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56502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种?2013-08-12 10:32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43 字号:大 中 小 为使产犊间隔小于 395 日,如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种 ?“抓奶先抓配!”大概每一位奶牛场经营管理技术领导和兽繁技术人员都清楚此点。更进一步,做好产后首次配种更是奶牛群体繁殖整体方案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因为这直接关乎到平均产犊间隔、产后平均空怀天数以及平均产奶天数,与奶牛场经济效益高度密切相关。就我国目前奶牛养殖实践而言,眼下鲜有奶牛场能够做到产犊间隔小于 395 日( 排除人为有意大量淘汰久配不孕牛的原因),这主要缘于无法成功地做好产后首次配种。那么,在这方面我们究竟都存在哪些

2、问题呢?以下逐一解答并提出对应措施。一、理论上,如何做到产犊间隔小于 395 日?非常浅显的道理:奶牛群体人工输精成功率取决于发情观察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不过,这两项指标向来变动非常大,很难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这主要受制于产后牛本身状况、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诸因子。就高产奶牛而言,因其发情前期卵泡应答性改变和循环雌二醇水平较低,故导致发情表现相对较差,同时受精率亦较低,这更增加了提高奶牛群体人工输精成功率的难度。我们同时也清晰了解,经产奶牛群体繁殖效率与以下四项指标紧密联系:1.产后首次配种日。2.发情检出率( 参配率)。3.情期受胎率。4.流产率(含胚胎早期死亡) 。上述四项指标中,唯前两项,即

3、产后首次配种日和参配率可人为控制调整;但后两项,即情期受胎率和流产率却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经产牛的情期受胎率基本稳定在 40%左右,而流产率(此处指胚胎死亡率 )也常波动在 30-50%之间。故此,我们应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产后首次配种日和参配率方面。再进一步,如欲实现经产牛产犊间隔小于 395 日,则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产后自愿等待期应限于 60-80 日。2.参配率必须始终坚持 100%。3.首次配种情期受胎率不得低于 35%。4.此后 21 日妊娠率不得低于 20%。5.55%的产后牛必须在平均产奶日 110 天之前妊娠。西方奶牛繁殖专家约在 20 年以前就已观察到:产犊间隔的巨大

4、差异近 80%与产后首次 21 日妊娠率密切相关。换言之,如果在过了产后自愿等待期后大幅度提高第一个 21 日妊娠率,即可显著降低产犊间隔的巨大差异。但是,我们知道,产后自愿等待期的长短又决定着其随后第一个 21 日妊娠率的高低。因此,这儿面临的当然挑战是:究竟产后自愿等待期应该设定多长才能保证其随后的第一个 21 日妊娠率超过 35%呢?二、产后自愿等待期究竟设定多长为宜?上世纪 70 年代以前,产后自愿等待期一般设定在 60 日之后;以后则逐渐提前至现在的40 日。西方奶牛经济学家研究认为,产后至再次妊娠间隔以 100-120 日为宜。照此做逆推算,那么产后自愿等待期似乎应为 80-100

5、 日。但是,实际设定产后自愿等待期时还应考虑 21 日妊娠率高低的影响。总的来说,应该注意以下规律:1.自愿等待期愈短,21 日妊娠率愈差; 反之,则有所改善。2.虽然延长自愿等待期可以改善 21 日妊娠率,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可减少全群空怀天数或改进全群繁殖效率。3.如果要弥补由于延长自愿等待期而造成的全群空怀日数增加,则每延长 21 日,其对应的 21 日妊娠率必须相应提高 8-10%。如此,才能维持全群平均空怀日不发生明显变化。举例说明:假使产后自愿等待期设定为 60 日,其后第一次 21 日妊娠率是 35%,那么,若将产后自愿等待期延滞到 81 日时,其后第一次 21 日妊娠率必须提高到

6、41%(35%+8%)才能维持全群空怀日数的中位值和平均值与先前基本一样。4.表 1 进一步阐述了设定产后自愿等待期长短和其后第一个 21 日妊娠率高低(以后的每个 21 日妊娠率均保持 15%,同时不考虑淘汰和流产因素)对全群空怀天数中位值和平均值的影响。表 1.自愿等待期长短和第一个 21 日妊娠率对全群空怀天数中位值和平均值的影响 产后自愿等待期日数 第一个 21 日妊娠率 中位值(日) 平均值(日)50 15% 140 15850 30% 100 13970 40% 120 14390 50% 100 1565.表 2 是欧洲科学家更详细的研究结果。欧洲科学家的结论是:产后自愿等待期的

7、最佳日数为 42 天(即 6 周),超过 42 日后,则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若产后自愿等待期设定为 9 周、12 周或 15 周,则每头牛每年将分别损失 9 欧元、26 欧元或 52 欧元。表 2.自愿等待期长短对全群各主要生产指标的影响 主要指标 产后自愿等待期的周数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首次配种周数 10.9 11.5 12.2 13.1 14.0 14.8 15.8 16.8 17.5 18.5平均空怀日数 111 113 116 121 125 130 136 141 146 153平均产犊间隔(日) 391 393 396 401 406 410 416

8、421 427 433平均奶产量(公斤) 8200 8188 8176 8157 8135 8112 8085 8056 8028 7997每次妊娠配种数 1.89 1.86 1.83 1.78 1.76 1.74 1.72 1.70 1.70 1.69每头牛每年活产犊牛数 0.93 0.93 0.92 0.91 0.90 0.89 0.88 0.87 0.86 0.84空怀率(%) 1.8 1.9 2.0 2.1 2.3 2.5 2.7 3.0 3.3 3.7简括以上,由于北美奶牛养殖环境和规模不同于西欧各国,所以在产后自愿等待期设定日数方面明显有别。北美奶牛专家认为产后自愿等待期设定日数范

