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90446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1,辅导员职业发展与核心素质提升,杨建义 博士 ,No.2,一、辅导员职业定位与发展路向,辅导员职业定位 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党政干部的重要来源;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No.3,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路向 职业生涯发展是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准备、正在以及持续进行选择的终生过程。职业生涯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衰退”几个阶段 职业发展: 专业教师 管理干部 学生教育管理专家心理咨询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政工师 学生事务专家 人力资源师 职业中断或变更,No.4,二、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瓶颈,No.

2、5,站在职业的节点,未成年人的“职业生涯克隆”(the career clone) “2030”人群的“职业生涯游牧”(the career nomads) “4050”群体的“职业生涯浅滩”(the career shoa1),No.6,(一)职业倦怠,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 情感衰竭。工作热情丧失,个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个性冷漠自闭。 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消极地评价自己,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No.7,朱瑞芬

3、,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辅导员:“这么多年来,我从没感觉到累,因为总是与学生们在一起,跟学生聊天是一种享受。” “我喜欢带学生,带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驻足回眺,感到自己有很大的满足感。”,No.8,辅导员工作体验,(1)学生多:用智慧破解“1200”的难题 (2)事务多:在小事、杂事中体现自身价值 (3)责任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成长 (4)让人满意不容易,No.9,(二)职业高原,职业生涯高原是指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是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核心问题,也是组织管理工作很难对付的挑战。职业生涯高原的后果是“晋升渠道受阻、士气较低、绩效降低、客户关系弄僵、缺勤率上” 。,No.10,辅

4、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一)现状:发展显著 队伍数量增加 结构更加合理 选聘标准更加严格 工作职责更加清晰 管理考核更加科学 队伍培训更加规范 政策措施更加完善 工作研究更加深入,No.11,福建省辅导员队伍结构(2005),No.12,职业倦怠和职业高原形成的原因 辅导员职责落实不够; 培训学习机会比较少; 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职业认同感比较低。,No.13,三、突破辅导员的职业高原,职业是机体 职业是旅途 职业是性格 职业是学习,No.14,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职业使命、自我效能、动机、人格特质等 ; (2)能力素质因素:职业胜任力、专业知识、技能等; (3)技巧策略

5、因素:职业规划、目标设置等; (4)组织和社会因素:种族、组织性质规模绩效、社会资源等。 以上四个层次,相比较而言,组织和社会层因素属于个体职业成功的外生变量,而其他因素是内生变量。,No.15,1、搭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职位平台,实行职业准入和从业资格考试,规范从业人员资质; 促进辅导员职业分类,设立专业系列职务岗位; 组建辅导员协会,制定严格的职业规范。,No.16,2、建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培训平台,构建专业化培训体系; 建立专业化培训基地 ; 明确专业化培训内容 ; 加强专业化培训考核 。,No.17,2004年10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6、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1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2006年4月,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2006年7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教育部令第24号); 2007年9月,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挂牌,并召开建设工作会议; 2008年2月,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2008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辅导员分会成立。 2007年始辅导员骨干科研支持项目立项,No.18,3、发展辅导员的职业韧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韧性不仅意味者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而且意味着个体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

7、拔,不断获得成长和新生。 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性,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具有的反弹能力。 职业韧性是指个体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各种工作压力和逆境时作出自我调整和适应的方式,从逆境中恢复并反弹的能力。具有职业韧性的人在恢复过程中会达到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变得富有经验,获得更多的知识。,No.19,发展辅导员职业韧性的关键在于 核心素质的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政治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 心理素养 科学精神 职业素养,No.20,核心素质:职业胜任力,(一)爱和智慧融汇而成的亲和力 (二)组织和个人运作形成的组织能力 (三)独特语言

8、魅力的感染力 (四)工作实践打造的科研空间,No.21,(一)爱和智慧融汇而成的亲和力,No.22,高校辅导员离大学生有多远?(福建日报07-11-30) 采访中有不少同学反映,如今高校一些辅导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对学生态度时常是居高临下,易让学生反感、疏远。 “感觉辅导员离我们很远。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跟我们沟通,我进校那么长时间,很少见过辅导员,只在我犯错时才会被叫去” “我们的辅导员很年轻,原来还以为我们的心相通呢。后来发现,她教训起人来太过分了,还特别喜欢长篇大论,亲切感一下子就没了。” “我们的辅导员,平常基本对我们放任不管,等出了问题再来训我们。” “当他们还处于自身价值的迷茫之中时,哪

