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59414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情人卡,1、在整体上: (1)明确记叙的中心。(2)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3)分析记叙的详略。(4)明确记叙的线索。(5)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6)评析人物性格。 (7)指出文章的结构模式。 (8)领会全文的主旨。 (9)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10)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2、在局部上: (1)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2)理解赏析重要文段。(3)品味人物语言。(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 进行感受与品味。(5)品味词句、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

2、用。(6)分析表达技巧和手法。(7)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8)叙述自己的感受。等 3、在细节上: (1)对词语、句子的品析。(2)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一、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把握文章的线索、思路和结构: 1.所谓线索,就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思路,就是作者的思想脉络,是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活动过

3、程;结构,即是作者思路的反映。 2.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以主题为线索 以人物为线索 以事物为线索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以“情”为线索。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四、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如:最后一课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4、)如:故乡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5、如何区别倒叙和插叙?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所谓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进另一件事情。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插叙不属于叙述线索,插叙的内容一般只是一个片段,不是情节的主要环节;倒叙则属于主要叙述线索,内容是事件的结构或主干情节中某个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五、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 结构方面:总领全文、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 内容方面:开头点

5、题、为下文作铺垫、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温馨提示对句子表达作用类的题目,要重视以下几种句子: 1、首句:提示、概括、承转的作用 2、中心句:有的在语段中起核心的作用;有的语句铺叙描摹的作用。 3、承上启下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紧凑的作用。 4、点睛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矛盾句:字面上看是自相矛盾,实际上作者别有用心,寄寓着深刻的用意。 6、名言、诗句、警句:名句:强化、突出、着重、强调的作用诗句:佐证的作用警句:含蓄 ,寓意深刻,意味绵长,常常是作者情感之所聚。,7、情感丰富的句子:有的直抒胸怀;有的委婉曲折;包涵了作者的喜怒哀乐,饱含了作者对事物的褒贬。 7、描写句:烘托气氛,

6、渲染心情,设置场景,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8、修辞句:加强表现力,达到一定的目的。 9、结尾句:点明主旨,总结上文,深化主题,引起思考。,六、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更多方面地叙述。,七、记叙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1、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借他人之口对对象进行描写)。 (2).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 (3).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4).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

7、章主题。,2、议论:揭示记叙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作用主要有: A、用在文章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B、用在文章的末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之事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C、用在文章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就是记叙文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因此在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抓住议论句。,3、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的事物、人物带有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 抒情往往是作者抒发内心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记叙文中几种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八、记叙文段落层

8、次的划分 1、记叙文结构层次的划分:1)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2)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3)按感情的变化划分4)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5)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技巧: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2、段意、层意的概括三种形式: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二是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三是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基本的原则: 一是力求完整,不能以偏概全; 二是力求简洁,不要过多复述;

9、三是力求明确,不能笼统含糊。,九、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内容: (一)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分析文章的题目 2、分析文章的开头 3、分析文章的结尾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段落 5、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二)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内容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未能一般有: 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

10、密切相关; 4结构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 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属于分析、概括、综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力争“文章答案文章找”。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十、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

11、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十一、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

12、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十二、修辞方法及作用:

13、(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刻画人物的方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面描写 描写人物周

14、围的事物,使人物烘托得更加鲜明、突出侧面描写 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通常选取细小的动作或细微的神情进行描写细节描写 情节的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小说的高潮部分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是矛盾冲突最激 烈的地方,是人物性格表现得最为充分的地方。 在考试中,有时会遇到续写小说结局的题目。那么如何续写小说的结局呢? 必须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续写,要符合小说的主题。 示例: 试一试续写变色龙的结局,,小 说,4、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5、环境描写的作用有: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气氛,烘托人

15、物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练习:下面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6.探究小说的主题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从而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是来表现社会现实的,试分析水浒传、

16、红楼梦、变色龙的主题。,十四、散文的一般知识: 1、形散神不散是散文最主要的特色。“形散”是指散文选材广泛,结构灵活,内容丰富。“神不散”是指散文自始自终紧扣一个中心,有鲜明的主题,材料组织井然有序。 2. 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3、如何分析抒情散文的中心?(可按第十问的前四个方法。) 4、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 (2)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 (3)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5、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6、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鉴赏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