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469236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_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分局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总目标,以国家级生态区创建为载体,以提升环境质量为重点,聚心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江干”建设,着力在迎创准备、环境改善、环境安全、环境民生、队伍建设上抓统筹、抓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咬定创建目标,夯实创建基础今年以完成国家级生态区技术核查为目标,举全区之力,抓基层打基础,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10 月上旬,我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技术核查。一是全面动员部署。今年以来,充分利用区委、区政府召开的各类专题会议(第 12 次区长办公会议、 “美丽江干”建

2、设专题工作会议、区委九届 26 次常委会议等)推动创建。4 月 17 日,筹划召开全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推进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有效推进。会同区政府办制定“美丽江干”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以区委区政府文件下发,为今后三年生态文明建设确定目标和明确任务分工。二是搭建迎检平台。3 月底,抽调环保、发改、住建、城管、农业部门骨干组建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现场办,由区生态办牵头,进行集中办公,统筹推进面上创建迎检工作。三是完善迎检准备。制定全区创建总体计划、技术核查迎检方案,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指导笕桥、彭埠开展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并完成国家生态镇创建申报和公示,4

3、个镇创建完成全覆盖。完成 5 个基本条件,26 项考核指标相关台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邀请省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指导属地镇街道完成 20 个现场迎检点位的准备工作,充分展现了我区的特色亮点。四是营造创建氛围。会同区委宣传部完成创建宣传短片、宣传画册和新闻报道集的拍摄和制作,并多次在主流媒体上宣传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和“美丽江干”工作。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推进省、市级“多绿创建” ,完成区级绿色社区和学校创建,引导所辖居民参与创建,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满意率。二、结合专项行动,改善环境质量今年以来,省市层面启动多项专项行动,我分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积极作为,主动协调,各项行动有

4、序推进,促进我区环境面貌整治和整体环境质量改善。(一)协调推进各项专项行动和任务。一是推进“四边三化”行动。按照今年基本完成、明年全面完成的整治思路。今年成立了区“四边三化”行动领导小组,形成区生态办牵头,城管局负责洁化、美化行动,住建局负责绿化行动的工作机制。召开多次会议专题部署,3 月完成调查摸底,并下发区“四边三化”总体行动方案 。4 月起全面开展整治,10 月会同高速路政开展联合踏勘,并组织城管、住建、拆违办等部门开展联合督查,整治工作全面有效推进。今年以来,拆除各类违法建筑 1774 处面积万方,拆除户外违法广告 601 块,机械化清扫率达到 80%,河道保洁率达到 100%。新增绿

5、地万方,完成城市主干道绿化万方,铁路及公路两侧可绿化用地基本完成绿化,已开通的城市主干道绿化普及率达到 100%,高速公路入城口、穿城铁路、高架两侧的防护绿带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市区 188项整治任务中,已完成 111 项,整治率为 60%(未整治部分有 32 处为市级建设主体拆迁范围) 。二是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今年以来会同区农办 5 次前往钱江新城对接协调,推进年度任务完成。截止目前,沿江公里景观道路已建成;完成公里绿道建设,及公里标识标牌设置,完成核心区块 4a 级景区创建申报工作,五堡渡口广场、观潮广场主体工程及公共设施处于扫尾阶段。三是推动“双清”和“清水治

6、污”专项行动。突出“双清”和“清水治污”重要性,做好结合文章,与区内水环境改善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区城管部门职能作用,提高整治效率。制定下发了XX 区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总体目标及进度安排,完善组织架构,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中。协助区城管局实施 “清水治污”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河长制” ,目前在各镇、街道征求意见。(二)持续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水环境方面,一是加强走访对接。年初,分局走访区住建局、城管局,对接年度工作计划,并梳理辖区水环境改善工作的需求,积极与市级主体对接,推动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河道整治工作。二是关注热点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丁桥一号港、横四港等河

7、道黑臭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河道生态治理资金,将笕桥港、丁桥一号港、勤丰港等 3 条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和机场北港小型配水泵站建设工程列入 XX 市生态文明建设 1250 工程,目前 3 条河道已进场施工,机场北港配水泵站已进入招投标,预计年底前完成。协调相关单位推动实施横四港、和睦港等黑臭河道综保整治工作,并定期开展督查。三是严控企业排放。开展九号港、备塘河等河道沿线企业地毯式专项执法,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工作,倒查排污口、杜绝工业点源直排偷排现象的发生。积极开展区域内污染行业整治,顺利完成区内最后 1 家印染企业关停。四是加强水源保护。开展钱塘江和贴沙河饮用水源地执法检查工作,排查、整治饮用水源周边环

8、境风险,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大气环境方面,一是加大扬尘污染控制。加强与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推动建筑工地标准化、文明化管理。制定下发了浙大华家池校区周边大气环境整治专项方案 ,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大对自动空气监测站和 6 个扬尘监测点的监控力度,落实联防联治措施,并对监测点位进行了优化和调整。1-9 月份降尘量平均值达到吨/月*平方公里,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吨/月*平方公里) 。二是开展大气复合污染整治和“无燃煤区”工作。制定下发全区大气污染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无燃煤区”建设实施方案 ,对区域内 98 家单位的炉窑灶及燃煤使用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完成 1 家企业 3 台燃煤锅炉的关停。开展

