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49190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构 建 三 渠 道 浇 开 文 明 花周口市第三初级中学青少年是“祖国的花蕾” 、新世纪的接班人。面对社会上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训练为切入点,确立了“以德治校、五育并举、特色育人”的办学思路,通过三种特色的课堂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近几年来,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也相继命名为“周口市文明单位” 、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及“道德规范进万家”市试点单位等。 我们的做法是:一、强化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第一课堂渠道,充分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我校在充分利用政治课教

2、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它学科进行德育的作用,切实做到了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多年来,我们对每一学科、每一位教师都提出德育渗透的具体要求,并将德育方式、方法与效果作为教师的优质课、教案、教学能力等评比的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各教研组也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德育渗透形式。如语文教研组通过“词句挖掘法” (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用风格独特的语言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比如教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重点抓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句,让学生读懂宁死不屈、笑赴刑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创造情境法” 、 “分析人物法”等。英语教研组通过“体验法”

3、 、 “活动法” 、 “引申法”等。政史地组通过“对比法” 、 “分析法”等。理化生教研组通过“激励法” 、 “模拟法” 、 “访谈法”等。体音美教研组通过“陶冶法” 、 “作品分析法” 、 “创作法”等。这些有效措施确保了德育在学科教学主渠道中的有效落实,杜绝了把学科教学看成单纯的知识灌输,造2成课堂上教育与教学两张皮的错误做法。从而使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二、拓展以活动教育为特色的第二课堂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校坚持“两个结合” (即德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 ,遵循“小” 、 “近” 、 “实”

4、 、 “活”四字方针,注重“分层教育” ,并使德育活动序列化、经常化、制度化。用引导代替管制,在校内通过活动、情境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1、坚持“月月有主题,主题活动化;一周一仪式,周周有;一期两总结,每周回头看” 。即:每月为突出德育主题内容,使主题内容活动化,相继开展了“十要十不要” 、 “流动红旗赛” 、 “八好八奖” 、 “两争两创”及“三好三赞” (在家做个好孩子,让家长赞赏我;在校做个好学生,让学校赞扬我;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让社会赞美我)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文明行为。通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及国旗下的讲话,有目的有

5、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和主题团队会,结合重大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教处通过“每周回头看”活动查不足、树典型,并充分利用板报、校广播站、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学生” ;每期期中、期末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表彰总结,并把评定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2、依据学科特点,成立兴趣小组,增强学科德育渗透的延伸性和实效性。例如:语文组开展课文剧汇演、 “我的座右铭”征集和 “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读书演讲活动以

6、及“真、善、美、假、恶、丑”作文竞赛等;政史地组开展了“我的祖国中国行政区域图描绘赛”以及“民族英雄事迹收集展”等活动;体音美组围绕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了书法、绘画、校园歌曲演唱赛及手抄报展等活动,使学生在抒发自己爱国、爱校情感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在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时,尊重差异性,突出针对性,实行分层次教育和引导。3我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同一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实行分层次教育和引导。并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实行分层评价(校、班、组三级评定)和多样性评价(“八好八奖”等) ,以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增强了“五自”观念,而且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可喜局面

7、。(二)用体验代替灌输,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1、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孝敬。寒假开展了“献孝心”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为父母洗一次脚” , “替父母做一次家务”等。让学生从点滴细微处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无私。如有的学生在“孝心本”中曾这样写道:“打一盆热水轻轻抚摸着妈妈粗糙的双脚,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爱你们,你们太辛苦了! ”。学生家长也纷纷反映,通过这类活动,孩子们变懂事了,能够体贴和理解家长了,有的孩子还改掉了乱花零钱的坏习惯。这样,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互敬互爱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2、在暑

8、假里,我们又相继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如感知“真、善、美、假、恶、丑”为主题的活动;以敬重老人为主题的社会慰问演出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日记评选活动;告别“三室一厅”签字活动;以“争做城市美容师”为内容的弯腰活动, “小黄帽”活动;“节约水电,保护能源”电厂参观活动;“废旧电池”收集活动;“九.一八”与航天精神材料收集活动;“三好三赞”活动以及“崇尚科学,拒绝邪教”宣传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假日生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三、创设以校园文化为标志的隐形课堂渠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独特的德育作用,让道德阳光洒满校园(一)用文

9、明言行引导人“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 。的确,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塑造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校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周口三中教师文明用语 100 条和教师忌语 100 条 、周口三中爱岗敬业十不准、十做到以及周口三中教师职业道德实施细则等,4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督察组,级段长为组长的警示组,以及由学生会组成的综合评定组。平时教师用文明的言行、高尚的情操、勤奋创新的敬业精神,时时处处感化影响学生,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其人格魅力也融入学生的血脉,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形成师生互敬互信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二)用“爱心行动”感

10、化人为了感化心理上、思想上有问题的学生,帮助学习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展开了“爱心行动” ,设立了“爱心支助服务站” 。当学生学习退步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当学生进步时,老师一个赞许的示意;当学生迷茫时,老师一次次的开导点拨;当学生有过失时,老师一次的宽容;当学生颓废沮丧时,老师一次次的沟通;当学生的桌凳需要修理时,老师拿出了钉子和锤子;当学生的自行车没气时,老师拿起了气筒;当学生生活困难时,师生伸出了友谊之手捐款捐物;当学生生病时,老师又出现在病床前。 “爱心支助服务站”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次行为关怀,在感染学生的同时,又点亮 一盏盏心灵之灯。(三)用格言警句激励人

11、我校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着力构建校园文化“长廊”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牌、黑板报、广播、电教设备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室内悬挂伟人画像、名言警句(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等) ,室外悬挂警示语(如“忠心报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给父母,关心送他人,信心留自己”等等) ,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既受到教育和启迪,又约束自己的行为。(四)用优美环境陶冶人校园也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无声的“教授” 。多年来,我校加强校园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和育人导向。如醒目新颖的宣传栏,展示着学校辉煌的成就,时时激发师生创业爱校、勤学守纪的热情。洁净优美、三区

12、分明,绿树成茵、花草飘香的校园建设,无不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启迪与熏陶。这样,我校的德育形成了以政治课教学及各科德育渗透为中心的第一课堂、以活动教育为特色的第二课堂、以校园文化为标志的隐性课堂,三种特色的课堂教育渠道,浇开了 我校文明之花。目前,在教师中间形成了遵纪守法、敬业爱岗、举止5文明的良好风尚;在学生中间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勤学守纪、尊敬师长已蔚然成风。昔日的出言不逊、高声喧哗、追逐打闹、乱扔果皮纸屑现象已消声匿迹。如今“你好” 、 “谢谢” 、 “再见” 、 “对不起” 、 “没关系”等文明话语充满校园。并且,拾金不昧(如李明亮同学主动把拾到的一万元存折上交学校) 、助人为乐(如马军同

13、学在回家路上主动把一位重伤摩托车司机送到医院) 、见义勇为(如钟鑫同学不顾自身安危勇擒偷车贼)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德育三渠道的构建,不仅给我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特长的发展,如在爱国主义读书演讲比赛中苗瑞清同学荣获区特等奖;连续四年囊括周口市冬季长跑比赛团体及男、女单项冠军;连续两年蝉联周口市晨光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市“规范化管理先进学校” 、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市“文明单位” 、 “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市试点单位、市“绿色学校”以及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反思与探索,使文明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