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201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89844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祝福(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祝福(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祝福(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祝福(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祝福(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2014)(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欣赏初步:,人物,环境,情节,(人物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人物活动的过程),主题,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看法,阅读中心,阅读归宿,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人物活动的社会风气、习俗、时代特征等,1、渲染气氛,2、反映人物性格特征,3、反映人物内心感受,4、推动情节发展,5、反映主题,暗示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作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性格特征,心理活动,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展示人物命运,再现人物性格,突出小说主题,祝 福,一个发生在苦难岁月的故事,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

2、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18811936),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18岁以前,先后在本宅家塾和三味书屋读书,1893年离家到南京求学,1902年赴日本留学 ,1909年回国 。鲁迅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他在自题小像一诗中表达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正是这种情感驱使 ,鲁迅为了中国的维新而去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回国后奋身投入了辛亥革命的宣传活动,甘当新文化运动的一名小卒,20年代后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大声呐喊。,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创作出我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 ,继

3、而写出孔乙己、药等,共十四篇小说编成呐喊;接着创作出祝福等十一篇小说,编成彷徨。鲁迅创作小说,“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国现当代作家及重要作品介绍,写呐喊就是要唤醒麻木的国民,解放思想,让大家警醒:中国必须有所变化了!,呐喊的批判如匕首刺破夜空,彷徨是在夜路上的无奈,焦灼,彷徨,虽也抗争,却终归无奈。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呐喊与彷徨,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写作背景,鲁迅曾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

4、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是一个怎样苦难的故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情节 内容,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 祥林嫂凄然死去(3-33) 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祥林嫂被迫改嫁(54-65) 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2),倒叙,顺序,倒 叙 手 法 的 作 用,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

5、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文章的主题。,祥林嫂形象分析,(祥林嫂悲惨遭遇),外逃帮佣,初到鲁镇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 祝福之夜,凄然死去,情节,16,祥林嫂悲惨遭遇,模样周正 健壮耐劳,被迫改嫁 强烈反抗,家破人亡 走投无路,失魂落魄 沦为乞丐,活不能 死不敢,惨死雪地 横遭辱骂,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有何变化?,第一次肖像描写,人生不幸,一身重孝,生活艰辛, 善良安分,容易满足。,第二次肖像描写,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生活艰辛, 形容枯槁,

6、目光呆滞。,第三次肖像描写,衰老沧桑,信念彻底坍塌,精神完全麻木。,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讲阿毛故事 捐 门 槛 不让祝福 行 乞 问有无灵魂,顺着眼,安分,顺着眼, 眼角带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直着眼,分外有神,失神、窈陷,眼珠间或一轮,忽然发光,精神有些麻木,又有希望,再受打击,麻木,一丝希望,肖像描写的作用,展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礼法对妇女的摧残与迫害:第一次虽贫困,但对生活抱有希望; 第二次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第三次对生活已经彻底绝望。,语言描写,(1)自述阿毛之死(68节、

7、78节等),提问: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写?,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与自责,(2)与柳妈对话(89-101节),加重了精神负担,(3)与“我”对话 (5-15节),矛盾心理 希望破灭,动作行为描写,反对再嫁 逃、撞 怕被分身 捐(门槛) 怀疑灵魂 问祥林嫂,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守寡不成(遭劫被卖); 守家不成(两度丧夫,一度失子); 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有一定的反抗性,善良、勤劳、质朴的祥林嫂,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 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亚里士多德,却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8、。,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在经济上被剥夺,在精神上被压迫,以至最终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祥林嫂 人物形象,柳妈,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鲁四婶,鲁四老爷,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寿”字和“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 “可恶!然而”,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

9、,支持她婆家把她抢回,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迂腐保守,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鲁四老爷,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旧、反动,为人自私、冷酷。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柳 妈,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四婶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鲁四婶“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

10、留祥林嫂是因为她能干。祥林嫂被绑架走后,她害怕给自己惹麻烦。之后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后来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么顺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已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 四婶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看。,鲁四婶形象分析,鲁 镇 的 人 们,祥林嫂再到鲁镇时,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也冷冷的了”,对于她的故事,开始是同情,很快就感到厌烦,常打断她的话,走开去,后来还故意用别的孩子去逗引她,戳她的痛处,对她进行嘲弄。,祥林嫂死后,短工“简捷地说”“我说不清”“淡然地回答”,漠不关心。,被封建思想支配,不觉悟。群众之间

11、隔膜、冷漠。,家中一律忙,都在准备着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祝福”大典。,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丁玲,但实际上我们只找到杀人的“刀”,那只杀人的“幕后黑手”我们尚未找到!,“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元凶,政 权,族 权,夫 权,神 权,害死祥林嫂的幕后黑手!,“吃人”的封建礼教,1、贞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一而终,2、秩序,男尊女卑,三纲五常,3、三从,妇女,服也,4、祭祀,三从四德,5、迷信,清白、圣洁,鬼神、阴司、灵魂,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柳妈、众人以及“我”,他们在精神上、灵魂上都影响了祥林嫂,他们自觉或不自觉

12、地受封建伦理道德、礼教思想的驱使,致使祥林嫂成为愚昧、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的牺牲品。祥林嫂悲惨而短暂的一生,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思想戕害和虐杀劳动妇女的愚昧和反动的本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毛泽东总之,祥林嫂正是受这“四条绳索”的多重绞杀而死的。夫权、婚姻是封建社会决定女性命运的关键,也是“四条绳索”束缚女性的集中体现。婚姻并未给祥林嫂带来什么幸福,却使她一步步走向痛苦和死亡的深渊。,资料链接,1.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2.“我” 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

13、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的有无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从中也可以看出“我”的软弱。,文中的“我”形象分析,鲁迅 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A“鲁镇年终的大典”序幕中祝福景象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

14、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B鲁四老爷家的祝福“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粉碎了祥林嫂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一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C结尾的祝福景象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拿祥林嫂的惨死和歆享了供品的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祝福作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结构上

15、也做到了首尾呼应。,三次“祝福”环境描写,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祝福3:与开头的景物描写首尾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以“祝福”为题:,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祝福景象的描写 群众的反应 鲁四老爷的书房,封建迷信的毒害 封建礼教的束缚 封闭的农村社会 群众的淡薄、冷漠,四条绳索,封建礼教色彩浓重,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社会环境,“鲁镇”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1)是一个封闭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2)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鲁镇 旧历的年底 雪天云: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 爆竹声:钝响 天色:愈阴暗了 大雪: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 乱成一团糟,阴暗压抑,透露出作者的反感和贬抑,也为祥林嫂寂然死去渲染一种悲剧气氛。,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第一处: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衬托当时“我”孤寂悲愤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