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14566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说课稿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完全平方公式 ,所选用的教材 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 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 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注意挖掘教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以 问题为载体,探究为主线,有意识地留给学生适度的思维 空间,从不同视角上展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传 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说课对我来说仍是新事物, 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 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2、创设生动、启发性的问题情 景,激发学生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感到“有趣” 、 “有意 思”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 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整式 的加、减、乘、除及平方差公式的基础上,对多项式乘法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因式分解 配方法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一元二次 方程 二次函数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 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 培养,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

3、忆能力 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 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 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 纲要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过程设计上,我努力体现 以儿童发展为基本点。我班幼儿在平时的计算活动中,部 分幼儿在数学方面表现的就比较弱,数字的涵义在他们的 脑中处于含糊状态,更别说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几个数字组 合而成的门牌号了。所以我将“认识门牌,了解门牌数字 所代表的

4、意思和功用”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幼儿了 解了门牌号的意义后,要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认识,这样才 能真正的了解数字的重大意义。所以我将“能根据门牌号 找到相应的房间“作为活动的难点。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多项式乘 法法则、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对“完全平方公式”已 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 基础,但对于“完全平方公式”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 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 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对公式(a+b)

5、2=a2+2ab+b2 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导过程、 结构特点、语言表述(学生自己的语言)、几何解释。 难点确定为: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 含义,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 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 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 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 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 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 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

6、,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和推理能力。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 单的运算。 2.在探索讨论、归结总结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 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 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 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 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对数 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教学方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

7、学习的主 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 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 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 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 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 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 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 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 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 自我建构。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 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定 义

8、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 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 难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 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 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 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 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 系出发,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 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

9、,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 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求知欲望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 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 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 固提高。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 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 的教学必须在学生 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 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 (4)

10、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 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定 义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 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 难点。 说课活动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形式,不论是课 前说课还是课后说课上述内容必须阐述清楚。课前说课还 应说疑点,说明在备课中自己拿不准的疑点,求教于其他 教师。课后说课还应包括“学生学得怎样”的教学效果评 估。以下是为大家收集得初中说课稿数轴 ,欢迎大家阅 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 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

11、, 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下一 环节。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 例的意义,能工巧匠有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 是成正比例。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各有侧重,其中例 1例 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 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 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 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 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12、关于相似比的概念的教学,应向学生讲清:如果两个 三角形相似,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 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或 相似系数),这里,必须注意的是顺序问题和对应问题。例 如:ABCDEF,那么是ABC 与DEF 的相似比,而是 指DEF 与ABC 的相似比,而这两相似比互为倒数。由此 可说明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等于 l 时约特殊 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本课我采用了实践操作法、课件演示法、小组讨论式 教学法等相关的教法。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的 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在互动的 过程中充分地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以 下几个环节。 (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 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 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 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 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 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 到最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