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71767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酬赠诗四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酬赠诗四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酬赠诗四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酬赠诗四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酬赠诗四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酬赠诗四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酬赠诗四首》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酬赠诗四首,学习目标:1、了解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生平及文学作品; 2、掌握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3、把握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创作风格; 4、掌握酬赠诗的艺术特点。教学时数:两课时,之一:节妇吟,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何不相逢未嫁时。,一、作家作品,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世称“张水部”、“张司业”。有张司业集。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2、乐府”。 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等头衔,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采取恩威并用等各种卑鄙手段勾结、拉拢一些文人和中央官吏,为他的藩镇割据效力。而张籍当时是唐中央政府的水部员外郎,颇有诗名,也成为李师道准备拉拢的对象之一。但是,张籍一贯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对李师道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慨,不想与之为伍;面对军阀的拉拢,张籍不能不讲究回绝的方式,只能以委婉含蓄的方式予以拒绝。所以,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而是一首为拒

3、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二、解题,三、解读,初读这首诗,一位可爱可亲、可亲可敬、美丽温柔多情重义的年轻节妇形象跃然纸上。她,一个有夫之妇,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地拒绝他人求爱,不禁让人想起汉乐府陌上桑中秦罗敷严辞巧拒使君调戏的故事。但陌上桑格调明快干脆,甚至带有一些喜剧色彩。而本诗曲折无限,细腻熨贴,入情入理,波澜起伏,可谓是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及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四、节妇吟韵译,您知道我已有丈夫,却送我一对明珠; 但是感激于你缠绵的情意,我把它们系在红罗小袄里。 不过我家的高楼连着园林一幢又一幢, 而且我的丈夫

4、他持枪执戟守卫在明光殿上。 虽然我知道你的心意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 但是我已立下愿誓,打算和丈夫同生共死。 所以还你明珠之际我不禁泪水滑落, 为何我们没能相逢在我未曾出嫁之时?,五、思考探究,1、这种迂回的写法有什么作用?,2、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3、外在内容与实质内涵之间是怎么的对应关系呢?,1、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2、我已出嫁,要守节。 (“事夫誓拟同生死”、“何不相逢未嫁时?” )我的丈夫也很优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3、主人公:妾

5、 第三者:君 “我”丈夫:良人 理由:节妇之节,张籍,李师道,皇帝(国家、国家的统一),臣子之节,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谢绝。,六、小结,全诗运用比兴手法,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诗中的“妾”以及文题上所说的“节妇”无疑是指作者自己。张籍以一个有夫之妇的身份,表明自己感谢李师道的知遇之恩,不是我不支持你,只是我誓死效忠唐王朝的志向不能更改。“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只有洒泪还珠,遗憾的是在我的志向尚未确立之前,你怎么没有注意到我呢?此句委婉之至,成为传诵不绝的名句,表达了某种困难的处境和矛盾心情。 综观全诗,张籍以节妇自

6、比,向李师道这个“求爱者”表白自己决不被腐蚀拉拢的态度,其构思精巧,角度得体,开合有度,伸曲自由,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七、鉴赏要点,1、此诗以诗代简,曲折表达诗人不便说明的婉拒之意。 2、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 3、暗示(或比兴)手法的运用,委婉含蓄,与汉乐府陌上桑有异曲同工之妙。,之二: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惟梦闲人不梦君!,一、作家作品,元稹(779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宰

7、相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53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元稹与白居易友善,二人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和乐府古题等诗,藉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此外,元稹还有传奇(小说) 莺莺传问世,它成为后人写作西厢记的蓝本。据传,这是他根据个人经历写作的自传性小说。,二、背景介绍,这是一首唱和诗,写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二人被贬官的通州、江州相隔千里,通信不易,每接一次诗书,总经几许周折。元稹在通州大病之后,身体虚弱,对得到友人信息企盼之情尤甚。白居易有诗梦微之诗相送,此诗便是诗人收到

