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68353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愁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愁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愁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愁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愁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优秀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一、创设情境导入,感受诗歌的音乐(伴着思乡曲音乐,师充满深情 地走上讲台 1、1972 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 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 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 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 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师播放乡愁的朗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 的邮票,我在这头,

2、母亲在那头?“(生听) 2、大家听得很投入,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 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教师板书课题:乡愁) 3、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屏幕显示:深情地朗读 细腻地感受 诗意地仿 写)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学生 朗读) 2、一生读、齐读 3、谁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 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 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4、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 、语速

3、来读呢?(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5、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 心声。(学生齐读)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 知诗意。 2、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母子 夫妻 母子 家国 3、生答师归纳板书:母子之别 夫妻之别 母子之别 家国之别 4、1、3 小节的母子之别是不是重复了?(1 小节是生离,3 小节是死别, 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 5、来,捧起课本,读 1、3 小节,读出递进感来,读出作者内心感情的变 化。(生齐读) 6、这位

4、母亲,生他养他的母亲,更是战乱时代带他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 香港,从香港到 越南,到昆明,到重庆,但是从没有放弃教育儿子,而就是这样一个母亲 ,他如今却已经是 阴阳两隔,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揪心的感觉? 一男生读(很不错的感 觉) 女生再读,“后来啊,?母亲在里头?”这一小节。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1、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思乡、对祖国的思念 ) 2、在作者眼里乡愁都是什么?(生说师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 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 ,最后一个诗节写

5、的是国愁。) 板书:邮票-母子情 船票-夫妻情 坟墓-生死别 海峡-家国恋 再次朗读这首诗,读出意境和感情(生齐读) 5、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 ”、“外头”、“里头”。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吗?(我们一般用的是 “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6、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 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 “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 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 远。) 7、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两个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 不同?(生换读一二小节)( “这头那头”

6、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 “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8、说得妙极了!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 痛。(齐读) 五、丰富连读,读出诗情 1、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他为什么对大陆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 就需要我们对他的身世做一番了解。(请看大屏幕:余光中,1928 年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1949 年去台湾,当时仅 21 岁,再还乡时已经 64 岁。余光中从 60 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 年代初创作了乡愁 ,他说:“我 20 分钟写出的是 20 年的思乡之情。“) 2、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蕴藏了 20 年的思乡之情。(

7、生齐读) 六、寻美之旅,竞聘“审美家“ 1、读得好美啊!现在我们来竞聘“审美家“。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觉 得 写得好,好在 “ (小组深入地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比如说,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好 在它们都代表着分离,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层层推进了诗情的抒发。 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 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 这几个词还准确表达了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 升华。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好在空间变化 。 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

8、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 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 教师引导:邮票小小,乡愁“大大” 学生回答:船票窄窄,乡愁“宽宽” 坟墓矮矮,乡愁“高高” 海峡浅浅,乡愁“深深” 美在结构,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每节内部长短句错落 有致,显现出层叠式的建筑美。 美在韵律。重章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为 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基调。 美在对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对应了四幅画面 :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 美在俭约、凝炼。作者精心选择了四个意象,凝聚了一份浓得化不开的 乡情。 七、寻美之旅,竞聘“

9、摄影家“ 1、诗可以读,可以唱,可以画,还可以演。我们来竞聘“摄影家“。你愿成 为一位导演吗?如果让你把这首诗拍成“MTV“,你选哪一节?想一想,该拍什么 画面?配什么音乐? 演读,说想象的话(学生分组讨论) 我选第 2 节。我的镜头里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风尘 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晚上,躺在船 舱里,他甜蜜地回忆着与妻子共同劳动,一起高兴地端望着自己的孩子的情景 。我配二胡曲江河水。 我也选第 2 节。慢镜头推出:“我“与妻子跑着,跑着?终于,手握在了 一起! 我选第 1 节。我采用倒叙手法拍摄,时间是春天。 第 3 节。“我“回到阔别多年的

10、故乡,跪倒在母亲的坟前,?我配贝多芬 的安魂曲。 第 4 节。我把时间定为除夕,“我“的一家人贴“福“字,过大年! 我这样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白沙滩,指着大陆方向,对孙子 说:“这,-才是咱们的家! “我选配彩云追月这支曲子。 2、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很多,谁能背出几句? (几生背诵) 3、又如现代席慕容的诗乡愁(多媒体展示),品析 八、联想想象,体会乡情 1、读一首诗,不但要去品味、去体验、去想象,还要去再创造。让我们放 飞想象,就“乡愁是?“这个话题书写自己离家时的真切感受。 比如说:乡愁是故乡牛背上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 乡愁是一轮明月,镜子似的明月,

11、照着家乡,也照着我。 乡愁是父亲宽广而厚实的脊背,是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 尽牵挂。 乡愁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悠悠思绪;是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 古绝唱。 乡愁是一枚青苹果,它在幼小时,有一种酸涩的味道,它一旦成熟,就 有一种叶落归根的冲动。 乡愁是一部戏,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戏;乡愁是一本 书,是一本包蕴丰富、耐人寻味的书。 乡愁是什么?燕子的呢喃?月亮的哭 泣?还是重复的记忆? 2、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绵 绵的思念;乡愁是颗颗露珠,折射长途跋涉的身影;乡愁是悠悠

12、涟漪,让岁月 在心湖荡漾? 九、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1、一道天然的海湾,隔断了海峡彼岸同胞回乡的脚步,却锁不住他们浓浓 的乡思和望乡的歌声。或许是一朵浮云,或许是一段乐曲,或许是一幅画面, 都能串成优美的诗情。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 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然后选择这首小诗的任何一小节,展开丰富的联 想和想象,用你细腻、优美而又抒情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图 画,不少于 150 字。(课件展示) 教师示范一: “夕阳西下,我坐在沙滩的礁石上,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夕阳就像是 一团熊熊的火焰,似乎永不燃尽,但我知道,夕阳会离我远去,就像这海浪一 样,有一天我也会

13、听不到它的声音。一串串脚印在沙滩上,望不到边,那正是 我走向家乡的路。我问苍天,向着大海母亲喊道:妈妈!可是我却听不到任 何的回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我听见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这海浪是来自祖国的,可对面的亲人们,你们听见这里的声音吗?” 教师示范二: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 包,步履匆匆?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只听见 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 亲也缓缓放下箱子。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 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

14、小心,晚上不要 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母亲还在原地,她的 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 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2、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学生结合写作 要求进行评价。 3、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 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 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 的忧伤。这里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我们发现,作者 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助这些意象所要表达

15、的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 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 浓浓的意境之美啊!(课件展示) 4、让我们一起再次通过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崇高的情感。( 学生齐读) 5、央视曾经对余光中进行过采访,诗人说:“故乡已经找不到了,那种感 觉已经找不到了,长江黄了,胡同不在了?沧桑感也不一样了?”。他再也回 不到那个?故乡了,见不 到?母亲了,回不到那个最初的岁月了,乡愁里有回不去的乡愁啊, 周杰伦有歌词说,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这种回不去 的感觉就是乡愁,我们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岁月啊,他们回不到天真的搬个梯 子就能摘到星星的童年,回不到钓凉凉的云的天真烂漫,所以这是每一个人的 乡愁,我们心中每一个人都有乡愁,它呼唤我们回归,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 回到那个永远也不肯老去的最初?,最后我们让我们用心用情地再读课文:小 时候? 6、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乡愁”的思绪。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 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 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7、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 真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