9、 90 家机关事业单位食堂油烟处理情况调查,并实施油烟处理设施整改,目前已完成 85 家(其余 5 家单位在整改中) 。同时,还完成种植(养殖)业、无证照煤饼加工点及无证照炉窑灶的调查摸底。三是开展废气专项整治,开展家具、印刷、汽修、大型餐饮等废气产生行业专项整治以及汽车维修(含烤漆工艺)行业废气监督性监测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四是按时编写环境质量专报。每月开展水气环境质量监测,并汇总分析形成专报,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区域水、气环境质量状况。三、落实环境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坚持把辖区内环境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保底线,落实监管,强化执法,确保重大环境监管责

10、任事故零发生。(一)加强企业日常监管。一是加强辐射安全监管。我区是辐射重点区,有极度危险的 i 类放射源 106 枚,为全省最多,辐射重点单位监管是我区环境安全的重中之重,按照每季度一次的检查频次,截止目前,检查辐射重点单位 70 余家次。协助省市做好移动通信基站、射线装置验收初审工作,配合完成浙大核农所原地块辐射项目退役工作。二是加强重点企业危险废物跟踪监管。截至目前,完成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审批 285 家次,转移联单审批 570 家次,转移危险废物 525 吨,现场核实危废转移单位 45 家,及时完成率达到 100%,及时控制和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三是开展“保群众健康”专项执法。以放射源使用、

11、工业和医疗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产生单位以及化工、4s 店汽修、印刷等为重点,开展 19 轮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污染企业253 家,出动 1110 人次,共发出整改单 48 张,对 11 件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并纠正违法,共处罚款万元。(二)做好固定无证无照餐饮场所整治。根据“堵疏结合、以疏为主”工作原则,在坚持环保审批原则的前提下,推出了简化审批、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的“三个审批”措施,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指导完成了 1000 家小餐饮的规范工作,为全市之最。下一步,将进一步细化摸底调查情况,分门别类,针对解决。(三)严格把好审批审核关。一是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截止目前,共计受理审批事项登记

12、 350 项,组织现场踏勘 310 次,完成审批 233 个,其中报告书 7 个,报告表 101 个,登记表 125 个。属市局“权力下放”事项的27 个,实际对应建设项目 37 个,通过“打包审批”方式压缩掉 10 个。无错批、误批,无批后信访投诉问题。二是严格核实夜间施工审批,对敏感工地实行“一批一踏勘” ,监督施工方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对不符合工艺需要的,坚决不批。截止目前,共审批夜间施工 477 多件次,踏勘施工现场 120 多件次,妥善处理夜间施工信访 80 多件次。三是严格审核出具各类环保证明,严格审核出具各类上市企业、名牌企业、著名商标等环保证明申

13、请材料和现场情况。今年共出具环保相关证明的企事业单位 173 家,其中有 7 家单位经过整改后达到环保要求。(四)加强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工作。一是结合动态排污申报,对近 200 家单位的排污收费进行调整,对每月 300 元以上的重点征收对象按时催缴,并对 100 多家关停并转进行现场核实,及时处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对 92 家新开工工地及时进行摸查、催办,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22 家,完成施工申报 56 家。截止目前,共完成排污申报 1492 家,换发许可证 195 家,出具工商年检联系函1297 家,共征收排污费 665 多万元。二是根据市局的统一部署,对污普重点单位的主要污染物总量进

14、行配额测算,为下步排污权交易奠定基础。四、围绕群众权益,保障环境民生以维护群众合法合理的环境权益为落脚点,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理念,用环境民主来推进环境民生保障。(一)妥善处理群众环境信访。把妥善处理环境信访作为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重初信初访,重办理时效,重调处实效,重跟踪检查,重反馈回访”信访处理“五重”原则,力保降低重复信访投诉量,力争提高群众满意度。与信访、城管、工商等部门和镇街强化沟通对接,形成联动联处机制,积极搭建厂群(店群)之间的沟通平台,提高处理实效和时效。截止目前,共处理环境信访 428 件,信访处理率和办结率均为 100%,妥善处理青春医院、秋石三期、人寿大厦等多

15、起重点、难点信访,对农药厂土壤修复臭气污染等敏感信访持续给予关注,配合市局做好群众解释工作。(二)坚持开展服务式执法。按“温馨提醒告知检查整改督促验收或处罚事后督察”的“五步工作法” ,突出主动服务理念,推广告知执法和说理性执法模式,减轻企业负担。主动推进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创新思路,变坐等为上门服务,发送“温馨提醒”短信,主动预约现场检查,提供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已现场踏勘 309家次,正式验收项目 91 个。(三)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主动走访基层镇街、建设主体等,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对小微企业,主动开展登记表规范化编制工作,努力实现环评登记表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对政府重点

16、项目特别是基础建设项目,采取专人跟踪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建设单位快速、优质的完成环保审批;对一些复杂、疑难项目,成立攻坚小组,开展集体审议,以“一企一策”的方式加以分析、解决。确保了同方国际、剑桥历史街区、区 810项目、10%留用地、东站枢纽工程等重点、难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XX 年,区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审批窗口 6 次获得月度“金牌窗口” ,多人次获得月度“服务之星”称号,进一步提升了环保形象。五、开展路线教育,提升队伍素质根据市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分局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干事能力。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分局领导班子先后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1 次,专题学习会 2 次,领导班子自身问题剖析会 1 次;召集全体党员集中学习 4 次,并要求每个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结合个人岗位开展岗位风险排查、党性分析,使全体党员及时发现和解决 “四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自觉把群众实践活动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