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49388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镇地处*南麓,*河中游,位于*区西北部,距城区 69 公里,全镇辖 41 个行政村和 1 个社区,220 个村民小组,5420 户 22478 人。 “十二五”期间,*镇党委政府结合镇域实际情况,把畜牧产业列入镇域经济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提出了“强村大户、典型示范”的发展战略,这非常符合*镇的实际。就*镇而言,一是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二是范围内牧草资源丰富,三是气候环境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离不开政策的引导

2、和扶持,尤其是对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和新办的文化企业,要给予一定的免税优惠,以加大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资本积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镇畜牧业生产发展现状畜牧业是*镇的传统产业,也是该镇的基础产业。多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强村大户、典型示范”这一发展战略,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重点来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种改良、圈舍改造、养殖科技推广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该镇畜牧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据统计,XX 年 4 月,全镇畜禽存栏量达65993 头(只),其中生猪存栏

3、 8760 头,牛存栏 1546 头,羊存栏 2867 只,家禽存栏 52820 只,各类养殖大户(场)59 户,预计畜牧业半年产值可达 1300 万元,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收入 600 余元。畜牧产业的稳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镇发展畜牧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效益,必须严格质量标准。注重质量标准是绿色食品开发的前提。一要加强环境保护,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二要建立良好的产业基地,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保证。三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种植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都要制定一系列标准,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4、,以此提高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四要严格控制化学投入品的应用。以有机、生物肥料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1、畜牧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一,具有较好的群众养畜基础。畜牧产业是*镇的一项传统产业,农户对从事畜牧养殖的积极性较高,据统计,全镇 5420 户农户中,养殖畜禽的农户高达 4563 户,占农户总数的%,广大养殖户在长期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畜禽养殖经验;第二,草料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

5、之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大片的荒山、二坡地荒芜,为饲草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镇林业部门的统计,全镇共有宜牧草场面积 30000 余亩,这为牛、羊等食草动物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饲料资源;第三,气候适宜。光、热、水、土充足,立体气候明显,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牧草和畜禽的生长繁殖,适合生态养殖的发展。第四,政策机遇好。国家为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奖扶政策,加之连年来市、区党委政府一直把畜牧养殖作为富民产业来抓,为该镇发展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以散养户为主,畜禽养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畜禽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养殖经济效益

6、不明显;第二,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仍沿袭着传统的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落后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传统的、粗放饲养管理及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第三,牧业结构不合理。该镇畜牧业仍以生猪为主,丰富的草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羊、牛等食草动物的养殖规模没能发展上去,经济效益未能凸显。第四,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在打响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导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畜禽及其产品也没能走出*,赢得更大的市场。第五,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缺少专业合作组织,广大养殖户规模小,层次低,市场开拓力差,拿不出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第六,畜禽良种的普及化程度不高。第七,村级动物防疫

7、员队伍不稳定,人员老龄化,待遇报酬低,对动物疫病防控的积极性不高。三、推进*镇畜牧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扩大“两良”覆盖率,一是要提高良种覆盖率。首先要采用高质量的冻精改良奶牛。二是重点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牧草,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提高其在饲料中的比重。其次,要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三是要抓好防疫和环保工作,新建的小区和牧场必须同时考虑环保和防疫。(一)制订一个好的规划。德化县人口 31 万,面积 2232平方公里,该县于 XX 年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外,重点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注重挖掘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陶瓷企业,积极引导

8、企业向上申报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创意基地,培育品牌龙头企业,引导陶瓷企业打造陶瓷文化背景与内涵,成功创建省级陶瓷文化示范基地 3 家,市级陶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3 家;依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陶瓷雕刻技艺等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促进了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该县有陶瓷企业 1100 家,民营陶瓷研究所182 家,XX 年陶瓷产值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成为该县经济支柱。1、科学制订规划,引导全镇畜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优化牧业结构和合理规划区域布局,结合各村实际,坚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业发展路子;加大对大场大户的扶持力度,合理布局养殖小区,引

9、导广大散养户退户入区,逐步淘汰养殖方式落后,集约化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散养农户;继续坚持“强村大户、典型示范”的发展战略,坚持走“培训-示范-推广”的路子,力促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发展“畜-肥-蔬(渔)”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提倡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2、引导农户调整牧业产业结构,在养殖条件优越、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上多下功夫。*镇属典型浅山丘陵地区,气候湿润,饲草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牛、羊等食草动物的养殖,加之牛、羊等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大有上涨的势头,因此,在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同时,突破发展山羊、牛等饲草资源丰富、经济效益明显的养殖项目。3

10、、突出区域优势,做强唱响生态品牌。*镇地处恒河中上游,气候湿润,山青水秀,全镇*平方公里的面积,还是未被厂矿企业污染的处女地,在*镇境内养殖的畜禽,可以说吃的是山野菜,喝的是山泉水,只要严把饲料关,应该可以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有机食品认证,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赢得市场,更可以赢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可依关坪村李诗全生猪二级繁育场为轴心,积极推广 PIC、约克、杜洛克等优良生猪品种;以松林村鑫森生态羊场为轴心,大力推广布尔山羊等优良山羊品种,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镇畜禽良种普及率 100%。5、突出抓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

11、牧业经营模式。优化投资环境,鼓励、扶持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在本镇落户,要在突出抓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前提下,尝试“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牧业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养殖,降低养殖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变一贯的农产品买方市场的惯例,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五)农村耕地使用权流转适应不了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规模化生产经营,需要耕地的相对集中规模经营。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目前耕地使用权还难以有效便捷地流转和集中,给农产品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带来了困难。6、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加大动物防疫工作体系建设力度。畜禽养殖,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做好防疫工作是从事畜禽养殖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在动物防疫及其体系建设工作中加大力度,镇财政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员的科技培训,配备必要的防疫器械,增加防疫员工资报酬,从而调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力争动物防疫工作规范化、程序化。鉴于药妆需求市场的不断增长以及行业自身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我国药妆行业将呈如下发展趋势: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决加大对网吧、图书市场的管理力度,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事业,为乡文化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