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6470701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曼琴零售管理:chapter2有店铺的零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ter 2 有店舖的零售,一、零售商的種類 p.38 二、零售產業的趨勢 p.42 三、食品零售商 p.45 三、一般商品零售商 p.49 四、服務零售 p.60 五、所有權區分的零售商 p.64,一、零售商的種類 p.38,依商品種類而區分 美國普查局將零售商依SIC(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Code)編碼分類,(見E 2-1)。 三分之一的美國零售商銷售汽車、汽油、食品。 不同的零售商要注意其提供的零售組合活動 依分類(assortment)的差異而區分(SKU) 商品寬度 Breath of merchandise 商品深度 Dept

2、h of merchandise 依顧客服務而區分 依成本而區分,三、零售產業的趨勢 p.42,零售型態差異化的成長 產業集中的增加 全球化,三、食品零售商 p.45,1. 超級市場 Supermarket 2. 便利商店 Convenience 3. 超級商店 Superstore 綜合商店 Combination Store 特級商店 Hypermarket 4. 倉庫賣場 Warehouse 會員制批發倉庫 Wholesale Club,台灣的食品零售商?,四、傳統的一般商品零售商 p.49,1. 專賣店 Specialty Store Life-style Retailing 生活型態

3、零售 2. 百貨公司 Department Store Leased Department 租賃型百貨公司 Specialty Department 專賣型百貨公司 Promotional Department 促銷型百貨公司 3. 折扣店 Discount Store 4.藥局 drugstore,5. 商品種類專賣店 Category Specialty 6. 居家改善中心 Home-improvement Center 7. 會員制批發倉庫 Warehouse Club 8. 拍賣店 Off-price Retailer 9. 型錄展示屋 Catalog Showroom 10. 特級商

4、店、超級中心 Hypermarket and Super center,四、服務零售 p.60,廣義的定義:凡提供消費者服務的公司 服務service與商品merchandise的差異: (1)無形性 Intangibility (2)與商品消費的同時性(不可分割性) (3)耗損性 Perishability (4)異質性 Inconsistency,五、依所有權區分的零售商 p.62,1. 獨立店 Independent Store 2. 公司直營連鎖 Corporate Retail Chain 3. 連鎖 Franchising,獨立商店 independent store,為一種獨資的

5、家族企業,其優點: 有彈性,低投資成本,容易直接控制 其缺點: 較少經濟規模,勞力密集,過度依賴所有者,依1996年之研究 美國的獨立商品占所有零售店的40% 台灣的獨立商品占所有零售店的35%左右,直營連鎖 Chain store,指商店的所有權歸屬同一家公司所有,直營連鎖比獨立商店有效率,可以大規模採購而降低成本。,依 1996 美國統計年鑑,各商店直營的百分比情形:,百貨公司 99% 1% 鞋 店 67.2% 32.8% 雜貨店 66.3% 33.7% 食品雜貨店 63.1% 36.9% 女性服飾店 61.7% 38.3% 家庭用品店 37% 63% 吃的商店 23.7% 76.7%,直

6、營連鎖 獨立,國際連銷加盟協會(IFA): 一種存在於總公司和加盟者之間的持續關係。總公司賦與對方一項執照、特權,使其能經營生意;再加上對其組織、訓練、採購和管理的協助。相對地也要求加盟者付予相當的代價做為報償,連鎖加盟之定義,連鎖加盟(Franchise),鼻祖: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在南北戰爭結束後(1865年),在全美各地設置擁有銷售權之特約經銷店。,第一代傳統連鎖加盟店: 1920 年以後,美國石油業、汽車業,以連鎖方式建立經銷網,銷售方式統一,(加盟店借用總公司的商品及商標名,銷售總公司的產品),但是管理方式不同(各家自訂經營管理制度,總公司不支援也不過問),第二代現代連鎖加盟店:起於

7、50 年代,盛於 60 年代,加盟店沿用總公司名、商標名、總公司全套營業制度(進貨地點選擇、店面設置、統一的廣告促銷、標準化銷售等),第三代新式連鎖加盟店:拓展涵蓋範圍包括所有零售業(尤其是服務業)如速食業、旅遊業,第四代連鎖加盟店國際化:全世界的連鎖加盟店,大趨勢作者奈思比特(John Naisbitt)預測, 2000 年以前美國連鎖加盟店的銷售總額,將達全美零售總額的 1/2 。,日本連鎖加盟協會(JFA):,總公司和加盟者締結契約,將自己的店號、商標,以及其他足以象徵營業的東西和經營 know-how 授與對方,使其在同企業形象下販賣其商品。而加盟店在獲得上述權利之同時,相對地需付出一

