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536667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进展(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与进展,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概 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障碍,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在发达国家上升45,在发展中国家上升200,糖尿病患病率呈全球性增加,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概 述,中国糖尿病流行情况,15年上升约4-5倍,现有糖尿病患者3千万,发病率约5-6% ,IGT约3-4千万。 其中超过95以上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概 述,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

2、、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一、糖尿病在世界的流行现状,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06年全世界大约有1.8亿人患有糖尿病,2007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长到2.46亿,46%为4059岁劳动力人口,如不进行干预,这一数字到2030年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其中80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几乎半数的糖尿病死亡发生于70岁以下的人,55%的糖尿病死亡发生于妇女。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

3、F)公布的最新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达到惊人的数目2.85亿,不仅中低收入国家人民正受到糖尿病蔓延的冲击,而且工作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要比原来预料的多得多。 糖尿病现在影响着7%的世界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幅增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负担。市面上的多数药物不能解决糖尿病引起的相关问题;虽然它们能对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进行补偿,但不能解决分泌细胞的缺乏(细胞被破坏)、胰高血糖素血症、胃排空、胰岛素敏感细胞酶活化/抑制、生理激素的替代或拮抗治疗及最终导致糖尿病的二级并发症等问题。此外,也需要减少低血糖、体重增加等现有治疗的副作用。,一、糖尿病在世界的流行现状,二、糖尿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

4、,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重、生活水平改善和不良生活方式所致肥胖人群的增加,糖尿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自1980年我国开展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至今,糖尿病患病率已由当时的不足1%增加到目前的10%左右,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在1994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仅有2.5%,而到了2002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为5.5%,再到了2008年的9.7%,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经历了触目惊心的“三级跳”,由2.5%上升到9.7%,只用了短短的十四年时间。,二、糖尿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2010年3月,IDF主席Jean Claude Mbanya教授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通告

5、了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病学情况,宣布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高达达9240万,还有1.482亿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相比印度的5080万糖尿病患者,目前我们国家的患者人数“已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糖尿病流行的中心”。 中国20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已经达15.5% 。 我们必须承认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大幅的提高,并成为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因素,1、膳食结构改变2、农村人口城市化 3、人口老龄化 4、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5、肥胖和超重的人数比例增加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主要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城市化、

6、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所引起。,概 述,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35%,30%,25%,20%,15%,10%,5%,0%,糖尿病肾病,足损害,神经病变,坏疽,失明,蛋白尿,心梗,脑卒中,概 述,临床分型,妊娠期才发现或才被诊断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胰岛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 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内分泌系统疾病 感染、药物或化学物质等,临 床 表 现,metabolic disorder “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complication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胰岛素不足 胰岛

7、素抵抗 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葡萄糖利用降低 、 蛋白质脂肪合成减少、分解旺盛 血糖升高 消瘦、乏力、生长迟缓 大量葡萄糖尿中排出 渗透性利尿 多食、易饥 多尿 渗透压升高 口渴、多饮,治 疗 原 则 ,原则: 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糖尿病现代治疗的 5个要点: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及其相关问题的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Pharmacol Rev. 2012 Apr;64(2):188-237. Epub 2012 Mar 8.,目前,

8、有近1000种药物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对其中约180种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它们中的一些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一些影响病理生理途径,还有一些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作用。此外,还应用了免疫学方法和反义策略。许多药物衍生于生理物质(激素),从而改善它们的动力学和选择性。还有一些药物通过生理或病理生理机制中对新发现的靶标进行筛选而获得。在一些领域,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肠促胰岛素),在另一些领域却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如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还有一些领域不建议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所有科学领域均给出了这些药物对糖尿病影响的结论。对尚未发现药物(配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的潜在靶点也进行了讨论。,2型

9、糖尿病的新药理学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治疗特点,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GLP-1类似物等,糖尿病治疗药物学上的里程碑,磺脲类 1957 相继问世二代、三代磺脲类双胍类 1957 - 糖苷酶抑制剂 1990 噻唑烷二酮类 1997 GLP-1类似物 2006 DPPIV抑制剂 2007,口服降糖药,(年),餐时血糖调节剂 瑞格列奈 (1997), 那格列奈 (2000),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位点,葡萄糖,胰岛素,I,I,I,I,I,I,I,I,G,G,G,G,G,G,G,G,I,G,G,G,脂肪组织,肝脏,胰腺,肌肉,肠,I,G

10、,碳水化合物,胃,-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 岛 素(insulin ),pharmacologic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继发性糖尿病,胰 岛 素(insulin ),adverse reaction,低血糖反应(hypoglycemia reaction) 过敏反应(anaphylactic response) 耐受性(tolerance) 皮下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和皮下脂肪萎缩,胰 岛 素(insulin ),2型糖尿病 胰岛功能尚存,且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效者 发病时非肥胖

11、者可做首选,磺酰脲类(sulfonylurea),clinical application,磺脲类药物的种类,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吡嗪(美吡哒)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美脲(亚莫力、万苏平),低血糖: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尤其是长效作用的氯磺丙脲、格列本脲等其他: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胆汁淤积性黄疸等,adverse reaction,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双胍类(biguanides),clinical application,轻症糖尿病,尤其适宜于肥胖及饮食运动疗法无效者,1型病人和2型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来治

12、疗时,双胍类可与之联合使用,2型糖尿病人经饮食加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然控制不满意时,可加用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biguanides),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尤其是肌肉 降低脂肪和葡萄糖的氧化 减少小肠葡萄糖的吸收 不刺激胰岛素分泌,种类,二甲双胍 苯乙双胍,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包括,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主要是水肿有心衰和肝脏疾病者禁用,2型糖尿病,尤其胰岛素抵抗明显者,clinical application,adverse reaction,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

13、),-glucosidase inhibitor,clinical application,肥胖或非肥胖糖尿病患者均适用 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比空腹血糖更强 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对肝、肾无影响,-glucosidase inhibitor,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格列奈类药物的种类,瑞格列奈(诺和龙) 那格列奈(唐力),大型德国研究证实:瑞格列奈对未使用过口服 降糖药的患者整体血糖控制效果显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0; 24 (Suppl 3): S38-S44.,*p =

14、 0.0001,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5985名患者,*,*,*,瑞格列奈改善早相优于磺脲类,过依,宁光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年:21(3)206-210,瑞格列奈严重低血糖罕见的原因,1.Adapted from DCCT Research Group, 1996 2.Schmitz O, Lund S, Anderson PH, Jonler M, Porksen N. Diabetes Care 2002;25(2):342-6 3. 诺和龙药品说明书 4. W Aldhahi,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4; 89: 45534557,餐前剂量从0.5-4mg 可调节范围广,瑞格列奈随餐服药没有漏餐低血糖,0,Damsbo P, et al., Diabetes Care1999;22:789-794,瑞格列奈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减少低血糖发生,诺和龙药代动力学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