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483156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及地理环境协调发展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了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采集,渔猎,耕作,土地,水,征服自然,不协调,对抗性,平衡,低下且发展缓慢,很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灌溉,知识点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不协调,1.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2.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的阶段是( )A.古代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20世纪80年

2、代,高考演练,D,C,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A,B,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B,环 境,环 境,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

3、废弃物,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影响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知识点二 直面环境问题,生产活动,消费活动,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发生, 与 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资源短缺,原因:资源索取 大于 资源再生,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破坏,原因: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 过度捕捞 、不合理用水,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空洞、酸雨、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成因:排放 大

4、于 净化,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存在地域差异,乡村:,生态破坏,城市:,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污染严重工业转移,污染转嫁;,环境问题全球化,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全球性环境问题: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试从人地关系图式体现的逻辑关系来区分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出现的问题属于 问题; 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出现的问题属于 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1.下

5、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 的是( )A.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B.水土流失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珠江D.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音,B,高考演练,2.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围湖造田,C.过度樵采 D.过度农垦,A,2.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

6、图,回答(1)(2)题。,(2)下列环境问题与湖泊干涸性质相同的是( ),A.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过度捕猎,C.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物种灭绝,D.土壤盐碱化、全球变暖、放射性污染,B,例1: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2)使图示“环境变迁” 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例2: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

7、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湖面低于海平面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含盐量降低 A. B. C. D. (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 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迁,湖泊湿地生态破坏分析需了解的一般内容及思路 (1)湖泊的作用湖泊对河流起着调节径流的作用。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为航运、发电、发展旅游提供便利。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2)湖泊面积萎缩的原因分析首先,从湖水总量减少的角度考虑。沿岸(包括河流沿岸)地区大量引水、用水,导致注入湖泊的河水

8、量减少(人为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其次,从河床减小的角度考虑。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湖(自然原因),围湖造田(人为原因)。,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目的,条件,基础,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

9、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3).三个基本原则,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3).三个基本原则,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连连看,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2.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3.解决全球出现的环境问题 4.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5.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6.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

10、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12题。,1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围湖造田 森林破坏 滥捕乱杀 兴修水库 环境污染A B C D 2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C,D,高考演练,知识点四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严峻挑战:庞大的_压力,人均_不足,_严重。 (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_白皮书。,人口,资源,环境污染,人口、

11、环境与发展,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1)手段:_。 (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3)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环境无害化技术,(5)意义: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6)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_;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行_。,清洁生产,生态农业,高考演练 1(2011广东)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

12、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B,C,2.(2009江苏)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量,A,2.(2009江苏)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

13、储量,C,2.(2009江苏)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A,4(2011安徽)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读表完成(1)(2)题。,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A,4(

14、2011安徽)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读表完成(1)(2)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5.(2011天津)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

15、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D,5.(2011天津)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题。,(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c BD Ce Df,C,6.(2010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