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96794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7(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7 7集体备课主备汪振学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纵横捭阖的论说技巧。2、学习本文通俗生动的人物语言和细致入微的人物行动和对话描写。3、归纳本文文言知识点。4、认识凡事应从长远考虑,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道理。教学要点1、文中难解词句质疑,师生共同解难。2、精当的细节描写和游说技巧。课时安排: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俗话说:“良言一语三春暖,恶言一句六月寒。 ”讲究点说话的艺术,让话语像三春的太阳温暖人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2、。 ” “舌头”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让我们看看战国策里的触龙是如何运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赵太后,换来齐国救援之师的吧。二、简介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属战国策赵策 。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用权者曰:岁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赵威后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认为她是先卑贱而后尊贵,而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三、介绍背景:公元前 266

3、 年,赵惠文王去世,其子孝成王继位,因他年幼,故四赵太后执政。新老交替,又加太后新政,国内动荡不安。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支撑门面,但国势大不如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下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不得不向齐国求救兵,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按当时的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以幼子长安君为人质。一向颇为开明的太后,却由于溺爱幼子,一时糊涂,甚至蛮不讲理,对于大臣的强谏,她恼怒已极,公开下令警告群臣:“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在这样情况下,触龙去见她会有什么结果呢?四、指导自读(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断句游说()唾沫()强谏()有郄()恃粥()耆食(

4、)老媪()接踵()膏腴()(指导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词典扫清文字障碍)(二)诵读指导第一自然段的诵读:本段为叙述语气,要读得平缓、清晰。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句中的“新”和“急”要用重音读。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句中的“强”读为 qing,既要重读,又要读准字音。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句, “有”字后要略作停顿, “唾”字要重读,要将赵太后的蛮横无礼读出来。 (指名一学生读,教师作指正,然后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齐读课文)诵读指导:“左师触龙愿见太后”使太后与大臣之间的紧张气氛得以缓解。本段则是触龙与太后之间的一段精彩的对话。1。此段中,赵太后言语不多,开始“太后盛气而

5、揖之”,最后“太后之色少解” 。心态的变化溢于回答之中。要将太后从盛气凌人到态度稍好转的心理变化读出来。2。触龙是在太后与大臣僵持不下时出场的。他的有意识的苍老,他的机智,他的从容不迫都寓于其温和、亲切的拉家常的言语之中,读时要注意。3。 “日/食饮/得无衰乎?”句一要读出关切之情,二“日”与“食饮”后要略作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让一名朗读基础好的同学读,然后作指导)诵读指导:1。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句“令”后略作停顿。 “没死以闻”要读得坚定可信。2。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要读出疑问语气中得关切之情。3。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6、”句较长,一要读出反问语气,二要在“非” “计久长”后略作停顿。4。此段中触龙与赵太后得对话已很投机。左师公疼爱小儿子“没死以闻”的恳切;太后对“爱子”话题的兴趣均溢于言表。因此,太后之言“妇人异甚” “君过矣”要读得心平气和, “然”更要读得心悦诚服。 (学生齐读,男女声分角色读)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本段中触龙单刀直入,侃侃而谈;赵太后怒气全无,心悦诚服,读时要把握好此点。(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学生齐读课文后用 1015 分钟时间结合课文下面注释疏通文意)五、布置作业: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2、熟读课文,体会游说的巧妙。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学生读课文) 。二、师生一同对照注释,串释课

7、文。强调积累文言实词和句式(得无乎) ,以及本文中的敬词、谦词、委婉说法等。尊称:子、君、足下、执事、子大夫、媪、令尊、令母、令堂谦称:寡人、老臣、仆、愚、贱息、贱妾委婉说法:填沟壑、山陵崩三、教师对精彩的细节描写的点拔1、太后盛气而揖之。该句说明太后对触龙的来意早有戒心,她认为触龙在这个节骨眼上竟敢求见,真是太肆无忌惮、太不知趣了,太后气极,严阵以待,准备好了一口唾沫,随时都可能吐触龙一脸。太后旁白:这个老触龙,他竟充耳不闻(当做耳旁风)。就算你年老功大,也不能不把老妇我放在眼里呀!好,你来吧,老妇等着,小心你的脸!2、入而徐趋。“徐趋”与“疾趋”相对。据古书记载,古代行礼时的步伐有“疾趋”

8、和“徐趋”两种,当行礼人“执龟玉”和“与尸行”时用“徐趋” ,其特点是步子小,脚跟不抬起来。一般情况下,包括臣见君,用“疾趋” ,其特点是步子较大,脚跟离地。触龙见赵太后应“疾趋” ,但因为他脚有毛病,只能按“徐趋”的步子走,用前倾快步走的姿势,一步一步向前慢走。 “徐”与“趋”两个互相矛盾的词放在一起,活画出一位老者想表示恭敬小步快走却走不动的老态,以动作示其足痛,为下文闲谈,乃至提出为子谋职做了铺垫。赵太后看到触龙这模样,感情上会有什么变化?太后独白:几天不见,这老触龙咋变成这样了?也难为他了。且看他怎样说吧。3、太后之色稍解。何以一番闲聊会使太君怒气稍平?原来太后也有一肚子委屈,新近丧夫

