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 录(教案)两个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64300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 录(教案)两个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 录(教案)两个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 录(教案)两个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 录(教案)两个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 录(教案)两个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 录(教案)两个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 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二)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二)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 法。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预习课文,了

2、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二)教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17.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中的父与子。大家齐读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 同学们打开课本 93 页,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约 5 分钟) 二、二、解决生字,整体感知解决生字,整体感知 好,同学们读完课文了,找到刚才老师提问问题的答案了吗?我们交流交流。这是什么什么 样的地震样的地震? (指名回答)(突然、大)问:你是

3、从哪知道的?(、30 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漂亮 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指导学生根据重点词读出感情,如:30 万、4 分钟、欢声笑语、一片废墟等词语。 )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突如其来、伤害巨大。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洛杉矶大地震过 后的照片。 (出示幻灯片出示幻灯片)高高的地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一地 瓦砾;大地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灾难之后的洛杉矶遭到巨大的破坏, 变得如此荒凉,这样的地方就叫做(课件出示“废墟废墟”一词)刚才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课件出示“爆炸爆炸”一词)看到一片又一片的(

4、课件出示“瓦砾瓦砾”一词)这一课还有一个生字,我们要读准它的平舌音。 (课件出示“砸砸”)生字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课件中的生字词语课件中的生字词语。 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就在这样的一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发生 了一件什么事呢了一件什么事呢?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一场大地震,一个男生阿曼达被埋在学校的废墟里,阿曼达 的父亲经过 38 小时的苦苦挖掘,终于成功把儿子从废墟中救了起来。 ) 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怎么 评价这一

5、对父子评价这一对父子?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 。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先走近 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 112 自然段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 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用横线画下来,可以做 上批注。开始吧。(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 ) (约 5 分钟) 同学们看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根据学生回 答出示幻灯) 1、5-9 自然段自然段 刚才有同学说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

6、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出示 课文片段) 。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一些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问:他们是怎么劝的是怎么劝的?(指名回答) 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 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发现?(从父亲简单、重复的回答。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这三句话体会父亲心情。 ) 三句话不同的心情:恳求恳求焦急焦急崩溃、疯狂崩溃、疯狂 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 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请

7、你们读父亲的三句 问话问话。 (我解读情境,学生读父亲的话) 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为什么不离开?(让学生畅 所欲言) 原来是这样。我想问这位父亲,你为什么不对大家说清楚呢为什么不对大家说清楚呢?(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急切 的心情和如山的父爱) 透过父亲这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2、12 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 (课件出示句子)请全班男同学来读读这句。 这句话哪个词语最让你感动哪个词语最让你感动?(挖)为什么? (劳累、坚持) 透过“挖挖”字,你看到了父亲的形象,也体会到了他的内心。是啊,一个“挖”字,包含

8、了 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 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 学生齐读 问:作者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 36 小时呢小时呢? (漫长、坚持) 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 (指名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问: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父爱,承诺)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了不起的父亲。 )36 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

9、亲。女同学,读。 (出示课文片断)全体女生读。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全体男生读。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全班学生齐读。此情此景,让我想起 08 年年 5.12 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 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 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

10、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 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 已进行了 36 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 请你将想写的话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学生在音乐中写话。(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话)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 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

11、子。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了不起的父亲形象,这节课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所写的儿子了不起在哪里? 二、精读课文,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 1323 自然段,你是从哪里看出了儿子阿曼达的了不起呢?用波浪 线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答案。 ) 同学们看完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地方写出了儿子的了不起。 (出示幻灯片)1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 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

12、会和我在一起!”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儿子终于等到了父亲的救援,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但他告诉同学 这些话是是什么状态呢? (我认为在长达 38 个小时的漆黑废墟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和危险。只有 岁的阿曼达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怕,坚持生的希望。 ) 大家想一想,在长达 38 小时漆黑的废墟里,没得吃,没得喝,只有危险和恐惧,如果你 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办? 而此时,阿曼达是怎么想?怎么说的? 透过这感人的情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曼达?(沉着勇敢)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勇敢沉着,着实令人赞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谁来读出阿曼达的沉着勇敢。2. “

13、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当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时,阿曼达脱离了危险吗? 可是他是怎么做的? 这样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阿曼达怎样的品格呢?(勇敢无私) 这样的儿子确实无愧于这三个字(了不起) 指导朗读。 (坚定) 三、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阿曼达虽然只有 7 岁,却能在生死关头表现得如此沉着勇敢,还能做到先人后己,这是 因为什么?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你们看一下,这句话在文中

14、出现了几次?(3 次) 师引读:师引读: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时,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生: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师: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 生: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小结小结: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 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最终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齐读课文的最 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骨肉终于团聚,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团聚,是亲情使他们这样幸福,故事的结局 皆大欢喜。可是,如果挖出来的是儿子的尸体,或者在挖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还能说父亲 是了不起的吗? (父亲因为担忧孩子的生命安全,过于悲痛,以致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 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不管孩子能不能救,不管结局是否圆满,他都是一位称职的父亲, 伟大的父亲,了不起的父亲。 ) 五、作业: 1.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语文小练习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