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56286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摘要: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规划设计为例,探讨校园规划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提出从儒家礼制思想、大唐文化、传统风水格局、校园文脉五个方面着手,寻求校园规划和地域传统文化之间共同的契合点,从而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个性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法。主题词: 地域传统文化 儒家礼制思想 大唐文化背景 传统风水格局 校园文脉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plan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e discusse how to mold

2、 the region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ampus planning,propose to seek the common conjunction spot between the campus plan and the region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region culture, the confucianist rituals of state though, datang cultural context, traditional geomancy pattern

3、and campus arrangement, thus create the personalized campus plan design method with the region culture characteristic.keywords:the region culture; the confucianist rituals of state though; datang cultural context; traditional geomancy pattern; campus arrangement“学生不仅在课堂中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 ,校园文 化是“校园”的灵

4、魂、精神,体现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精神气质。大学校园文化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惫义。好的校园文化能产生很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广大师生的思想、行为,影响真个校园的文化氛围,影响整个学校的建设。一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是能塑造师生真善美的理想人格的重要基础。学校的育人,一定要充分营造和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目前大多数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忽视了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校园面貌相似,缺少校园应有个性和地方特色。本次规划将校园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塑造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来考虑。1、项目概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部,户县草堂旅游区内。南部紧邻草堂寺风景旅游度假区的环山旅游

5、线,东倚长安区,北接八号路,西临草堂寺,并在西侧与草堂旅游区主次中心和交通联系景观轴连成一线。同时与市区快速干道南二环有较便捷的交通联系,距校本部约 43km,征地面积约 2700 亩。整个基地所处的环境是纯自然的,背山邻水,景色怡人,其中西南方向有最高峰:圭峰,用地形态不规整 。2、规划理念的的形成学校作为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文化的载体,其校园文化的根基在于源远流长的地域传统文化。我们通过寻求地域传统文化与校园规划理论之间共同的文化根源,在新校区中体现地域传统文化。 2.1 源无论是古代的大学,还是现代的大学,其根本目标都是人的培养,因而始终存在着一些最基本的办大学的理念。儒家文化是奠定中华文

6、化核心的思想,承担了国民文化教育的使命,正是儒家思想引领了我国大学的建立与发展。现代大学教育是儒家办学之延续,校园理应成为儒家思想的承载平台。儒家思想的核心为“礼” ,讲究秩序即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内外有分;其思想的空间表现为规整、秩序、对称、序列空间,其形态为院落和轴线。2.2 文脉延续长安自古帝王都,荟萃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建设成就,始于考工记之周王城,盛于古代第一都城唐长安。长安自古以来的城市规划建设深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都城特点是形态规整、方格路网、秩序井然、轴线突出。位于盛唐草堂营之建大新校区在整体空间格局上延续帝都风范,借鉴老北京中轴线构建校园的主轴线,形成富有秩序化的空间,

7、建立校园的理性精神。本校区五十年代所奠定的校园气氛是极具亲和力的,低矮的建筑掩映于树林之中,形成宜人的院落关系。新校应追求宜人的空间尺度,延续老校区的空间格局。草堂寺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 1590 多年),是我国佛教“三论宗” “华严宗”的祖庭,也是佛教在我国翻译经卷时间最久、场地最大的寺庙之一。具有如此深厚底蕴的文化遗迹为新校区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拒绝权利与奢华的望“欲” ,处身山水之间,培养仁智之士,塑造宁静而清新的校园。3、规划布局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从下面五个方面解析我们的规划理念3.1 以礼制思想为基础建立理性的空间轴线西周礼的核心原则,是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这些基本原则,既

8、对受规范对象的日常生活即家族生活进行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也超逸出家族生活范畴之外,在更高的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以及城市建设方面直接发挥作用。 “礼”制存在于国家制度和人民生活中,通过数量、色彩、形式等各方面体“礼” 。明北京城的布局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在城市布局上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8 公里的中轴线,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在校园的布局上借鉴老北京中轴线构建了一条贯穿校园的南北主轴线(图 1) ,从南到北依次排列为院系教学区、核心教学区、信息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核心教学区为东西和南北两条轴线的交汇处,在其中布置主教学楼和四个教学辅楼来加强它的中