9、围应该在 60-90 天之间。具体到我国奶牛养殖现状,除个别管理特别好的奶牛场外,对大多数奶牛场而言,建议将经产牛的产后自愿等待期由目前的 50 日推迟至 65 日;而头胎牛的产后自愿等待期可设定为 80 日。三、为什么要颠覆被动消极等待自然发情的观念和做法?与我国绝大多数奶牛场在分娩期接助产的观念和做法类同(消极被动等待自然分娩) ,我们在产后首次配种方面也存在消极被动等待自然发情现象。1. 我国绝大多数奶牛场当前普遍的观念和做法是:(1) 在过了预先设定的自愿等待期后 (现在一般是产后 40-50 日),单纯依赖肉眼观察发情来决定是否输精,这导致参配率(发情检出率) 较低。(2) 对于超过

10、预先设定的自愿等待期而长时间不发情的母牛,则均通过直肠检查来确定卵巢是否正常,关注的重点是揭发出卵巢异常的产后牛。对卵巢异常,如卵巢静止、持久黄体、排卵延滞和囊肿性卵巢等有问题母牛进行相应处理,然后等待自然发情酌情配种。对卵巢正常母牛,则依然消极等待自然发情再配种。这显然亦会造成参配率较低。(3) 衡量这种传统做法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三项平均数:首次配种平均产奶日、平均空怀天数和平均产犊间隔。2. 目前提倡的观念和做法是:(1) 改变消极被动等待自然发情的传统做法,采取一切积极主动措施提高产后首次配种参配率。(2) 忽略零星并不影响全群繁殖效率的特殊病例。(3) 始终强调应用同期排卵技术,提高参

11、配率。(4) 格外重视产后未配种牛并在一定时间内务必使其及时配种受孕。(5) 缩小产后至首次配种间隔时间差异。(6) 努力提高产后应该妊娠牛的妊娠率,藉而缩短产后至妊娠间隔时间。四、为什么需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产后牛不排卵?我在现场提供技术服务时,屡屡有同道询问我为什么产后牛不排卵或排卵延滞?能有什么好办法处理这类异常?其实,每头产后牛都要经历一个不排卵时期,有长有短,有迟有早,不一而论。也就是说,产后牛都会出现非规律性发情现象,即不呈现 18-24 日发情周期。这通常发生在产后不久,但也可能拖宕至产后 2-3 月之久。从提高经产牛群体繁殖效率而言,我们自然希望产后牛不排卵时期结束愈早愈好。然而,

12、大家也应该理解,延滞不排卵期实际也是产后牛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分娩以后,母牛首先需要顺利存活下来,接着是产奶哺乳下一代(犊牛 )。如果这两项任务能成功执行,母牛则进入重建生殖功能阶段,以接受再次妊娠,繁育另一个下一代。所以,只要不是属于组织结构损伤,产后不排卵期延滞都基本可以追溯到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1. 产后牛不排卵的分类(1) 卵巢静止:卵泡发育受阻,能发见质量差具有囊状结构的类似优势卵泡,也称乏情期。常见于日粮品质差和体膘丢失过多,尤其是产后罹病牛。内在机理是 LH 脉动式释放不足,故致优势卵泡发育受阻而无法排卵。这些卵泡随之发生退化,最终演变成闭锁卵泡。这些卵泡虽不能分泌足够的雌二醇

13、以引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和 LH 峰值,但这种低浓度的卵泡雌二醇却足可以抑制 GnRH 和 LH 脉动式释放,从而阻止了优势卵泡的成熟。还有,丢失大量体脂也会使原先储存于脂肪内的孕酮被释放出来,这进一步增强了对 GnRH 和 LH 释放的负反馈作用。此外,这些卵巢静止患牛的代谢性激素如瘦素(Leptin) 、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亦均分泌不足,这同样会影响到卵泡的正常发育过程。随着产后日数的增多,大多数产后牛在产后 4-8 周左右将会由能量负平衡向正平衡转变。这自然会增加 LH 释放,进而促进囊状卵泡发育超过直径 15 毫米;这些卵泡随后就可分泌大量雌二醇,从

14、而引发 GnRH/LH 峰值,导致排卵发生。(2) 不排卵:有些产后牛的卵泡可发育到排卵前卵泡那样大小( 直径 16-20 毫米),但最终没有排卵而发生退化,这是产后牛不排卵最常见的类型。内在机理是: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系统的解耦性对于产后牛重建卵泡类固醇生成和排卵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泌乳早期的奶牛,其生长激素水平较高,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水平则相对较低。随着采食量增加和能量负平衡改善,胰岛素水平也随之升高,这是缘于丙酸酯增多,肝脏合成葡萄糖量亦增多所致。随着能量负平衡的改善,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将成为重要信号促使产后牛肝脏重建生长激素受体群。肝脏组织生长激素受体 1A 的增加又会再重新整合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轴,引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血浆水平升高,最终使卵泡类固醇生成增加。(3) 卵泡囊肿:卵泡直径超过 18 毫米,有时可能达到 35 毫米,常常为多卵泡囊肿,但无黄体存在。内在机理是:雌二醇对 GnRH/LH 峰值无正反馈作用。西方学者曾证明:用雌二醇引发 LH 峰值后,如不及时给予适量孕酮,将会使多数产后牛发生卵泡囊肿。卵泡囊肿的患牛对雌二醇处理无任何反应,推测其丘脑下部亦无任何应答反应。用雌二醇处理卵泡囊肿患牛,并不会引起发情征状、LH 峰值或排卵,说明丘脑下部雌激素受体活性缺失,给予孕酮将会恢复丘脑下部雌激素受体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