9、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与同学沟通交流;当他们处于繁琐的事务中时,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处理学生的大事小情?”,No.23,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表率;多一点空间,多一点信任;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温暖。很多同学认为,如果辅导员能够真诚而平等地关心学生,不仅会让彼此关系和谐,而且感觉很温馨。 “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但是请假太麻烦,所以我就坚持去上课。上课的时候,我很难受,一直趴在桌子上。那天正好我们辅导员来班级听课,第一节下课后,辅导员走过来问我是不是生病了,叫了个同学陪我去看病。那时候我觉得辅导员挺关心我的,心里挺感动的,而且有种亲情的温暖。”,No.24,辅导员亲和力需要智慧 辅导员在

10、工作中与学生之间形成两个层面的关系,一是人际关系,二是角色关系。前者是以社会成员的身份所建立的关系体系,后者则是在特定的社会角色辅导员履职中建立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和特定人际关系,辅导员和学生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No.25,辅导员在角色关系中却有着不可否认的强势特征: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性、政策性角色结构赋予的权力,使每个辅导员都有外在的权威,决定了辅导员操业的合法性和伦理的正当性;一是基于个人的素养与表现在学生中获得认同的威信,不是每个辅导员都能得到的,但却是辅导员完成角色任务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外在权威不以内在权威为支柱

11、,对学生就缺乏足够的影响力量;内在权威若游离于外在权威之外,往往也难以产生真正的教育效应。 这就决定了亲和力在工作中的前提性地位。否则,极易形成紧张型师生关系、冷漠型师生关系或庸俗型师生关系。,No.26,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政治生活是主导,学习生活是主体,职业生活、日常生活是基础,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是保证,虚拟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补充和延伸。 丰富教育的生活话语:“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可领会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No.27,(二)组织和个人运作形成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通过辅导员

12、使用组织的价值资源、制度资源和组织资源,通过动员、沟通、协调、转变等功能,吸引和凝聚大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以达到教育培育目标或一定共同愿景的能力。 辅导员主要组织能力: (1)驾驭传统大学生组织的能力。如班级、党团组织(参见“试论辅导员的组织能力及其培育”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2)指导新型大学生组织能力。如社区组织、新兴社团、网络虚拟群体(参见“对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5(11)前者似乎是“规定动作”,反映了辅导员的基本功;后者仿佛是“自选动作”,反映出辅导员的创新理念和能力。,No.28,(三)独特语言魅力的感染力语言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教育的存在和

13、展现方式”,“没有语言,教育便不可能,这是教育存在的事实,因为教育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在交流中完成的。”“语言是教育存在的根本方式。语言是多姿的,反映了生活的色彩。辅导员的工作语言反映了辅导员的社会角色要求,具有明显的角色特征,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如文件政策性语言 、规章制度性语言 、生活交往性语言 。,No.29,“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语言体系和语境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转变。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需。当前,由于辅导员语言的标签化明显和发展性不足,只能使教育语言仅仅停留在“个人叙述”上,难以成为教育的

14、“主导叙述”,由此形成了一个断裂的语言交流。这种“破碎的语言金字塔”导致教育信息传输的断裂,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和价值的碎片化,无法“一统”学生多样的分歧。辅导员应有的话语权出现了暂时的旁落,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一个话语变化引发的暂时性困境,要求辅导员的教育话语体系和教育语境实现相应的转换,形成新的语言叙述模式。,No.30,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 从材料转述为主转向理解阐述为主 从集体对象为主转向对象细分为主 从价值描述为主转向生活叙事为主 从规范约束为主转向发展鼓励为主,No.31,(四)工作实践打造的科研空间辅导员工作研究现状:辅导员对学科理论和工作实践研究的情况不容乐观,整体热情

15、和主动研究不高,创新不足。,No.32,辅导员工作研究的制约因素:首先是认识的误区。部分辅导员只是把学生工作作为职业的一个阶段,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是辅导员知识结构的制约。在一些辅导员知识结构中,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论知识依然单薄,尽管有时感到自己很需要对工作进行总结和研究,但却无从做起。第三,工作定位的偏离。一些辅导员过分使用和依赖行政权力来处理学生工作,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思考和研究缺乏思考。第四,研究资料缺乏,成果难以体现。在图书资料方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料在图书馆和资料室中存量极少,只有寥寥无几的期刊尚可让辅导员有了解外面的“窗口”。,No.33,辅导

16、员科研的切入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熟悉 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想法,拥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原理在学生教育的实践中进行运用、检验和发 展的机会,这是专职研究人员所缺乏的,也是为他们研究成果提供实践依据所必需的舞台,这是辅导 员的优势和开展研究的介入点。,No.34,一点体会: (1)着眼于思考实践中的问题 (2)善于从小问题入手 (3)积累一定的学科知识 (4)着力于题目的新颖与科学 (5)表现自己论述语言的个性 (6)重视论文格式的规范性 (7)投稿对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No.35,推荐阅读,冷浩然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情景模拟训练M.中国福利出版社,200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万方博士论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