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6536939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重患者的 评估与护理,胸外科,主要内容,一、危重症定义与病情评估的意义二、病情的评估与护理三、护理人员的素质及设备、设施要求,一、危、重症定义及其病情观察的意义 危重患者:一个或多个器官 功能障碍;病情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的患者。需要进行气道管理、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功能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1.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赢得抢救时机2.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二、病情评估与护理,内容:9大系统、8大 生命体征体温 意识状态 脉搏/心跳 瞳孔 呼吸 尿量 血压 疼痛(SpO2)肢体活动、胃肠功能、 皮肤粘膜、化验检查,病情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法间接观

2、察法,直接观察法,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问诊 视诊,间接观察法,监护仪 治疗仪器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1.2.神经-运动系统的观察,1)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嗜睡 可唤醒,回答问题正确。 意识模糊 觉醒与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思 维迟钝不清晰。 昏睡 强刺激能短暂觉醒,回答问题不正确。 昏迷 浅昏迷 深昏迷 (随意活动、疼痛反应、生理反射、生命体征),深、浅昏迷的临床表现,2)瞳孔,1、正常瞳孔2、异常瞳孔一侧散大一侧缩小双侧散大双侧缩小,正常瞳孔,呈圆形,边缘整齐,两侧对等,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约2-5mm,对光反应灵,异常瞳孔,散大:在自然光线下瞳

3、孔直径 5 mm。 常见于阿托品药物反应、颅内压增高及濒死状态,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 2 mm 。 常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缩小,不等大,常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疝等。 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神志不清,提示脑病变。,3)面部表情:急性病容:慢性病容,病危面容,二尖瓣面容,贫血面容 4)肢体活动 肌力的判断 偏瘫、截瘫、强直、 足下垂,3.呼吸系统的评估,呼吸频率 呼吸方式 呼吸时的声音和气味 皮肤黏膜颜色 肺部听诊 血氧饱和度 心电引导的呼吸监测 血气分析,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

4、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吸气性呼吸困难-气管阻塞、气管异物、喉头水肿 呼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左心衰,支气管哮喘,自发气胸 喉喘鸣: 最危急是气道阻塞,鼾声表示阻塞在咽部,重症脑血管疾病深度昏迷;喉喘鸣音表示阻塞在喉头,常伴声嘶和三凹征,抢救价值大 排除气胸、胸水、心包填塞。,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病情极危重,提示病变广泛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肌麻痹,如:低钾血症,脑干病变。 病人自感憋气,无呼吸急促。重视主诉,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尿毒症呼吸困难,多为肺水肿,尿毒症肺部改变等 贫血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常很低,可致死 休克早期腹痛呼吸困难应

5、考虑坏死性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动脉血气分析,常用血气分析结果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PH 7.357.45 PH 正常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PaO2 80100 mmHg 80 轻度缺氧 60中度(呼吸衰竭) 40重度缺氧PaCO2 3545 mmHg 由肺调节,主要反映呼吸性酸碱情(肺泡通气量、气道通畅程度) SaO2 (%) 9599% HCO3- 2228 mmol 由肾脏调节,主要反映代谢性酸碱情况 BE 3 mmol 反映缓冲碱的变化,与HCO3意义不同,4.循环系统的评估,心率、心律 动脉压(NIBP、IBP) 中心静脉压(CVP) 心输出量(CO) 肺动脉压 肺毛压 外周血管阻力 血管

6、外肺水,1)脉搏/心跳,脉律/心律 、脉率/心率 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 脉搏短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特点三个“不”: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一,2)血压,重视低血压 BP30mmHg 体位影响 部位影响 袖带宽窄影响,严重高血压,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曾被称为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严重高血压,对高

7、血压亚急症患者, 可在24-48小时 将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严重高血压降压原则,治疗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 在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160100mmHg左右,如果可耐受这样的血压水平,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2448h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3)CVP监测的临床意义,1、它反映右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 2、测定CVP对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3、临床上作为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CVP下降循环血量减少:出血、脱水、输血、 输液不足,静脉回流减少CVP升高循

8、环血量过多: 输血输液过多右心功能不全,CVP常用测压途径,1.右颈内静脉 2.锁骨下静脉 3.颈外静脉 4.股静脉 5. PICC,CVP与B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休克早发現早处理,休克-是指由多种强烈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以器官缺血缺氧或组织氧及营养物质利用障碍、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特征,以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重症。,休克的分类,低血容量休克 分布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梗阻性休克。,休克的分类,(一)低血容量休克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外源性和/或内源性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

9、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原因有:创伤性大出血、内脏破裂出血、烧伤、呕吐、腹泻、利尿、大量抽腹水或胸腔积液等原因,使循环容量转移到体外,休克的分类,(二)分布性休克分布性休克的基本机制是由于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功能异常,容量血管扩张,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导致的组织低灌注。主要包括感染性、神经源性、过敏性休克。,休克的分类,(三)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的基本机制为心泵功能衰竭,心排血量下降导致的组织低灌注。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终末期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和严重心律失常等。,休克的分类,(四)梗阻性休克梗阻性休克基本机制为血流的主要通道受阻。如腔静脉的梗阻、肺动脉栓塞、张力性气胸、心瓣膜狭窄和

10、心室流出道的梗阻(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原因都可使心排出量下降。,临床分期诊断标准,早期:代偿性休克阶段,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的临床征象。患者神志清醒,烦躁,恐惧,精神紧张,恶心呕吐,全身皮肤苍白,口唇及甲床微绀,手足湿冷,脉搏增快有力,尿量减少,血压正常或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临床分期诊断标准,中期:失代偿性休克阶段,意识尚清楚,但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或有意识模糊,口干渴,脉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呼吸浅促,皮肤湿冷加重,有花斑,指端青紫,浅静脉萎陷,尿量20ml/h,甚至无尿,血压进行性下降,收缩压60-80mmHg,原有高血压者较基础水平下降2030%,脉压20

11、mmHg。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昏迷状态,收缩压小于60mmHg,重要器官出现灌注不足,生命器官出现功能障碍。,临床分期诊断标准,晚期:不可逆休克阶段,面唇青灰,手足发绀,皮肤花斑且湿冷,脉细弱不清,血压进一步下降,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给予升压药也难以恢复血压,患者昏迷,尿闭,呼吸急促,潮式呼吸,DIC倾向,死亡。,大出血的措施,大出血 立即彻底止血 建立静脉通路 快速补液扩容,5.消化系统的评估,1)留置胃管的观察 2)腹胀、肠蠕动情况 3)呕吐性状:量、颜色、气味、方式(中枢性,反射性)、伴随症状 4)大便性状、次数营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早日肠内营养防反流防误吸防感染!,6.7.泌尿生殖系统的评估,正常 30ml/h;如果 17-25ml/h或24h尿量400ml称为少尿;小于 5ml/h或24h尿量39 及时降温低温 T36 保温处理及环境升温,风险管理 压疮 约束 坠床 管道滑脱 (感染管理)排泄物 应注意观察其性状、量、色、气味、次数 引流管:固定通畅情况、引流液色、性、量,三、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广博知识 严谨工作作风 高度的责任心(慎独) 训练有素的观察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五勤”: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 人文能力 沟通技能,如遇急救时,沉着冷静 有条不稳 全面细致 团结奋战 详细记录时间就是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