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8251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 民族服饰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数民族服饰调研少数民族服饰调研 导言导言: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 200 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 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 。我们调研小组特选黔东南几个代表性地点千 户苗寨,郎德上寨,镇远进行调研。 实例实例:一、千户苗寨博物馆千户苗寨博物馆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 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如今千户苗寨本地人平时以休闲装为主,节日时换上盛装,博 物馆里的服装很好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苗服的精美做工,款式多样,韵味十足。 二、郎德上寨迎客服饰郎德上寨迎客服饰 吹芦笙 芦笙场锦鸡舞 十二道拦路酒 朗德上寨

2、以魅力无穷的苗族歌舞,绚丽夺目的苗族银饰,独具匠工的吊脚楼,古色古 香的鹅卵石道,抗暴英雄杨大六故里,热情好客的民族礼仪迎接海内外宾客。我们在那里 体验了热情的十二道拦路酒 ,领略了悠扬婉转的吹芦笙,欣赏了苗族人土色土香的锦鸡舞 等表演,享受了视听味觉上一道经典盛宴。期间,苗族服饰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的眼球, 渲染升华着欢乐美丽的氛围。 三、 芦笙场盛装表演芦笙场盛装表演 男子务农服饰 女子下田服饰 女子上山短裙 男子上山衣饰 节庆服装 婚嫁盛装 节日盛装 有苗族发展史诗露天博物馆的千户苗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苗族人以舞蹈、歌曲 以及服装表演的方式向世人们传递着苗族风情,同时更是将苗族服饰的美

3、丽大方、精致优 雅展示的淋漓尽致。 1苗族服饰特色苗族服饰特色 苗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传承苗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其 色彩值丰富、图案之华美、银饰之精美、款式之繁复,在中国 56 个民族中首屈一指,独具 特色。 1 色彩美 从众多的苗族服饰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色彩的选择上,苗族服饰喜用红、黑、黄、绿、 蓝五种色彩,并且经常多色映衬,错落有致,类似苗族典型的“五色”衣,也正因如此, 苗族曾以服色被分称为“红苗” 、 “黑苗” 、 “白苗” 、 “青苗”和“花苗” 。苗族服饰异彩纷呈, 使得其风格也多种多样,非常鲜明艳丽,同时,各个色块之间以及整套服饰搭配非常协调 自然,给人以

4、一种了然悦目的审美感受。如苗族服饰的织锦纹样,一般都是在素底上织彩, 或在彩底上织素,大胆运用红绿、白黑、赤蓝、黄紫等色;有的以红色为底色,配以白色, 兼套蓝、黑、黄、紫等色;有的以黑色为主,辅以深蓝色,套用红、白、黄色;有的已红、 绿、黑为底色,套以白色、桃红、黄色,或以红、绿、黑三色为基础,套用粉红、深蓝、 橙黄等色,同时巧妙地运用各色复线、金银线,构成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进而形成了苗 族服饰色彩对比强烈、和谐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妇女在节 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盛装上面:喜用高纯度的红、蓝、黄等色彩,刺绣纹样多用蓝、绿、 青、桃红、橘红等高纯度色彩进行图案配色处理,

5、以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去表现追求美好 的理想和愿望,集中体现了额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通过对苗族服饰用色的归纳和分析可 以看出,苗族服饰的配色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苗族人民在用色上,常常不按事物的原来 色彩去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搭配,大胆组合冷暖色调,从而 呈现出一种明快华丽、典雅和谐的审美风格,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爱好。苗 族服饰这种用色风格,充分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在自己长期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所逐渐生成 的审美观念。 2 图案美。 服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载体,服饰中的图案是苗族人民传情达意、传承历史的重 要手段。如果说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 ,那么苗族服饰上

