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490217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技巧 1. 选择题的做法 (1)选择题的构成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型上看大多以 “组题” 的形式出现 , 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 , 最多可达到 5 个试 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 立意、情 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 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 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试题后 , 认真阅读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 再看题肢的设问 ,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 ,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 , 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找关

2、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 如 “范围关键词” :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 措施 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 :表明、说明 “ 、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不得已 , 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 可 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 , 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

3、用 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 如果能排除两个 ,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 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 50% 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 , 得分的机遇率仍有 2596, 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 , 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 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 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 (1)非选择题的构成 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 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2)具体做法

4、 认真读题 , 弄清题意 , 明确中心及分论点 , 确定论据在读题时 , 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 , 必须明确 , 答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 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 , 只有围绕中 心答题 , 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 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 包括政策 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这是解题的钥匙。 归类对号 , 落实课、节、框 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 , 然后胸有成竹 , 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

5、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 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先归纳题目观点 , 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步 :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 , 即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 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 , 理论联系实际 , 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这一寸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 次而定。要遵循由远及近 , 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层层剖析。 第四步: 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 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 , 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 , 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等。 第五步: 用事实证明(包

6、括史实、事实、数据等等)。答题不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据。新教材特别注重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 。 “事实证明” 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第六步 : 反面论证。在正面论述之后 , 一般还应联系反面观点 , 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 , 以加深对正面的理解。这一步通常用“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来展开。 第七步 : 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处可以看到在阐述了一个观点后对青年学生(我们) 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态既要联系实际 ,又要扣紧题意 , 不要空喊口号。 答案规范化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

7、面用语 , 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教材书面用语 , 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 , 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指导 总体概述 成绩的取得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抓书本知识,二抓解题策略即应试能力。 1、是细心审题: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2、是规范答题: 格式规范: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错就可能全盘皆输,如评论式的问答题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较式问答题要先答比较项再展开具体内容。 语言规范:也就是语言表达要用学科语言,我们应尽可

8、能用书本语言去答题。要点表述规范:一是强调答案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点而丢了得分点;二是表述必须条理化,不能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3、是迁移知识: 这种迁移能力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看到一个题目往往不联系书本知识,不知道用书本语言来表达,结果造成不能得分。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迁移: (1)、做选择题时,不少题目在确定选项时很难判断,但如果结合书本知识的相关内容就很容易判断; (2)、做材料题时,有的材料很难理解,只要联系书本相关知识就会迎刃而解,看到问题中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就必须回归书本找答案。 (3)、做问答题时,这点更重要,遇到比较灵活的题目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做这类题目时

9、,要求学生先必须学会解剖题目,理解题意,不能云里雾里,然后在脑子中过滤这段时期的有关内容,从中挑出题目需要的内容组合答案,如果能养成习惯的话,解答这样的问答题就很简单了。 4、是掌握技巧: (1)、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讲选择题时一般至少用两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发散思维。 (2)、抓住一般规律,切忌满天撒网。例如,比较改革运动一般都是要从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找比较项,同时注意抓住参照项来思考。 (3)、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如材料式选择题,所选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确的反映材料原则。程度式选择题就要学会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 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题,方

10、法很多,但至少要养成一个习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抓有效信息,并且将找到的信息予以标注,然后再组织答案。 分例解说 一、关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类型简介 根据近几年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常考题型,选择题的题型主要分七类: 1.排列选择题(组合选择题) 近几年排列选择题的排列一般分三种:(1)按某一类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2)按历史地理知识的排列。(3)按因果关系顺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青苗法 募役法 将兵法 市易法 (2004 年江苏高考题) A. B. C. D. 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这类选

11、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1)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 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 例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 年广东高考题)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动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3.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

12、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 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这种题型的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 “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注重于历史结论。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2004 年广东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4.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中引用的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另一类

13、是图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 例如: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2004 年广东)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5.否定型选择题 否定型选择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题干中往往用“不正确”、“错误”等否定式的词语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4、(2004 年广东高考题)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增长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 D.美国的独立鼓舞人民的斗志 6.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在题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几个相同点及不同点,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没有叙述过的新的结论,要求应试者通过比较后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2004 江苏高考题)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7.填空式选择题(单纯识记题) 填空型选择题,其

15、特点是题干表述不完整,用选项补充完整,其实是填空题的变形。这类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否准确。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 年广东高考题)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 一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二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关键。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仔

16、细阅读题干和选项,领会题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第二,妙用解题技巧。 三、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 (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 (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 (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由于强调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试题中要求学生回答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即回答“是什么?”的相对减少,而要求学生分析历 史事件、现象产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条件等),即回答“为什么?”以及“如何评价?”(含性质、特征、作用、影响等)的试题则大量增加,这种命题特点不 仅体现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上,还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上。 二、关于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