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61756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强化 专题五 地壳运动规律,高考导航 高考动向 1考查内容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 2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考查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结合实例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构建知识体系,栏目链接,考向1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2014大纲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

2、,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栏目链接,A,C,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3)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栏目链接,C,第(1)题,图中经线为106E,纬度位于6S7S,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

3、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的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与大陆相比,海岛海拔较低;大陆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种源更丰富;海岛四面环海,水汽充足,多阴雨天,光照不一定比大陆充足;K岛是火山岛,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植被生长。所以本题选C。第(3)题,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判断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本题对区域定位要求较高。本题选择C。,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考向2 地质作用与地貌,(2014北京卷)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1)该河谷( ) 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 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

4、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A,D,第(1)题,图示岩层位于岩层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图示岩层受流水侵蚀向里凹,而岩层平直甚至向外凸出,说明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该处岩层水平没有弯曲,不可能是向斜;该河谷位于断层处,不适宜修建水库。故本题选A。第(2)题,图示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水位下降时(后期),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增大时,河流侵

5、蚀作用增强,尤其是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得河床加宽加深。故本题选D。,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考向3 地质景观图分析,(2014重庆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甲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1)图甲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甲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B,D,(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

6、图,其中能反应图甲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D,第(1)题,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砾石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源头则以侵蚀作用为主;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原理,故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凸岸;入海口流速慢,堆积主要是颗粒细小沉积;所以选B。第(2)题,流水长期侵蚀作用使砾石变圆。石笋是流水堆积;冰斗是冰川移动中对大面积山体刨侵(侵蚀)而成,不会使砾石变圆;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侵蚀,与之类似。第(3)题,观察图甲中粒径分布特征,直径9 cm左右的砾石最多,所以选D。,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考向4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地貌)分析,(2014广东卷)珠江是西江、北江、

7、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 珠江流域示意图。,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珠江“八口入海”即珠江入海前放射分叉出海河道有8条,河道分叉原因有多种自然原因,如降水多,水量大,河水泛滥分叉;地形平坦,水流分散;原河道淤积,河流分叉改道;河口地区海水顶托、流速慢,河流改道;地转偏向力改变流向。,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容易沉积形成沙洲,

8、导致河流分叉;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地转偏向力影响。,栏目链接,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栏目链接,考点1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栏目链接,1地壳物质循环。,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2板块构造理论。,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栏目链接,(续表),(续表),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典型例题,例1 (2014汕头市一模)读以下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C,A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甲丙之间海沟、海岭 C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D甲戊之间褶皱

9、山脉、高原,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读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相对的箭头是消亡边界,背离的箭头是生长边界。甲乙之间是消亡边界,形成的是山脉、岛弧,海沟,A错;甲丙之间是生长边界,形成的是裂谷、海洋,B错;甲丁之间是消亡边界,形成的是海沟、岛弧,C对;甲戊之间是生长边界,形成的是裂谷、海洋,D错。,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名师点拨 1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判断出沉积岩。 2海沟、海岭的成因: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的;海岭是大洋板块张裂地带岩浆喷发在海底冷却凝固形成。,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

10、迁移应用,1(2014揭阳市二模)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代表地质环境,箭头线代表地质过程。有关地质环境和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C,AI变质环境 沉积作用 B熔融环境 重熔再生作用 C变质环境 变质作用 D沉积环境 重熔再生作用,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试题分析:该图示的突破点在于形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所以熔融环境,重熔再生作用,冷却凝固,I沉积环境,形成沉积岩,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变质环境,变质作用,故答案选C。,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考点2 地质作用与地貌,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栏目链接

11、,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2.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其中以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典型例题,例2 (2014清远市高三调研)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2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12、 ) A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B,C,第(1)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B对。第(2)题,读图,图中沉积岩被花岗岩切断,说明先有沉积岩形成,然后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是侵入岩,现在花岗岩露出地表,说明岩层形成后有地壳抬升作用,地势变高,然后受外力侵蚀,使表层岩层被侵蚀掉,花岗岩露出地表,并最终形成“蜂巢”。,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名师点拨区分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 1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的区别。地质构

13、造是指内力作用留下的痕迹,表现为岩层在地下的形态,一般肉眼是不能看见的,要剖开岩层才能看出;地貌形态是在地球表面表现出的各种地形。 2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貌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貌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如背斜与向斜在地貌形态上都会形成山地或谷地。,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迁移应用,2(2014深圳市一模)下图所示地区地貌景观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地壳运动,A,读图可以看到,图示区地表景观先是变得崎岖,沟壑纵横,然后又出现孤山,比较开阔的平地,且有河流流经,所以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A对;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雅丹地貌,周围是沙漠戈壁,而图中晚期有明显的河流,B错;水流沉积作用出现在洼地,把低地填平,故C错;地壳运动的结果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D错。,栏目链接,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