6、的图案则是记载苗族历史 的篇章。勤劳聪慧的苗族妇女以其独特地审美眼光善于将自然界的事物抽象化、具体化, 将历史的传说与社会的变迁,以及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绣制成图案穿戴在身上,体现 了一个古老民族深重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 苗族服饰图案题材十分广泛,纹样丰富多样,有逼真的模拟自然物象或定型在人们心 中的神话传说形象,也有抽象的几何图形。前者如日月星云、山川河流、花卉草木、鸟兽 虫鱼等具象性图案,后者主要是运用点、线、面按不同的方位、方向使之排列、交错、重 叠、连续等来构成图案。这些服饰上织绣的纹样往往线条流畅,图案缜密完整,各种纹样 穿插组接,使得整幅图案结构和谐一致,给人以繁复瑰丽之美感

7、。由于苗族服饰软大都以 历史传说和自然事物为主,因此画面生动,富于变化,所表现出的对象的基本形态,或淳 朴纪实或华丽典雅,都会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在写实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同时借助 长短不一的线条、大小不等的画面和似是而非的形状加以组合,使服饰图案在整体上既富 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如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服图案:“那纹样中的人物或长着翅膀,或 骑着神马牛鹿,或驭着盘龙长风,或人首蝶身、人首蛇身、鱼身鸟翅,或卷曲于动物腹中. .苗绣图案上那些流变着的鸟纹、云雷纹、水涡纹、蛙纹和其他动物纹,可以说是一种活 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他们让人感到一种充满着运动和力量的令人振奋的美。 在苗族服饰的百花园中

8、,广泛流传于贵州的“骏马飞驰” 、 “江河波涛” 、 “天地” 、 “山 川” 、 “田园” 、 “城池” 、 “蚩尤印” 、 “盖霞”等图案,是苗族服饰图案中又一束绚丽壮观而 又古老珍贵的奇葩。 “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家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还表 现出苗族人民对历史祖、故土迁徙的回忆和缅怀之情凝聚着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强烈的感情 色彩的诸多原型” 。它们是一种社会意识的积淀,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具有其特定的象征 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苗服的传承者苗族妇女的审美理解。 3 款式美。 就视觉艺术而言,苗族服饰主要是用线条、色彩图案积极事物等元素按某种特定方式 排列组合起来的固定关系。线条指

9、的是服装的结构线,构成了点、线、面甚至是立体的形 式;色彩图案则是指在服饰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而形成的颜色组合;饰物指衣 服上面不同部位装饰的各种物件,多为银饰。苗族妇女不自觉地在服饰上引用了各种形式 美的原理,使得苗族服饰的款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具有均齐与平衡、对称与呼应、 对比与调和、比例与权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特征。苗族服饰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局 部结构方面都很注重点、线、面、体、色彩、图案以及银饰的搭配与组合。从总体上看, 苗族服饰式样丰富美观、协调统一,保持者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 并且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染

10、中带绣, 或者挑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 民居特色,具有整齐美、统一美、变化美、对称美、均衡美、协调美、旋律美等形象特征。 同时,由于苗族支系庞多,每个支系的服饰都各不相同,服饰式样繁多、各具特色。 据百苗图疏证可知,贵州境内的苗族可分为五大支系,分别是黔中南支系、黔东南支 系、湘西支系、川黔滇支系、滇东北支系。上述每个支系的服饰或按照聚居地及遵循历史 传统又分为多种样式。以黔东南支系苗族服饰为例,该窒息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 治州,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支系。概括地说,这一支系的特点是: 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

11、焦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 由此可见,贵州苗族服饰的款式之繁复,同时也正是由于如此多样的支系服饰,因此才构 成了苗族服饰独有的名族风格特色,展示了起独特地审美特征。 二、二、苗族服饰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苗族服饰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 据说,贵州苗族以前没有“花衣” ,是后来才有花衣。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 以前,有个后生到坡上去打了一只金鸡回来,交给了妈妈,老妈妈觉得金鸡很好看,变照 着金鸡的羽冠,玩起了高高的发髻;照金鸡的翅膀,绣成美丽的花袖;照金鸡的尾巴,制 成长长的裙子,叫姑娘们照着打扮自己。从那时起,苗家姑娘便打扮的像金鸡一样美丽。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屡经迁徙的民族

