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70528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融合理念下的 教学设计,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常冬 2013年3月25日,学习目标: 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能够叙述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关键环节 能够针对一节课写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能从一般特征、入门能力和学习风格三个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能对教学内容重、难点进行分析 掌握教育信息化时代,深度融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并学会把这一方法传授给别人,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内涵1994年,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南国农: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体传播

2、技术、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以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教学体系。,教育技术是跨学科的东西,是研究各学科之间教学共性的问题例:文字与载体教育技术不仅仅是狭义的技术,还是一种教学技巧和教育理念例:分组技巧 合作技巧表扬与鼓励 听说读写技巧指导与观察 提问与干预,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同时也是艺术,它包含教学设计、准备、实施、评价等一系列工作。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是重中之重,教育技术发展电化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视听媒体 微机基本技能 微机走进课堂 各种教学媒体 教育信息化时代 我们有什么?,教学设计流程,

3、一、思考曾经的教学中设计环节,活动一:你做过的教学设计中包括哪些环节和形式?其中的哪些环节是重要组成部分?你在教学过程中曾经使用过哪些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方法:头脑风暴,教学设计环节: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媒体和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还有哪些?,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何克抗等,2001),二、什么是教学设计,三、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学习者的态度、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

4、者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有完整地学习思路,系统而不孤立地去处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研讨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1. 教学目标分析 2. 学习者特征分析(需求分析) 3. 分析重点难点 4. 教学策略初步选择 5. 教学媒体和资源选择 6. 制作教学计划 7. 实施教学 8. 教学评价方案制订 9. 修改教学设计方案,四、教案设计参考流程,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课标分析教学目标的角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必须要达到的。要具体、可评价,而且评价量规要证明学生具体达到什么程度

5、。所以目标不能定得过大过空。三维目标要具体最好不要有“为学生树立长大开发草塘的思想”这类的描述胸怀远大目标,从小事做起 例如:温家宝北京35中讲话,教学目标具体化,活动二:讨论、分析教学目标(春),2、学习者特征分析(需求分析),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教育背景、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以便选择与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组织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情况制作资源:制作为广义的制作,指对资源的加工与处理,使之能为己用。教学环境条件分析(也可以最后做)硬件设施(DVD播放机、电视机、计算机、

6、投影、幻灯、卫星接收机等辅助教学设备)实验室、试验仪器粉笔、黑板教学软件平台与常用的工具软件,(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学生) 分析教学重点 分析教学难点 确定知识点顺序 教学序列的组织,3.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初步选择,根据给定的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并排序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讲授、分组、实践、演练)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选择,活动三:以分组为例分析教学策略怎样才能使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分组讨论更有意义,更加优化讨论的效果?要求:小组分工,记录下成果后经发言人向全班共享,当具备一定硬件条件,并且教师熟练掌握技术性操作后,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及媒体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成为教学中

7、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分三种层次:1.不用(充分相信粉笔、黑板和挂图) 2.滥用(是许多人所必需的过程) 3.有目的性的利用,让资源和媒体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教学为资源和媒体服务,五、教学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硬件应用(技术问题,易) 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合理运用资源 (理念问题,难),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时机 (讨论:林黛玉进贾府) 教育资源最终为教学应用 (讨论:叶圣陶的苏州园林)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抽象与是否限制学生思维,两类教学设计方法,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型学习 的教学设计,1、授导型教学设计,利弊:蜜蜂和果蝇神州九号飞船大礼堂与小教室个人接受方式差异,除了知识,我们还要教会学

8、生什么?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我们要培养拿着地图可以走遍世界的人学会方法和使用工具,或者说学会掌握自己学习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2、探究型学习的设计例:甲午海战发生在哪年?假如甲午海战没发生,中日关系现在会怎样?例:身边的行程问题通过设计五天的旅行计划,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学会有效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祝版P104(第二版是P95),让孩子们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形成那样一种学习方式。总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去质疑相关的正确结论。这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中强调的,不是简单从形式上说。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反复思考我们捕捉到了没有。我们教学中研究的问题是不是

9、这个领域的问题。孟凡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途径基于问题的研究学生需求: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才有效,要符合学生的需求。不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问题研究得再深透,不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要研究的工作李瑞环“老太太哲学”,教学问题:倡导独立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学生前后桌分组,要避免讨论皮毛深度不够)。利用各种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真正的研究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形成那样的教学方式,总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去质疑相关的正确结论。在实践过程中一点一点的做,做多了,累积成定势,累积成习惯,最后就固化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素质全面发展:现代化的教学

10、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技术。但是教学要有自己的东西。每所学校自己的环境都不一样,不要照般照抄。别人的东西拿到你那不一定实用。学别人好的先进的经验要学实质。视频、录音等手段没错,但并非适合所有边远地区。光盘是死的,不知道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不能代替老师。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人与人的对话。教育,education:爱到开心明确教学目标。勿盲目的使用现代化手段,3.区分 探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课 项目学习,课程框架问题(问题引导教学设计) 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 教学设计,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发展纲要 三通两平台 传统媒体信息技术空间和资源,过去 + 现在 + 未来 传统媒体 + 现代媒体 空间 + 平台 ipad,理解、能力、行动,注意: 要包含教学设计的五个基本元素: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教学设计要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为目的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的过程,有具体操作程序,制作完整的教学设计,注意: 教学设计的产物可以是课程、教学方案、教学软件或教学资源等 此教学设计在未来几天会被逐渐完善、实施 参考走向深度融合的行动设计模板,形式: 组际之间互相点评优点、不足及相关建议 选出优秀组所有人欣赏、评议,展示并分享实例, 谢谢!,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