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复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589559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专题复习(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 专题复习,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的方法,说明文的语言,说 明 文,说明文的结构,定义 :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易混知识清单,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说明对象: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一、明确说明对象。 1看题目、开头。(全文)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段落) 二、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1.要重

2、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 2.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把握文中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如何正确寻找中心句?,1、可以根据总分的结构关系,抓总起性的句子,概括地说出说明的中心,2可以根据分总的结构关系,抓总结性的句子,概括地说出说明的中心,抓总结句,抓首括句,3、有时段的说明中心就是中间一句话,且有提示性的话“这样看来”。,抓中间 提示性语言,4、有时一段的说明中心,就应把前后两点意思结合起来,整体把握,自己概括,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抓中心句或关键词,对有关内容加以浓缩。 答题方式: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这篇说明文介绍了 的 特点。) 事理说明文:这篇说明文

3、说明了 的道理。,题型: (1)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2)概括某段的说明内容(3)文章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的? 思路:(1)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读全文,分出层次。找出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方面; 第二,对于外形、大小、色泽等方面可归为特征一点; 第三,用“说明了”或“介绍了”的句式表述。 易错点:说明的几个方面找得不全,对文章阅读不细致,要特别注意开头结尾段,尽量在原文找答案。 (2)某段的说明内容。第一,找中心句;第二,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分析段落结构,是总分式还是并列式;第三,表述时找对主语。 句式:说明了的特征 答题思路:找中心句(总写句)先确定主语(即说明对象)结合

4、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注意准确概括准确界定 (3)文章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的。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思路的把握。 第一,找各段中心句;第二,如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找过渡句或开头的总说句、结尾的总结句。 易错点:不用完整的句子表述,只挑句中的几个词语找得不全,特别要注意文章最后的“此外”“还有”之类的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

5、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三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承接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或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3.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的结构,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划分段落层次,1借助说明顺序和结构及一些语言标志进行。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承接式等。2要注意通览全文,把握说明的中心和重点。3说明事理的,结构类似议论文,应从逻辑关系上考虑。 4介绍建筑物、场地的,类似记游式记叙文,可按先后顺序划分。 5。介绍

6、生物或器物的,可从特点、用途、功能等方面去划分。 6说明对象不同,划分段落的方法也不同,不能死套一格种式,要灵活掌握。,易混知识清单,说明顺序VS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分为: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并列式、递进式等。,说明顺序: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1、下定义 2、列数字 3、打比方 4、分类别 5、举例子 6、作比较 7、引资料 8、画图表 9、作诠释 10、摹状貌,说明方法,说明方法,1、下定义 : 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下定义项=是+与并列概念之间的差别+邻近的大概念。,如:统筹方法一

7、文中,开头就给“统筹方法”这个概念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接着再具体说明统筹方法是如何应用的,深入浅出,使读者能较好地掌握有关统筹方法的基本知识。,下定义的作用: 准确严密的说明了的本质特征。,2、列数字(据)是列举具体准确的数字对事物进行说明。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写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列数字说明了赵州桥的长和宽。,列数字说明,所列数字应力求准确,条件允许能准确测算的必须用确数,由于年代久远或条件所限不能准确测算的,才可以用概数。能把事物说明得更精确、更直观,是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优越之处。,列数字的作用:用详尽的数据准确、具

8、体的说明了的 特点。,3、作比较是指在说明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也可是异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统筹方法一文中,列举三种泡茶喝的做法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办法甲好,办法乙和办法丙都窝了工,从而说明事前做好统筹,抓住关键环节的重要性。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作比较的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鲜明突出的强调了的特点。,4、打比方是适当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中国石拱桥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将“石拱桥”比作“虹”,运用比喻介绍石拱桥的结构知

9、识,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二自然段第二句:“(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将“纪念碑”比作“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地说明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总特点。 灵活使用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能将事物介绍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作用: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5、举例子是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反映事物的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为了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举了我国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使不毛之地成为绿洲的实

10、例。 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可以使说明语言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举例子作用: 具体、真切的说明了的特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有说服力。,6、分类别是按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的不同成分、不同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中,就把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种,然后分别具体说明,使人了解风沙的进攻方式,从而设法征服风沙。使用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要注意分类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统一是不能进行分类的。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7、作诠释是用解说性的语言对事物或事理的特征进行阐述。如:中

11、国石拱桥一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使用了作诠释这种说明方法,课文从四个角度阐释了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巧妙结构及不朽的艺术价值。作诠释能使说明语言更全面、更充分、更具体。,作诠释作用:对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8、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采用摹状貌这种说明方法,摹写卢沟桥柱头上雕刻的石狮子,展现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使说明语言富有形象性,直观性。,摹状貌作用:对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2、,9、画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如万紫千红的花一文,为了说明昆虫和花色的关系,列了一个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4197种花中,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最多,这三种颜色的花较鲜艳,容易惹昆虫注意。 画图表这种说明方法,比任何单纯的文字说明更一目了然。,列图表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让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10、引资料: 是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来进行说明。 如:国宝大熊猫一文,引用西班牙国王的祝贺语,说明人工饲养大熊猫能繁殖出下一代是一件大喜事。 引资料一般有双引号作标志,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容易让人信服。,引资料作用:引用,具体详实的说明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3、,下定义与作诠释的辨析,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作诠释: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就概念的某一方面来解释) 【作诠释多只是对事物部分特征的介绍,下定义时须将其进行整合】,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下定义),(作诠释),(作诠释),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14、举例子:具体、真切的说明了的特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作比较: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鲜明突出的强调了的特点。 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 的形状特征。)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分门别类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 准确严密的说明了的本质特征。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让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 引资料:引用,具体详实的说明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摹状貌:对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5、作诠释:对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重点,说明文语言特点,1、准确、简洁 、严密(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 2、生动(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典型试题: 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这些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程度限定:最、很、更、比较、相当、充分 表范围限定:基本、几乎、许多、主要、极个别、之一 表时间限定:当时、至今、常常 表强调:特别、仅、只、一定、至少 表猜测估计:大约、可能、左右、估计、也许,方法归纳:,修饰、限制性词语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这个词表限定、猜测估计、强调)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说明语言 考察方式: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 达作用。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语言准确性: 考点: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题技巧: 不能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正面、反面说明它)(中国石拱桥“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说明桥面与河面平行的程度,去掉意思变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