8、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诗。,白居易梦微之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梦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三、解读,首句写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得信很难,现在好不容易得到友人的一首诗,当看到友人也在经常思念他,并且又梦见他的时候,感慨之极,因说:“念君怜我梦相闻。”这里,一个“念”字把病中思念之苦写尽。这时的元稹何止病后虚弱之苦,最苦莫过于与知己难得见面,难得及时互通思念之情。 三四两句承上,具体写出了因大病,严重的神经衰弱,身心交瘁,导致思维记忆错位,虽然也做梦,但梦到的不是白居易,却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一般人往往以梦来抒发思念之情,元诗却以梦不到写怀旧之苦,手法新颖而别致。,四、课后练习

9、 (P、43第二题),“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却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念旧之心,实为迫切,如在梦里想念,即使虚假,也权能安慰己心,然而,因为病体难安,身心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在梦里都很难见到好友,倍添凄楚之情。,之三: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此诗约作于宝历二年,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临近考试。唐代取士,不

10、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名公巨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作品,称为“投卷”。向礼部投献的称“公卷”,向达官贵人们投献的称“行卷”。投献的作品,有诗,有文,也有最能表现史才、诗笔、议论的小说。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进闻名于士子之中。,一、作家作品,二、背景介绍,此诗作者在此之前已将自己的许多诗稿“投献”给备受白居易推崇的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看了他的诗稿,挑选了最好的二十六篇广为推荐,这为朱庆馀日后登科及第打下了基础。临近考试,朱庆馀又想起了这位“恩公”,还要请恩公多加关照,但又不便明言,于是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考试,自比将要见公婆的新娘,把张籍比

11、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舅姑。尽管“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但见之前还是有几分怯意和紧张的,“夫婿”终日和“舅姑”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审美趣味是熟悉和了解的,还是问问他吧。此诗含蓄委婉,既表达了求助之情,又用比喻套了近乎,而且还进一步表现了诗才。,三、解读,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意图?,运用了比兴寄托手法。诗人以新妇比作应试 举子,其中寄托之意见于言外。举子应试,关系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人生命运,当然非常重视,考前的期待和不安也是可以想象的。如果考中,前途广阔,有可能大展宏图,飞黄腾达;不中,则可能长期蹭蹬与考场,落魄江湖。这也恰似一个女子刚嫁到夫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则其地位也就稳固

12、了,处境自然也就好了,否则将会度日如年,郁悒难耐。诗人以此作比,既符合历史条件,又符合社会生活,构思巧妙,暗示效果很好。,之四: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一、作家及写作背景,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宏词科。顺宗永贞元年(805),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核心人物,时任礼部员外郎。同年八月,宪宗李纯即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病死任所。此诗作于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诗人时当壮年

13、,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但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使他忧危愁苦,心情难平。浩初上人,著名禅师龙安海的弟子,时在柳州,与柳宗元友善。,二、解读,写贬官异地的思乡之情。,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时值秋季,悲秋之愁,思乡之情,令人愁肠百结,肝肠寸断。诗人从断肠这一思绪出发,将四周的高山峻岭比喻成了无数利剑的锋芒,而自己的愁肠正是被其割断。,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诗人由望故乡而心生的幻想:如果能将身躯 化做千百亿个,那么我这些身躯也会飘落到众多峰顶遥望故乡。,三、鉴赏要点,1、这首诗写贬官异地的思乡之情。用语险峻,富有浪漫的想像力。 2、比喻、拈连、化用典故等手法在诗中的运用,较好地表达了诗的主题。 3、全诗通过形象思维来揭示内心世界。,四、课后练习 (P、43第三题),1、寄情于景。秋来气爽,登高望远。本是令人心旷神怡之事,但由于作者贬谪于此,抱负不得伸展,前途广卜,因而愁思满怀。挺拔峭立的山峰,在他眼里也化作支支剑锋,仿佛要割断自己的万丈愁肠。 2、利用形象思维来揭示内心世界。身在贬所,登上高峰“望故乡”而不得归,“远望可以当归”,为了安慰自己的思乡情绪,愿意化身千亿,每个自己都站在山巅之上远望故乡。希望在朝旧友能伸出援手来挽救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