9、,新君年少;众大臣不体察太后做为一个女人和一个母亲的心情,只把她当成一国之后,强逼她交出爱子为质,无怪太后恼怒得要“唾其面” 。而触龙却绝口不提太子的事,反而对太后嘘寒问暖。这如盛夏中吹来一般凉风,给盛怒的太后一丝清凉的慰藉。太后独白:到底是老臣,能理解我,知道关心我的身体。4、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盛怒之下的太后此刻怎么会笑起来呢?一是太后明白了触龙的来意原来是为其幼子谋一卫士之职,放松了警惕;二是触龙一大老爷们竟也懂疼爱幼子,简直与自己是志同道合了,难得遇上了知音。这一笑是宽慰的笑,是被人理解了的笑。5、持其踵为之泣。课本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 ,这样解释与情理相悖。哪有母亲

10、送女儿时握着她的脚后跟不让她走的?实际上, “持”的意思是“止” , “持其踵” ,即“使其踵止” ,意为不想离开她。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样注释:“持,制止意。踵,脚后跟。人举足则两踵接迹而前。持其踵,就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这是古人的形象语言。 ”6、太后曰:“然。 ”一个“然”字,表面上是赵太后同意触龙对自己对待女儿种种做法的理解;实际上,太后已经悟到自己不让长安君为人质是短识的。太后在说“然”的时候,应是恍然若有所悟的样子。7、太后曰:“诺。”一个“诺”字,道出赵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触龙的劝告,痛痛快快地答应了让长安君做人质。四、简析课文,体会触龙的游说技巧触龙说赵

11、太后一文记叙了触龙劝谏的全过程。先言“说”的前因;再详写“说”的过程;最后交代“说”的结果。 “说”字贯穿全文始终。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能言善辩的触龙;蛮横固执、爱子心切的赵太后在叙家常的娓娓巧妙言辞中栩栩如生。向学生介绍吴小如读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见教师用书 ) ,突出讲明触龙说赵太后的一整套的“迂回战术”:首先,用“缓冲法” ;其次,用“引诱法” ;再次,用“激将法” ;最后,用“欲擒故纵法” 。五、讲解表现手法上的特色(见教师用书 )1、描写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突出,尤其是善于刻画心理变化。触龙,以柔克刚,言语温和亲切,娓娓动人,可谓“义正而词婉” ;赵太后,蛮横固执,深明大义2、细密的

12、风格A、文章结构安排做到层次分明;B、选材、用语方面做到精细而周密。六、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边听边在有疑之处画线)七、布置作业1、巩固梳理归纳的成果。2、反复阅读,背诵课文。3、试评说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烛之武,郑国之“老”百姓也,其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邹忌,齐国之美男子也,其“美”仅次于城北徐公,假此以己推人说服齐王广纳群谏名扬天下。触龙,老朽矣, “蹩脚”的赵国重臣,却长于口才。世间皆知老妇人因唠叨而著名,不料触龙爷爷竟也大发唠叨,迂回包抄,晓之以理,使得赵太后将其爱子长安君“恣触龙之所使之” 。国籍不同,时机不同,

13、事件不同,游说对象不同,游说方法不同,然而游说结果相同。何故?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切身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之武先讲明秦和晋围郑(即使是攻下郑国) ,秦国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险将至矣。可见,烛之武头头是道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这叫曲线救国。邹忌可谓酒色财气俱全,竟还拥有聪明脑瓜支配下的厉害嘴巴,叫人刮目相看。他从妻、妾、客人的阿谀之词“小题大作”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献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 ,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 。也使齐国夺得人才乃至发

14、展先机。触龙用“缓冲法”拉家常套近乎,用“引诱法”开后门托幼子,用“旁击法”谈燕后陪衬人,用植入法”论历史望未来。先用三寸不烂之舌变相息怒缓和气氛,再用反证法“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来巧设鱼饵,引鱼上钩,推出“为长安君计短也”的结论。迂回包抄使得赵太后主动缴械。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虽然烛之武和触龙年岁已高,但岂敢倚老卖老?烛之武早有言“无能” ,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 ,触龙嘘寒问暖“曾不能疾走窃自恕”没话找话,话题轻松,铺设情境。此三者谙习“良药蜜口更于病,忠言顺耳更利于听”之道。事实亦如此,良言一声三冬暖,冷

15、语一句六月寒。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步步深人,层层逼紧。他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利害,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隐忧国之清明;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心理) ,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触龙非常了解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便采用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太后心结。当然更见触龙为国之忧心,忠心明鉴。烛之武、邹忌、触龙游说的成功也告诉我们

16、:游说时要不亢不卑,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摘自中学语文教学XX 年第六期4、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 12 题。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策齐策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使者不说(2)威后曰:“不然” (3)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说:然:本:末: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案:1、 (1)通“悦” ,高兴(2)是的,对的(3)根本的不重要的事2、翻译:齐王派使者拜问赵太后,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年成没有灾吧?百姓也没有祸吧?齐王也没有病吧?”使者不高兴,说:“小臣奉命出使拜见威王,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年成和百姓,难道是卑贱的在前,而尊贵的在后吗?”威后说“不对。如果收成不好,哪里会有百姓?如果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