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64184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理解与宽容讲课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初二年级132班 杨应奎,3.1 理解与宽容,本课主题词:理解 宽容,人不是鱼,怎会理解鱼的忧愁。 鱼不是鸟,怎会理解鸟的快乐。 鸟不是人,怎会理解人的荒唐。 人不是鸟,怎会理解鸟的自由。 鸟不是鱼,怎会理解鱼的深沉。 鱼不是人,怎会理解人的幼稚。 你不是我,怎会理解我。几米的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理解与宽容,运用,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做?,目标层次要求,理解,宽容,什么是理解他人?,为什么要理解他人?,怎样理解他人?,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怎样培养宽容精神?,本节课内容,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2.和谐的人际

2、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有两种情况: (1)小丁和小苏取得了相互间的谅解,还是好同桌; (2)两人争执不下,做不成朋友,矛盾有增无减。,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理解: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小组讨论,1、小敏的妈妈和奶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2、小敏该怎么办?,1、双方都缺乏尊重对方,都以自我为中心,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谁也不让谁。,2、双方都没有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的处境和感受,3、缺乏交流沟通,而是用吵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结局:谁也不让谁

3、,吵架也就不可避免了,结局:双方心存猜忌,没有婆媳之间的和解,结局:双方都拉不脸来沟通,继续吵,1.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是少女还是老妇?,断臂维纳斯,一个 残疾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之间千差万别,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相貌、心智、性格,出生在不同社区、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彼此的心态、习惯、言谈举止、处世方式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思考:,2、为什么同一样东西,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呢?这跟什么因素有关呢?,1、这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二、“理解”进行时,小健参加了校运会400米的比赛,比赛前他每天下午都到

4、田径场训练,结果他取得了第8名,班主任公开表扬了他。但课间却听到有同学这样说:“小健跑步并不厉害,偏要争着去报名。他只不过是想出风头而已。”,(1)如果你是小健,你会怎样做? (2)其他同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尊重别人的个性、意愿和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行为方式。,尊重是理解的前提,学会超越自己的主观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的心情,理解对方的行为,明白对方的需要,以友好的态度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一天上课,老师发现小刚在讲话,于是点名批评了他。小刚认为自己只是在跟同桌讨论问题,觉得很冤枉,于是顶撞老

5、师,老师很生气,罚小刚站到课室后面,小刚更不服气,出口辱骂老师,结果差不多拖去了差不多半节课。,假如你是小刚,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下了第一节课,小红就为钢笔加墨水。突然一不小心,墨水溅到了同桌小辉的袖子上,顿时校服上一片黑。小红吓呆了,连说“对不起!”小辉猛地跳起来,出口就骂:“有没有搞错啊?你装什么心,要这样害我!我不管,你赔我的校服钱” 小红一听也生气,于是教室里冒出一阵火药味!,如果你是小辉,你会怎样做?,如果缺少沟通就容易产生隔阂,互相不了解,就谈不上互相理解。一个善于与别人沟通的人,往往能够很好地理解他人,同时也会被他人所理解,容易与人和谐共处。,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1、尊重是理

6、解的前提,怎样才能理解他人?,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3、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尊重善意沟通是学会理解的重要方法。,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二、尊重、善意与沟通,1、什么是理解?(内涵)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3)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达到理解的途径,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2、学会理解的做法,小结,一、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二、尊重、善意与沟通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7、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3、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第二课时 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培养宽容精神,上节内容回顾: 1.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那么,理解的涵义是什么? 2.学会理解,应该做到哪几点?既然知道了理解,明白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那么我们除了理解,还要学会宽容。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二课时内容的学时!,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美国马克吐温,阅读材料一:负荆请罪在赵国,蘭相如懂谋,廉颇有勇。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

8、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从此,蘭相如和廉颇就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努力保卫赵国 。,有宽容才能共处,阅读材料二: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童年时代好奇心特别强,有一天早晨,他异想天开,要用自己的身体来孵小鸡,结果事与愿违:蛋壳破裂,蛋黄横溢。妈妈并没有责骂他,而是向他讲清了道理。正是小时候妈妈的正确教育使得爱迪生后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有宽容才有创造,阅读材料三:宽恕叛逆者曹操在官渡一战中打败了袁绍,从缴获的袁氏信件中,发现他的手下有一些人曾经写信给袁绍,准备投降。那些忠

9、于曹操的将士知道了这事都非常气愤,纷纷要求曹操惩处那些叛徒。曹操却下令全部烧掉那些信件,并说:“当时袁绍那么强大,我恐怕连性命都难保,官渡一战,胜败如何,连我自己都没有把握,何况大家呢?”见曹操这样做,原来准备投降袁绍的人都大为感激,并更忠于曹操了。,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宽容也不是谨小慎微,一味迎合别人。讲宽容应该有一个边界,有一个底线:不饶恕那些危害社会、包藏祸心的人和事。对这种人和事讲了宽容,真正的宽容就无以存在了。如果把握不好,我们会为这份“宽容”付出沉重的代价。,宽容并不意味着放

10、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1、有宽容才能共处2、有宽容才有创造3.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结论:生活不能没有宽容,看故事,明事理,故事一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设法回国,抢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确保公子纠登位,便在中途谋杀小白,一箭射中小白,但小白并没有死,而是速回齐国,顺利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齐桓公不仅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对他予以信任,并重用,立位“相国”。管仲深为齐桓公的宽容所打动,尽全力辅助齐桓公整顿军队,发展生产,促进外交,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故事(二)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去前沿阵地察看地形

11、,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以后,又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起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放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乎,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证明宽容的重要作用。 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担白,度量恢宏。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才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一、生活需要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 利人利己,才有创造 成就事业,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

12、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于合作。,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大笑,笑天下刻薄之人。,我心宽容,二、培养宽容精神“孔子的评判”,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

13、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 “ 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 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 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

14、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 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 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 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 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 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 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

15、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到换位思考)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 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宽容是良好修养和气质的体现) 颜回

16、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三、解读宽容,提升能力,宽容是一种美德,为宽可以容人,要学会“宽以待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宽容是一种境界。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境界就上升一个层次;学会宽容就是掌握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宽容是相互的,宽容他人的同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宽容使对方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心灵的安宁和满足。善于宽容,利人利己。,三、解读宽容,提升能力,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也是有限度的,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即对坏人、恶事绝不宽容,对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绝不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