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491929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李广有关的诗句,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燕歌行高适 君不见, 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列传,司马迁,鄂 教 版 九 年 级 语 文 下 册,,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西汉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史记的写作。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促使他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 10表、 8书、30世家、70列传,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对后代史学、文学有深远的影响。鲁迅誉之为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广是汉代抗击匈奴的爱国名将,也是司马迁笔下的一个悲剧英雄人物的形象。李广一生历事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勇力才气知名于时,号称天下无双,然而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终生未有封侯之赏,最后以军行失道获罪,愤而自杀。,李广简介,佯死 睨 暂腾 赎为庶人 呵止 没镞 麾下 讷口 骠骑 数自请行 数奇 愠怒 糒醪 食其 自刭 悛悛,yng n zn sh sh h m z hu n pio shu j yn bi lo y j jng xn xn,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

3、匈奴。 过了四年,李广从卫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李广活着送来!”,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匈奴兵俘获了李广,李广当时受伤生病, 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 李广突然跃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推下匈奴少

4、年,夺下他的弓,鞭马向南奔驰几十里,又遇到他残余的部队,便领着进入关塞。 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取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所以得以逃脱。,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李广镇守右北平 ,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犯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射中了石头,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z,广廉,

5、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他射箭,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 元朔六年,李广又任后将军,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出定襄,抗击匈奴。 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

6、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许多将领符合杀斩敌首的数目的律令,因功封侯,而李广的部队没有功劳。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过两年,李广作郎中令带领四千名骑兵从右北平出发,博望侯张骞带领一万名骑兵和李广一同去,两军路线不同。 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 走了大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 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李广的军士都恐慌,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向敌人疾驰去。,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李敢独自带领几十名骑兵冲去,一直穿过匈奴骑兵的包围圈,抄出敌人的左右两翼才回来,报告李

7、广说:“敌人很容易对付啊!”将士们才安下心来。 广为圜阵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 李广命令士兵结成圆形阵势,所有的人都面向外,匈奴猛烈攻击他们,箭如雨下。 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汉兵死亡过半,汉军的箭将要用完。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李广就命令士兵拉满弓准备着但不发箭,李广亲自用大黄强弩射敌人的裨将,一连射杀几个人,匈奴攻势逐渐减弱。,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到了黄昏时分,将吏士兵都面无人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更加努力整顿军队。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军中(将士)从此佩服他的勇气。 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第

8、二天,再奋力作战,博望侯的军队也来到,匈奴军队就解围而去。 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停止、结束) 汉军疲惫,不能追击。这时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收兵回去。 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按汉朝法律:博望侯行军滞留迟缓未能在约定日期到达,应当处死,(张骞)出钱赎身成为平民。 广军功自如,无赏。 李广功过相当,没有封赏。,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 此后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举出击匈奴,李广多次自己请求出征。 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天子认为李广年老,不允许;过了好久才答应 了他,派他做前将军。这一年,是

9、元狩四年。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李广已经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出塞以后,卫青捉到俘虏知道了单于居住的地方,就亲自率领精兵去追赶,而命令李广合并于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从东路出兵。,shu,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东路稍微绕远,而大军行军途中水草缺少,势必(加速行军)不能驻扎下来。 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因此)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部是前将军,现在大将军竟调开我走东路,再说我从年轻时起就和匈奴作战,今天才得到一个机

10、会和单于直接对敌,我愿居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大将军卫青也是密受武帝的告诫,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派他与单于对敌,怕不会获得想要的胜利。,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而这时公孙敖刚失掉侯位,作为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同对付单于,所以调开前将军李广。 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李广当时知道这个情况,亲自向大将军表示坚决不接受徙并的命令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 大将军不听,派长史下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急速(带领部

11、队)按照文书所说的到军部去(报到)。”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李广没有告别大将军就出发,他十分恼怒地到军部,带领士卒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从东路进军。,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军中没有向导,迷失了道路,后于与大将军会师的时间。 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大将军和单于接战,单于逃跑,没能得到战功而回。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大军南归横渡沙漠,遇到前将军和右将军。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李广见过大将军,回到军中。大将军派长史拿干粮和酒送给李广,趁机问李广、赵食其二人迷路的情况。 青欲上书

12、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卫青打算上书给天子详细汇报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催李广的幕府听审受责。,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李广说:“众位校尉没有罪,是我自己迷路,现在我自己去接受讯问。” 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李广从年轻到现在,和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多仗,现在有幸跟从大将军出征和单于接战,可是大将军调我部走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李广已六

13、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之吏的侮辱。” 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于是就拔刀自刎。李广的军士、大夫等全军都哭了。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百姓听说李广死了,(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他的,无论年老的或年轻的都为他流泪。,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啊。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我见到李将军,诚诚恳恳像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到了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

14、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或许他那忠实诚恳的心肠已被士大夫所信赖吧?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树下却自然踩出小路来。”这话虽然短小,却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思考:本文记叙了李广的哪几件事,1、雁门出击战 2、驻扎右北平3、射虎中石4、将兵之道5、定襄之战6、右北平之战7、失道之战,思考:李广领兵打仗有什么特点?,1、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2、面对强敌,临危不惧,以大智大勇跟敌人对抗到底。3、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老当益壮,主动请战。,李广的英雄形象,一、智勇双全、勇敢机智、胆识过人、精于骑射、武艺超群。

15、 二、身先士卒、体恤下属、治军简易、宽缓不苛。三、终身不遇,白首未封,却依然转战疆场为国尽忠。,艺术特点,一、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形象。1、概括叙述2、侧面描述3、正面刻画4、细节描写二、组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对李广的悲剧,历来有“李广数奇”之说,即认为这是他命中注定的。也 有人说:“广之死,(卫)青杀之也。”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请谈谈你的看法。,讨 论,记叙了李广善于骑射、奋勇对敌、廉洁爱兵等特点,颂扬了李广的为人,讴歌了他的军事才干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胆魄,记叙了他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迫自杀的坎坷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其不幸结局的同情。,请结合司马迁的生平和李广的遭遇,就“人才和环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布置作业,文言基础知识归纳,通假字 重点词语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一、通假字,(1)广家世世受射 受:同“授”,传授,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2)诸将多中首虏率 率:同“律”,指军令。 (3)广为圜阵外向 圜:通“圆”,圆形。 (4)胡虏益解 解:通“懈”,这里指进攻的势头有所减弱。 (5)汉军罢,弗能追 罢:通“疲”,疲惫。 (6)军亡导,或失道 亡:通“无”,没有;或:通“惑”,迷失。 (7)南绝幕 幕:通“漠”,沙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