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18702934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56537254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18702934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18702934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18702934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18702934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18702934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187029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18702934(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次解释 A 按劳取酬原则:按劳取酬原则:要求以劳动为尺度按照 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报酬分配。 B 保障成本: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 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 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 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 D 1. 定额: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 织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具体的 计量形式,对生产(或工作)过程中有 劳动者的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限额。 2. 定员管理定员管理:简称定员。指企事业组织 在用人方面的数量界限,根据企事业工 作目标、规模、实际需要,按精简高效 的原则确定一定人数的过程。 F 复杂人复杂人:即权变人,是一种假设随着人 的

2、发展与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因人、 因事、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出多种多 样的需要;各种需要相互结合,形成了 动机和行为的多样性,掺杂着善与恶的 混合的一种人性理论。 G 1. 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是指按照不同岗位或职 务的特点确定工资标准,并根据员工完 成岗位职责情况支付报酬的工资制度。 2.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指员工 因在生产经营 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 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 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员工暂时或永久 丧失劳动能力时,员工或其遗属能够从 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 3. 工作绩效工作绩效:是指他们那些经过考评的 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 4. 工作评

3、价工作评价: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 一定标准,对职务的性质,强度责任, 复杂性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的程度差 异,综合评估。 H 获得成本获得成本:是组织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 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在招募和 录取员工的过程中招聘、选择、录用和 安置所发生的费用。 J 1. 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制:是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员 工个人的实际贡献为主要依据来决定报 酬的工资制度。 2. 激励激励:是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 动力,提高工作绩效,朝向所期望的目 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3. 技能工资制技能工资制:是指根据不现岗位或职 务对劳动技能的不同要求和员工实际掌 握的劳动

4、技能水平而支付报酬的一种工 资形式。 4. 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制:是由若干个工资部分或 工资单元组合而成的一种工资形式。 5. 经济人经济人:是指理性的经济人,又称 “实利人”或“惟利人” 。它是假设人 的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 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 6. 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就是由专门的就业指导机 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选择职业、 准备就业、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 过程。 K 1. 开发成本开发成本:为提高员工的技能而发生 的费用。 2. 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是绩效考核时为避免主观随意性而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绩效考 核标准必须以职务分析中制定的职务说 明与职务规范为

5、依据,因为那是对员工 所应尽职责的正式要求。 3. 考评标志考评标志:揭示考评要素的关键可辨 特征。 4. 考评方法考评方法:可以概括为印象评判,相 对比较评判,因素分解综合评判,常模 参照评判,效标参照评判等。 5. 考评指标考评指标:员工考评标准的具体形式, 是对员工考评对象特征状态的一种表征 形式。 L 1. 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 程中的安全卫生条件或状况以及保障安 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或在法律、 技术、设备、企业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 采取的措施。 2.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者的录 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劳动权 利与劳动义务关系。这是狭义的

6、劳动关 系,也是劳动立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主要包含以下两 种基本情况:即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 所谓一般劳动关系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 公有制基础上的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组 织的行政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劳动关系; 而劳资关系则是指在中国目前非公有制 经济单位及其它组织与劳动者主体之间 形成的劳动关系。 3.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动 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 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 证。 4.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 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 协议。也叫劳动协议、劳动契约或劳动 合约。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 依

7、据,凡是建立劳动关系都应订立劳动 合同。劳动合同是我国保护劳动者与使 用者双方权利,尤其是劳动者权益的重 要举措。 5. 离职成本离职成本:是组织辞退员工或员工自 动辞职时,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用,包 括至离职时止应付给员工的工资、一次 性离职金、必要的离职人员安置费等。 M 面试:面试:是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 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 表及里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一种方式。P 1. 培训培训:就是向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 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 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由 企业安排的对本企业员工所进行的有计 划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 2. 培训目标培训目标:包括

