据 区划目的 区划指导思想 区划原则 水功能区的划分体系 我省水功能区的区划成果 全国重点

6、水功能区划分,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见下图,一、水功能区的有关情况,1.2考核水功能区的选择及水功能区达标率的分解考核水功能区的选择原则 各地市考核的水功能区 黄河流域达标目标的分解原则 长江流域达标目标的分解原则 各地市考核水功能区分年度达标率确定,二、陕西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概况,2.1入河排污口的基本概念 2.2我省入河排污口概况 2.3入河排污口的达标评价概况,二、陕西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概况,2.1入河排污口的基本概念 入河排污口定义 入河排污口分类 污染物入河方式 污水排放方式 入河排污口种类,二、陕西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概况,2.2我省入河排污口概况全省350个水功能区内入河排污

7、口概况国家重要江河水功能区内排污口概况,二、陕西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概况,2.3入河排污口的达标评价概况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标准以及各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以COD和氨氮评价项目,对排污口是否达标排放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省功能区内632个排污口,达标排放149个,达标排放率为23.6%。其中,黄河流域功能区内407个排污口,实现达标排放的130个,达标排放率为31.9%,长江流域功能区内225个排污口,实现达标排放的19个,达标排放率为8.4%。由此可见,能够达标排放的排污口所占比例太小,废污水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陕西省考核各地

8、市水源地的确定原则 水源地采样和监测 评价标准和评价项目 评价方法 水库营养状况评价 数据上报,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陕西省考核各地市水源地的确定原则1、按照一个地市一个水源地的原则,首先确定我省12个副市级以上城市的供水水源地; 2、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我省包括黑河金盆水库水源地,咸阳市地下水水源地、冯家山水库水源地、王瑶水库水源地4个水源地; 3、列入陕西省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我省共31个水源地; 4、同一个城市中,首先确定供水量大和供水人口较多的水源地; 5、尽量选取使用权和归属权一致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表1中水源地作为“十二五”

9、期间考核的水源地。,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水源地采样和监测采样要求监测项目监测方法,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评价标准和评价项目 (1)评价标准:地表水采用GB3838为基本标准(包括表1、表2中除水温、化学需氧量、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项目) (2)水库型水源地营养状况评价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透明度、叶绿素a,其中叶绿素a为必评项目。 (3)河流型水源地应同步监测或收集监测断面所在河段的流量;水库型水源地应同步监测或收集所在水库水位及蓄水量;地下水监测井应同步监测或收集监测井的水位。,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评价方法 (1)水源地水

10、质项目评价代表值应按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规定的方法确定 (2)单次水源地水质达标评价应根据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管理目标规定的评价内容进行。水源地所在河流没有进行水功能区划的水源地以满足类水质为目标,水质类别和营养状态同时达标的水源地为水质达标。水质类别达标评价和营养状态达标评价的方法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相关条款规定进行评价。水质类别评价应该进行汛期、非汛期及全年评价。 (3)年度水源地达标评价应在单次达标评价成果基础上进行。在评价年度内,达标次数不小于80%的水源地为年度达标水源地。,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水库营养状况评价 (1)评价

11、项目 (2)评价标准 (3)评价方法 (4)评价结果的表示,三、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方案,数据上报 (1)陕西省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数据以陕西省水文机构监测数据为准; (2)各地市水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省水文机构的采样工作,缺测一次,计为一次不合格。 (3)如遇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并加密监测频次,直至水源地水质达标。 (4)全省重要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从文件发布之日开始试行。,四、水功能区保护与监督管理,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控,加强工业污染源控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改善水环境质量; 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四、水功能区保护与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 加快实施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备用水源。,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