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68714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4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重点: 1、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 2、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1、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 2、挂图、活动的诗人和太阳。 3、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 起来背一背。(学生背诵)同学们都背得不错,今天我们再 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鹳雀楼) 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 二、解题、介绍作者 1、登鹳雀楼是什

2、么意思? 2、 “登”还可以说登什么? 3、揭示挂图。述: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 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 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 做鹳雀楼。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 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 诗。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听完录音,同学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四、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指名读后正音。 3、再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能理解,还有哪些不能 理解,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五、学习理解诗意 1、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 (2)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

3、解“白日” 、 “依” 、 “尽” 。 (3)指名说一二行诗意。 (4)看图想象,说说黄河怎样流入大海。 (5)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 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6)指导朗读。同学们想想,应该怎么读,试着在座位 上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过渡: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象, 诗人产生什么想法。 2、学习三四行。 (1)理解词语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4)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是诗人写下这 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 本领,眼界才能开阔。(5)指导朗读。 六、想象诗情 1、听录音,看图想象诗人所观察的景象,诗人观察时 的动作和神态。 2、表演: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七、指导背诵 1、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分组背。 2、随音乐一齐背诵。 八、作业 1、指导写生字:登、欲、穷。 2、抄写、默写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