8、三个方面:增加知识、 熟练技能和善于处世。实际上就是要改 变员工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改变包括三 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 领域。 3. 评价性考评评价性考评:又称总结性考评是一种 全面考核评定员工对象的考评类型。 R 1. 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 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 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 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 2.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资本投资形成的, 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品性和健康等。 3.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 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 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的最 基

9、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 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 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4. 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企业组织为了 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 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 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 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5.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指导和进行的人事管理活动,即在经济 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 培训、报酬等管理开形式对组织内外相 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 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 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6.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 务和环境对组织的

10、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 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 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7. 人性人性:是指人的本性,它是哲学、人 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等许多学 科研究的对象。 S 1.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 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 而遇到的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 得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 2. 社会人社会人:又称“社交人” 。它是假设 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 到鼓舞,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 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 作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影响的一种人性理 论。 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为了

11、保障失业人员在失 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 失业保险的目标是使失去工作的员工在 失业期间获得一定的收人补偿。失业保 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指不自愿失去工作的员 工在失业期间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 5. 使用成本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 中发生的成本。 6. 所谓劳动合同所谓劳动合同: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 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 凭证。 T 同工同酬原则同工同酬原则:要求对从事相同工作的 员工支付同样的的报酬。 W 外部平衡原则外部平衡原则:要求一个组织的工资水 平应与其他同类组织的工资水平大体

12、保 持平衡。 X 1. 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形 式,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 化的测量。也有人把心理测验叫心理测 评。 2. 薪酬薪酬: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它主要以工资(含奖励工资)和福利两种 形式表现出来。 3. 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指组织管理者对员工的 薪酬形式、薪酬结构、薪酬等级、薪酬 标准等内容进行制定和调整。 4. 薪酬制度薪酬制度:也叫工资制度,是指与工 资决定和工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方法。 5. 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运用研究自然科学那样 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在一定物 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的科学。 6. 选拔选拔:就是从大量的申请

13、人中挑选出 最有可能有效胜任工作或组织认为最合 适的人员的过程。 7. 学习学习:是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 的行为改变。 Y 1.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 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员工在达到国家规 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因年 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 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 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 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员工在达到国 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 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3. 因素评分法因素评分法:首先从所有待评价的工 作中确定几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按标

14、准评出一个相应的分数,然后根据待评 工作总分确定相应等级。 4. 员工保障管理员工保障管理:是指与员工有关的一 系列制度如:社会保障管理、劳动安全 卫生管理及作业条件管理等。 5. 员工考评员工考评:是考评者对员工及其所干 工作考查评定的总称(俗称人事考评) Z 1. 招聘招聘:就是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寻找和 确定工作候选人,以充足的质量和数量 来满足企业(或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的 过程。实际中间夹着甄选。 2. 甄选甄选:是招聘的后续工作,也是招聘 的延伸。所谓甄选就是从大量的申请人 中挑选出最有可能有效胜任工作或组织 认为最合适的人员的过程。 3. 职条职条:是指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 及所需

15、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 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4. 职务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 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5. 职务分析职务分析:是一种狭义的工作分析, 它是相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岗位工 作的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 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 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 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 性质与要求的过程。 6. 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务或某 一职位工作职责权限及其任职资格等其 它内容的全面的说明。 7. 职业职业: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 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 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

16、分工 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8. 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 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 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 的过程。没有成功与失败区别,也没有 进步快慢之别。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受各 方面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 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9. 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 计划的各种职业目标进行的知识、能力 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 10. 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它假设人性是善的, 只要能充分发挥人性的优点,就可以把 工作搞好的一种人性理论。 11. 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的具体工作环境,它制约着组织成员的士气、创 造力、乃至组织效率和目标的达成。 12. 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社 会环境,它是组织本身难以控制的因素, 通常以间接的形式影响组织系统。 单选 1. (绩效改进)是考评结果最重要的应用. 2. (晕轮效应)是指考评者在对被考评者 进行评价时,对被考评者的某种要素评 价较高或较低,将导致对其所有的其他 要素也评价较高或较低 3. “好吃懒做、唯利是图“,符合下面哪 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