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546961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58 分) 1.2010 年 2 月 27 日 14 时 34 分,智利圣地亚哥西南 320 公里的马乌莱海域发生里氏 8.8 级大地震。下面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小 D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3右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

2、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 46 题。 4该地震波应是( )A纵波 B横波 C纵横波 D无法判断 5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 千米处 B17 千米处 C33 千米处 D2900 千米处 6该地可能位于( ) A116E,40N B90E,30N C南极点 D经度 180,纬度 0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只能通过地震波间接测得。据此回答 78 题。 7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8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是( )

3、A下地幔 B内核 C外核 D软流层 9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 A、B、C 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 此回答 1011 题。 10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 2900 千米深度处横波速 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湿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11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

4、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12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 是( )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洋流的运动 13地球圈层结构中的同心圈层在分布上的特点是( ) A在高空各圈层基本是向下平行的 B在地球内部各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 C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是平行的 D在高空各个圈层基本是重叠的 14生物圈主要占有( ) A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C岩石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的上部 D水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5、底部 15地壳的平均厚度是( ) A约为 120 千米 B约为 89 千米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16.目前,用人工爆炸探测地下石油资源的方法( ) A使石油资源汇集 B用人工爆炸产生的地震波,间接了解地表以下的物质性质 C地震波通过古登堡面时速度加快 D仪器先测到横波 17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出现在( ) A海沟附近 B盆地 C平原 D大陆断层 18下列城市中地热资源丰富、利用潜力最大的是( ) A北京、伦敦 B纽约、东京C拉萨、雷克雅未克 D南京、巴黎 19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图中的 A、B、C、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 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

6、震波的地点是( )20某地地下 50 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鱼, 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纵波,上下颠簸 D横波,左右摇晃 读下图,完成 2124 题。2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2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2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2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

7、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25岩石圈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地壳和地幔 D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 26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 B 代表(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2009上海地理)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 种自然现象。回答 2728 题。 27、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 A对流层、电离层 B平流层、电离层 C平流层、中间层 D对流层、中间层 28、下列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

8、气系统示意图是( )29、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图中的 A、B、C、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 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选择题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二、综合题:(42 分) 30读图,回答问题。26 分(1)A 是_层,B 是_层,C 是_,D 是_层。 (2)地壳由图中字母_表示的层次构成,上地幔由图中字母_表示的层次 构成。 (3)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和_。(4)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层次是_层,在图中用字母_表示。图中 A、B、C 组成的圈层叫_。

9、 (5)莫霍界面是字母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界面是字母_表示 的两层之间的界面。31(2007上海地理)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 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16 分(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 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2)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 10 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 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 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波。答答 案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

10、2131415 答案DCDBADCCDDBBABC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答案BACACCBCBBBBAA1、解析: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地震波是弹性波而不是无线电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 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横波传到古登堡面完全 消失,纵波波速有显著减小。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先从震源传播到地面。答案:D 2 2、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 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和地球的

11、外部圈层关系密切。 答案:C 3 3、答案:D 4 46 6解析:4.根据横坐标显示 36km/s 的速度,可知是横波。5.从图上看出,地震 波(横波)的波速在地下 5 km 处突然增加。6.依据陆壳厚度大于洋壳的原理,参照供选各项确 定的实际位置,可知 D 点在太平洋。 答案:4.B 5.A 6.D 7 78 8解析:7.依据波的传播图可得出正确结论。8.横波在古登堡界面消失,说明该 面下部的外核为液态。 答案:7.C 8.C 9 9解析:在地球外部圈层中,有一个圈层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这个圈层是生物圈,所以 A 代表生物圈,那么 B 就是水圈,C 是岩石圈。 答案

12、:D 10101111、DBDB 1212、解析:考查水循环的意义、作用。 答案:B 1313、解析:地球结构中的同心圈层在分布上显著特点是: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 层基本上是向下平行分布的;但在地表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答案:A 1414、解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答案:B 151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一些地理学基本数据、概念的掌握情况。知道大致厚 度,即可排除 A 项和 B 项。岩石圈是岩石构成的圈层,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因此, 岩石圈的平均厚度一定大于地壳的平均厚度。 答案:C 1616、解析:由于

13、地震波在不同状态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人类可利用此特点探测 地下物质,故 B 项正确。 答案:B 1717、解析:因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比海洋地壳厚,所以最薄处一般出现在海沟附近。 答案:A 1818、答案:C 1919、答案:A 2020、解析:地震波中的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在三态中传播,故而地面上 的人能感受到两种波,而空中的鸟、池塘中的鱼只能感到纵波,使之上下颠簸。 答案:C 21212424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 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

14、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答案:21.C 22.B 23.C 24.B 2525、解析:岩石圈和地壳不是同一概念,岩石圈是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两部分。 答案:B 2626、答案:B 27272828解析 (1)平流层和电离层(电离层是高层大气的一部分,距地面 80500 km 处)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上升。对流层和中间层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2)热带风暴是一种气旋(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 力影响,其热带风暴为顺时针辐合上升,故选项 A 正确。 答案 27B 28A 29A 3

15、030解析:该题考查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这首先要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位 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薄厚不一,大陆部分 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地幔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厚度 为 2800 多千米。地核以古登堡界面与地幔分开,厚度 3400 多千米。 答案:(1)硅铝 硅镁 上地幔顶部 软流 (2)A、B C、D、E (3)地壳厚度不均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4)软流 D 岩石圈 (5)B、C F、G 3131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将地球 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 播,因此,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