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19452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发改局对照检查材料尊敬的党支部:根据县委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自今年 2 月以来,我和全局干部职工一道,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把强学习、听意见、找问题,立整改结合起来,对照“三严三实” ,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通过自我剖析、交心谈心、干群提点,深入查摆了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对照检查如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 、习总书记列举的“四风”问题25 种表现、中央活动办梳理的 37 条问题以及秦光荣书记指出的 33 种现象进行深

2、刻反思,自己身上都不同程度存在,主要比较突出的有七个方面的问题。(一)学风不正,学用脱节。经常以开会多、工作忙、事务杂为借口,不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宏观经济理论,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多思少,学用结合不紧密,致使工作中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前瞻性不足、敏锐性不强。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忽视了向同志学、向群众学,所学知识理论化多,实践经验少。比如:虽然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了学习,但缺乏对其精神实质的系统理解,没有更好地将上级改革要求与地方工作实际相结合,片面认为县级改革更多是承接,上级怎么安排就怎么做。在线学

3、习方面,往往把电脑一开了事,只听其声,不见其文,仅满足于拿学分,所学知识少,没有将所学理论用于工作实践。在机关工作和下乡、进企业,对工作很少问一个“为什么” ,对来源于基层和一线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学习不多、不深,导致工作走弯路。(二)浮于面上,工作不实。一是存在以文件落实工作。总认为发改局是宏观部门,管大面、管宏观,具体工作有相关部门去干。有时县委、政府安排的工作,在干部职工大会上将主要精神一传达就了事,用贯彻会议精神代替工作安排,致使少数工作落实不到位。比如: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清理工作上,主要是传达中央、省、市关于停止修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主要精神,总认为只要本单位不建设、不超标就

4、没有问题,至于其他单位,发个文件把上级精神传达下去就行,疏于指导和监管,致使少数部门和乡镇执行政策不到位,超标办公用房整改迟缓。二是坐地指挥、 “甩手掌柜” 。主持发改局工作以来,工作上与班子成员交流的多,与股所长和职工交流的少,安排布置工作一二三,不容置疑,很少商量讨论。一些工作直接安排其他副局长或股所长办理,自己随便过问一下就行,具体跟踪不到位。比如:对少数项目的备案、审批,为方便企业和部门,直接安排股所长把关,存在先发文、后签字的现象。在建设项目进度款拨付审核上,有安排股所长代为把关,代为审签的现象。三是重视工作安排,轻视检查督促。少数工作把任务布置下去,只作总体要求、要点提示,没有适时

5、跟进,没有跟踪问效,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致使工作效果不好,质量不高。比如:在经济运行和投资方面,要求相关股室按月与具体职能部门提前对接、主动服务,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但自己亲自收集数据、资料,对接情况少,加之疏于督促,导致这些工作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造成工作被动。(三)调研不够,走马观花。一是蜻蜓点水。深入乡镇、企业和挂钩村走访调研少,对乡镇经济发展情况、企业运营情况和挂钩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不清楚,不够深入实际。比如:有时下乡调研果蔬、畜牧产业,工业企业运营、项目建设等,多数是到公路沿线看亮点、看“盆景” ,随便问问、走走、看看,了解面上的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少。二是调而不研。

6、到农村、乡镇、企业调研,与“一把手”接触的多、与职工交流的少,与干部见面的多、与群众面对面的少,研究工作、调研情况停留在与领导或干部打交道,没有更好地融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对调研的课题停留在表面,没有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对调研中存在问题研究不深、思考不透,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不够。比如:面对去年、今年市场需求萎缩,工业经济下滑的实际,对企业融资、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市场营销等方面研究不深,指导不到位。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片面地追求项目建设速度和投资实物量,对项目储备、实施、监管、验收等工作指导不力。(四)家长作风,方法欠缺。一是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够好。对一些需要集体决策的事项,往往先

7、发言、先建议,末位表态制坚持不好,导致集体议事搞形式、走过场。二是沟通交流不到位。工作中与班子成员沟通交流不足,重工作安排、轻办法研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了解工作、职工思想只对中层干部,与一般职工交流、谈心较少。三是领导艺术有差距。工作中见不得拖拉懒散,得理不饶人,对纪律松弛、工作疲沓的同志缺乏包容和耐心,批评同志不注意场合、不讲究方法,批评简单粗暴,话难听、脸难看、不留情面,让人下不了台,伤了自尊,背上包袱,挫伤了少数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个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五)奉献不足,进取不够。一是奉献精神减化。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纷繁的事务,有时压力较大,一到周末就想躲在家里,怕加班、怕牺牲双

8、休日干工作。对照教书时随时随地辅导学生,在政府办从事文秘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的干劲,现在的奉献精神确实不足。二是进取精神弱化。自参加工作来,先后从事教育教学、人力资源开发、文秘工作、宏观经济管理等工作,由于单位和领导的信任,每个岗位都是骨干,自认为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有满足现状、歇脚松懈的思想,进取精神不足,工作创新不够。三是一线工作精神退化。有时收集数据、了解工作,停留在电话上收集、邮件上传送、办公室分析,坐机关的时间多、下基层的时间少, “一线工作法”运用不到位,没能到一线去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比如:每月的经济运行和投资分析,涉及到农业、工业、财政收入等指标,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多数是

