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鉴定之重新鉴定法律依据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536755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情鉴定之重新鉴定法律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伤情鉴定之重新鉴定法律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伤情鉴定之重新鉴定法律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情鉴定之重新鉴定法律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情鉴定之重新鉴定法律依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身伤情鉴定之重新鉴定适用法律依据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节 鉴 定第一百四十四条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第一百四十五条 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第一百四十六条 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第一百四十七条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二、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第八章 侦侦 查查 第八节

2、第八节 鉴鉴 定定第二百四十三条 对鉴定意见,侦查人员应当进行审查。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第二百四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提出申请,以及办案部门或者侦查人员对鉴定意见有疑义的,可以将鉴定意见送交其他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提出意见。必要时,询问鉴定人并制作笔录附卷。第二百四十五条 经审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补充鉴定:(一)鉴定内容有明显遗漏的;(二)发现新的有鉴定意义的证物的;(三)对鉴定证物有新的鉴定要求的;(四)鉴定意见不完整,委托事项无法确定的;(五)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

3、经审查,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补充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三日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第二百四十六条 经审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重新鉴定:(一)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的;(二)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三)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或者违反回避规定的;(四)鉴定意见依据明显不足的;(五)检材虚假或者被损坏的;(六)其他应当重新鉴定的情形。重新鉴定,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经审查,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重新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三日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三、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对人身伤情进行鉴定,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鉴定机构二名以上鉴对人身伤情进行鉴定,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鉴定机构二名以上鉴定人负责实施。定人负责实施。伤情鉴定比较疑难,对鉴定意见可能发生争议或者鉴定委托主体有明确要求的,伤情鉴定应当由三名以上主检法医师或者四级以上法医官负责实施。需要聘请其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鉴定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鉴定聘请书,送达被聘请人。第二十一条 对人身伤情鉴定意见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