12、,在饱尝战乱和颠沛流离中,他们始终把服装 作为一条联结这个民族的纽带,作为族群识别的标志和条码,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 标杆, 作为情感宣泄的具象符号,激励着苗族人民以不屈的意志和美好的期盼顽强地生存下来。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苗族女性倾其心去绣,用来展示她们的风采和情怀,服饰制作也成 了黔东南女性毕生修炼的“功课” 。 苗族史诗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是生于枫香树心,与水泡“游方”生 12 个蛋,孵 化出人类始祖。苗族自称“嘎闹” ,意为“鸟” ,当时苗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因此, 尽管台江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装饰图案不胜枚数,但不论是长裙系、中群系还是短裙系, 蝴蝶、水牛和锦鸡图案和造型是必不

13、可少的。 “蝴蝶”是苗族血缘始祖的符号, “水牛”是 苗族这一部落和这一部落各氏族的“徽章” 。在苗族观念里,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生物,是 苗族心目中的“生殖神” ,用鱼作为服饰图案,寄托的是苗族期盼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美 好愿望,同时,鱼也是苗族祖先最先食用的食物,用鱼作为服饰图案,还表达了苗族不忘 祖先、不忘故土的情节。在这些图案中, “蝴蝶”和“牛角”是对称造型的典范,五彩斑斓 的锦鸡色彩亮丽,彰显了苗族人民以对称、和谐为美的审美情趣,也成为了台江苗族服饰 的图腾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完美契合的特征。 苗族的裙子有 24 条飘带象征着 24 个节气;横着共有 5 圈横纹象征着苗族历史上的 5 次

14、大迁徙,迁徙过 5 条江河分别是黄河、淮河、长江、赣江、湘江,表明苗族最早的发源 地是黄河流域,经过 5 次大迁徙去往世界各地。 三、苗族服饰现状三、苗族服饰现状 在西江,你可以很平常的看到苗族姑娘们脚上穿着高跟鞋,下身穿着紧身裤或百褶裙, 上身穿着姊妹装,头上挽着漂亮的发髻,正中插着一朵大花,后面插着一把木梳。一身打 扮跨越千年。苗族服饰分类很多,有年龄差异,有平装和盛装之分,还有地域差异。贯首 服、无领服、圆摆服、方摆服等服饰种类数不胜数。 但它们多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比如平日里,男多穿深蓝黑色大襟短衣,下穿宽脚长 裤,鲜有花纹,或穿对襟亚麻长袍,下有绑腿,不过更多的穿现代汉族服饰。但苗族

15、女子 显然就更为突出一些了,因为不论老少她们平日里都盘着头,老年人透过方巾,上穿右襟 开短衣,下穿宽脚裤或百褶裙。这里的百褶裙是最为有特色的,有长裙及踝,中裙及膝, 最短三寸短裙,只及大腿根部。 总结: 苗族服饰蕴含了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苗族人民的集体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大体上决 定了苗族服饰的内容与形式、审美倾向性和艺术方法。一方面,苗族服饰是具体的客观事 物,历来接受着各个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并或多或少地融合其他民族或其他支系的审美 情趣,体现了苗族人民传统审美的积淀;另一方面,由于审美理想本身不等同于其中任何 一种具体的美,而是所有经验之美的最高范式,融合了许多经验之美的特征,因此苗族服

16、饰也提现了审美主体对美的向往和期待,从而,苗族服饰需哦蕴含的审美理想便类似一种 “原型” ,成为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苗族人民选择美、创造美的一种典范。 苗族服饰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及其的形成,给我们从苗族文化历史和苗族审美情趣方 面,更全面地理解苗族建筑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们的审美观得到了完善,此次苗族 之行,收获良多。 四、研究服饰的意义四、研究服饰的意义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我们为什么研究服饰呢,苗族服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懂得欣赏美就不能创造美,研究美丽的苗族服饰,有助于我 们审美观的行程。 研究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了解名族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让我们去探究苗族服饰 对现代设计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刺绣图形中折射出的几何美,有益于我们从中学习几何变换知识,让设计蕴藏深厚的 文化底蕴。此外还有助于我们学习色彩搭配,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