9、向部门收集,导致对一线情况知晓不全面。(六)工作唯上,创新不足。一是工作结合实际不够。开展工作更多的是听领导安排,过多注重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评价,工作结合具体实际不够紧密,工作缺乏整体性、全局性的把握。比如: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方面,更多是想着往前冲,追赶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预判不充分。在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时、在落实工作目标时,往往给部门下硬任务,反映投资等工作情况时,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二是工作按部就班。凡是纳入大考核的工作,就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甚至明确专人负责,想方设法凸亮点、创特色,希望在全县的考核中获得好名次。没有考核的工作,被动应付,提前谋划,前瞻思考,创新推动不

10、足。(六)贪图安逸,惧怕吃苦。一是节俭意识不强。自己刚到发改局工作时,单位已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但总觉得笔记本电脑屏幕小、伤眼睛,键盘小、打字不方便,只有用在出差开会、报项目时才实用,于是单位又配备了台式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办公资源,增加了单位开支。二是吃苦意识不强。降低了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讲享受、图方便、比优越的思想抬头,不愿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意识滋生,缺乏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觉性。比如:下基层调研、开展工作,到省市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存在单位派车,不愿乘坐客车的现象。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自己真诚拥护,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坚决贯彻落实,从自身做起、从小事起步

11、、从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入手,在具体问题上抓了整改,比如:在机关制度建设、扶贫工作、整治“三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党务、政务和办事流程公开不及时;在公务接待中偶尔存在超标准接待;对干部职工管理不够严格;抓工作落实力度不够,调查研究不到位。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是单位有 2 辆公务用车,一辆为丰田汽车 TRADO,车牌为云 XXX,购车时间为 XX 年 11 月,排量为,购车价格为万元;一辆为桑塔纳牌 XXXX,车牌为云 XXXX,购车时间为XX 年 4 月,排量为,购车价格为万元。2 辆公务用车没有超标,没有悬挂特殊车牌。单位出车均实行办公室统一派车制度,个人没有配

12、备专车、没有公车私用的情况。二是办公室 1 处 1 间 18 平方米,我和 1 名驾驶员共用,未超标。三是在县城佳园小区 7 栋 2 单元有住房 1 套,面积平方米,属于自购商品房,价格万元,购房款主要为贷款。四是妻子周晓慧,在 XX 县玉碗镇人民政府任副镇长,没有经商办企业,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利益的情况;儿子罗卿睿,两岁。五是任现职来,我和妻子周晓慧结婚办过喜事,但没有超标准大操大办。六是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 ,一直交由县委组织部管理。七是其他情况:去年 11 月以来,县委、政府明确我主持发改局工作,本人不存在配备秘书、收受红包、插手工程等问题;在“三公经费”开支方面,没有安排公费

13、出国,在公车使用、公务接待方面,始终坚持公事公办,勤俭节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职务消费方面,坚持重大决策、重要开支集体决策,个人没有出国的情况,不存在公款私用,公车私用现象,没有以权谋私;人情消费方面,积极主动执行厉行节约,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不存在用公款做个人人情消费,社会交际、亲情往来产生的人情消费均为自己掏腰包。二、原因分析我 1996 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教育、文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XX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培养和群众的支持,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岗位。长期以来,我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自己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决的、行动是自觉的。反思自己

14、存在问题原因,归究其根源,还是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一)理想信念不坚定。(五)有时说话不够委婉。有完美主义不良倾向,对干部职工要求过急、批评过严;由于性格耿直,会议发言时,说话直截了当,容易挫伤同志。(四)进一步治理“四风”问题,切实改进部门作风。为了规范我分局的工作纪律,狠刹歪风邪气,树立良好的工商人形象,班子研究决定,抽调机关股室负责人组成督查组,对各股室、基层工商所进行不定期的督查,每周至少 1 次。主要督查干部着装是否规范、上下班是否守时、是否违反工作纪律在上班时间串岗聊天、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等。对督查出的问题现场拍照、限期改正。认为工作是务实、学习是务虚,

15、常把工作完成当作第一责任,缺乏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还有差距。加强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精力投入不够,没有与时俱进地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根弦绷得不紧,沉不住气,缺乏定力。看到腐败猖獗、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等问题,受各种消极思潮和社会现象影响时,对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就产生不牢固苗头,在具体工作遇到较大难度时,有困惑、有犹豫,战胜困难的动力不足,理想信念坚守不够,缺少精神之钙。(二)宗旨观念不牢固。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教师、文秘人员、一名副局长,随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产生了优越

16、感和自满情绪。长期在机关工作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听党指挥、做人民公仆”的观念树得不牢,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不多;存在“缓口气”的想法,有“享乐”倾向,考虑个人安逸多了一些,考虑群众疾苦少了一些。久而久之对群众呼声、疾苦了解不够全面,解决困难、处理管理问题也不及时。研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坚持得不彻底。有时认为反映的难点问题,带有一定个性的问题,按个案处理的多,没有很好地针对个性问题,放下身段、沉到基层去。搞规划、定目标、干工作,更多是追求领导,忽视群众感受,为民务实的基础打得不牢。(三)纪律约束不严格。民主集中制贯彻得不够好、执行不力,对一些工作班子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不到位。工作中存在“只要能促进发展,就大胆做” 、 “只要有利于项目争取、实施,就打一次擦边球”做法,未能全面地、准确地执行党的相关规定。社会交往中重义气轻原则,重人情轻政策,遵守纪律看风向、随大流,对一些“小毛病”不以为然,缺乏有力的自我批评和纠正,防微杜渐做得不彻底。(四)党性修养不强。对照“两个务必”的要求,未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良好作风,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方面做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