9、心地位,起到统领整个校园格局的作用。3.2 大唐文化背景的再现 3.2.1 大唐长安城空间格局的模拟:城坊院落间:唐长安城的总体布局继承了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的传统手法,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以朱雀大街为城市南北中轴线,中轴线两侧用其他道路进一步严格的划分出 108 个里坊,里坊有坊墙,大部分开四个坊门,在里坊内布置展开居民生活的载体院落空间。校园规划模拟了唐长安城“城坊院落间”的空间格局(图 2) ,运用方格直线路网作为规划骨架,在骨架内采用院落空间组织物质空间,即形成了宜人的空间氛围,又在一定程度再现了大唐文化,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3.2.2 大唐长安城空间格局的模拟:方格直线路网的运用

10、唐长安城道路系统形成了严整的方格网,有南北大街 11 条,东西大街 14 跳,均直角相交,以通向城门的几条道路为主要干道。古城西安仍保存了唐长安城方格网的道路格局,在此基础上,校园规划在道路组织中除步行路外,主次干道全部运用方格直线路网(中间贯穿校园东西的主干道在总规中已确定),旨在模拟唐长安城的空间格局。3.3 与传统风水格局的适应基地位于秦岭北麓,用地南北高差约 30 米,在整体上形成南高北低的缓坡,这与中国传统追求北高南低的风水思想相悖。为了与传统风水思想相适应,形成北高南低的风水格局,规划在用地北端形成制高点,并结合功能组织和环境塑造将这个制高点设计 成掩土建筑学生活动中心,它和周边环

11、境也成为了校园南北教学轴线的收头,极大的丰富了校园空间环境。3.4 校园文脉的传承3.4.1 老校区宜人空间氛围的传承目前大多数新校区的规划建设,走入了校园空间尺度和建筑体量过大的误区,校园环境建设非常简陋,校园里除了失尺度的巨型建筑宿舍、教学楼和食堂以外,就是偌大的缺乏吸引力的草坪绿化和广场空间。但它们由于过于追求气势而丧失了校园应有的宜人尺度和校园环境氛围。本校年代所奠定的校园气氛是极具亲和力的。本次规划就是要走出传统新校区规划建设的误区,以再现老校区宜人空间氛围为主要目标。3.4.1.1 人性化的尺度在设计中我们尽量体现以人文精神为中心的规模尺度:院落空间尺度控制在半径 30 米内,几个

12、核心功能区之间的步行可达空间考虑在 200 米以内(5 分钟步行距离)3.4.1.2 宜人的环境为了实现打造校园宜人的空间环境,规划最终选择使用中底层建筑组织整个校园空间(图 3) 。采用层的中低层建筑,建筑高度在05 米之间,未来新校区种植的当地乔木,如:杨树、槐树等在年以内便可以成长为中乔木,510 年以后树木高 度就会远远高于建筑,届时整个校园的建筑将被淹没在校园绿化环境中,这样的校园绿色空间才是我们追求的。3.4.1.3 疏密有致的空间特色中国环境设计的传统手之一就是实现软质环境和硬质实体空间的有机结合。就像传统书法艺术中追求的那样:“古朴大器,虚实相间,疏可跑马,密不透风” ,这是一

13、种规律性的“理”性。校园空间环境遵循:“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思想,既让相对密集的建筑实体空间实现了宜人的空间尺度,又使校园建筑实体广阔的绿化背景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还创造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校园环境。3.4.2 四校合并历史的再现本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始建于 1895 年的北洋大学,1956 年聚结了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苏州工专等著名高校的优势学科在西安合并而成。为了反映校园的发展历程,结合新校区规划设计,在学校教学主楼四围设置四个广场空间,在广场上分别设置松树、樱树、樟树、槐树追思并校历史,并分别将其命名,一定程度上起到重现四校合并历史、传承校园文

14、化的目的(图 4) 。3.4.3 校园建筑特色的传承经过几代建大人的不懈追求和顽强拼搏,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公认的全国著名土建类院校之一。为了达到体现独特校园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目的,新校区的建筑造型在对地域特色和老校区建筑特 点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域传统建筑要素,融合现代建筑语言共同形成。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坡屋顶大挑檐避免了下雨时对外墙的无染,且使造型飘逸新颖。虚实相间的山墙与连廊,与背景山林共同构成刚柔结合错落有致的轮廓线(图 5、图 6) 。4、结语:当前,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打好文化这张牌,使之更好的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相适应?什么是可资利用的地域文化资产?什么是需要保存的文化主体价值?文化主题保留的基本功能有如何?应该选择何种形态的地域文化植入?这些议题需要多方位的讨论和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