8、定的代價(金額)給總公司,在總公司的指導及援助下,經營事業的一種存續關係。,(需有 11 家以上直營店者才稱為連鎖),台灣(中華民國)連鎖店協會定義: 連鎖店為有 7 家以上直營店者稱之,連 鎖 店,直營連鎖:由總公司直接經營的連鎖店(Regular chain;RC),連鎖加盟,自願加盟(Voluntary Chain;VC):此商店原已存在,大部份自行做主,總公司多半依加盟店要求提出協助(多半是進貨),加盟由批發商或製造商發起為總公司,零售商自願加入為加盟店,雙方為平等互惠體,特許加盟(Franchise Chain;FC):正宗的美國式連鎖加盟(美式無RC,VC之區分),總公司提供經營制

9、度、名稱等服務,雙方契約訂立,加盟店付出相對代價,委託加盟:由員工內部創業,總公司提供加盟店面或租賃給加盟店,本質上與FC相似,合作加盟:由性質相同商店共同出資成立公司(或批發中心)及商店都是股東,台灣連鎖發展階段 1. 1980之前_啟蒙期 天仁、寶島眼鏡、新東陽、麗嬰房、全國電子、曼都、三商行 2. 1980-1983 _成長期 (本土加國外連鎖) 統一超商、華新牛排、信義房屋、金石堂、雅姿 3.1984-1990_起飛期 麥當勞、萬客隆 、(7-11轉虧為盈) 4. 1990之後_成熟期 (連鎖普遍、新業種加入、大者越大、國際化、顧客導向、通路是勝負關鍵,台灣便利商店發展,一、傳統小店舖

10、(1980之前) 特色:(1).規模小 (2).庫存少 (3).供應民生基本貨物 為主 (4).營業時間短,缺點:(1).進貨量少 (2).折扣較 少 (3).成本偏高 (4).資金短絀 (5).經營人才缺乏 (6).發展不易,特色:(1).規模較大 (2).進貨量、庫存量較大 (3).提供廉價、品質與便利性為目的 (4).經營時間較長,但非全天候 (5).少有科學管理的知識,缺點:(1).收銀台算帳時間太慢 (2).做帳常出錯 (3).商品週轉率低 (4).供貨資訊掌握在供應商手中,三、連鎖式便利商店(1990年之後),特色:(1).連鎖化 (2).開始自動化,採用條碼及電子收銀機 (3).

11、資金雄厚 (4).由總公司統一配貨 (5).商品週轉率高 (6).具備經營及管理人才 (7).掌握商品銷售資訊採用科技產品,缺點:(1).對於科技應用仍停在初步階段 (2).未建立標準化規格 (3).缺乏整體性、前瞻性的資訊架構 (4).加值型服務網路的缺乏 (5).資訊科技人才、設備昂貴影響應用,便利商店面對問題,1.即刻需求產品過弱(食品類占 70%、非食品類 30%) 2.差異性商品未成氣候 3.重覆性商品過多,堆高影響店外觀 4.營業坪數過小 5.租金高漲 6.人才流動大,平均各店鋪距離 1.1公里(日本 1.2公里) 平均商圈 0.55公里(日本 0.6公里),台灣超級市場沿革,第一

12、階段(民52-57)醞釀期 NCR公司導入自助觀念,成立自助商店,銷售罐頭(無生鮮),第二階段(民58-60)萌芽期 西門超級市場、頂好超級市場加入冷凍肉品,第四階段(民66-70)便利商店、連鎖店發展 青平商店、統一.,第五階段(民70) 延吉超市連鎖超市(惠康、屈臣氏),台灣超市面對問題,1.生鮮食品貨源不穩定 品質價格不易掌握 2.連鎖不健全、配送中心難發揮 3.庫存、進貨管理不當,採購制度仍有缺失 4.管理人才缺乏,5.生鮮品品目不夠消費者一次購足 6.同業競爭毛利下降 7.店址位置不易找到理想點 租金成本高 8.大型量販之競爭大,零售輪迴,零售多半以低成本、低價格、低毛利為開始創設,

13、經過一段時間經營之後,零售業者開始改善設備、提高服務水準、引進較高品質產品等,因此成本上升,訂價增加。這種狀況下,新的零售學者又可以低成本、低價格之經營方式與其競爭,進入市場,遂產生輪迴現象。,零售輪迴基於四個前提:,1.有許多價格敏感的購買者,他們願意去便利的地點選擇較低價格之產品。 2.價格敏感的購買者,比較沒有忠誠度,會因為低價而選擇其 他的零售店,其他對尊貴敏感的購買者,則喜歡在零售店內 購買高價的產品。,3.新零售組織通常比現有零售組織能有較低的營運成本。 4.當零售組織依輪迴前進時,通常他們希望能增加銷售量,擴大目標市場及改善商店形象。,複合式商品化(Scrambled merchandising),零售商增加一些與最初組織無關的產品和服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