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65387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学习提要:美国的特点是谋求全球战略,美国的这种战略基础是美国强大的经济,美国的战略思想来自于美国政治价值观。本章共三节,从不同的方面揭示美国全球战略的联系。 第一节 当代美国经济 第二节 美国的政治 第三节 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外交,40、罗纳德里根 1981-1989 共和党 41、乔治布什 1989-1993 共和党 42、比尔克林顿 1993-2001 民主党 43、乔治 W 布什 2001-2009 共和党 44、奥巴马 2009- 民主党,第一节 当代美国经济,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概况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总特征和面临的挑战,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概况1美

2、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2. 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增长时期(二战后上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波动比较大,从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了106个月。197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比1964年增长6倍多。,第二阶段:经济危机与调整滞阶段(19701990),70年代初美国出现经济“滞胀” 这段时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仅为2.3%,消费物价年平均上涨为9.4%。1982年,里根当选总统,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提出了包括紧缩货币、削减原料供给、减税、对国有企业私营化等措施在内的经济复兴计划,使美国经济持续回升达8年之久。但与此同时

3、,减税和扩充军备使美国财政赤字空前增加。,第三阶段:新经济阶段(从1991年到2000年),克林顿的新经济政策,提出要走一条“介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美国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发展,在国际上被成为“新经济”。扭转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局面。,美国、西欧、日本的GDP增长率比较,美国“新经济”的含义:所谓“新经济”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经济。采取选择压缩赤字为政策重心,大规模增税和节支,以政府的积极介入为手段,建立开放的,对美有利的国际贸易体系。 美国“新经济”的表现:一是经济持续增长时间为美国历史上最长。二是经济

4、呈现“一高(经济增长率)三低(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财政赤字)”现象。三是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1992年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达3.8%。通货膨胀率大体为2%3%,失业率最低降至4.5%左右,公司利润增长40%左右,1998年联邦财政出现728亿美元的盈余。,第四阶段:徘徊的美国经济(2001年以来),表现: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股市泡沫、投资过度、终于使美国经济出现减速和衰退。布什政府的措施:提出减税增支计划,选择扩大联邦预算的扩张性财政政策。2001年11月开始恢复增长势头。2007年以来美国经济日益陷入困境,受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出现

5、严重问题。,2.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美国经济发展的成就,(1)劳动生产率。(2)物质生产总量。(3)新技术的应用。(4)进出口。(5)金融业。,目前,美元仍是无可争议的国际货币,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 、外贸结算的48 和外汇交易结算的83。美元的这种特权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使美国获得数额巨大的铸币税,从而白白占有了境外持币者的资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约有半数美元(约3750亿美元)在美国境外流通,使其每年大概获益15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0.2。 其次,分享其它国家经济成长的成果。美国相对而言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却不必对等地或干脆是不负责任

6、地偿还它们。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贬值,既减轻外债负担,又刺激出口,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仅在1985年3月至1986年3月的一年间美元贬值就减少了美国约三分之一的债务。 第三,转嫁危机。当美国出现经常帐户逆差时,可以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现金融危机时,美国可以直接增加货币发行量避免信贷紧缩和信心崩溃带来的经济危机,把部分损失通过货币政策的变化转移到世界各地。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并没有给美国经济带来实质性的衰退,但发展中国家却深受其害。这也是为什么其它国家(如1997年的东南亚各国)出现持续的经常帐户逆差就有可能爆发金融危

7、机,而美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巨额经常帐户赤字而安然无恙的主要原因。,美元霸权,金融霸权是霸权国凭借其压倒优势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金融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将自己的意志、原则或规则强制性地在整个体系推行,从而获得霸权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并不存在金融霸权,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一国经济的核心。本质上,金融霸权是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而军事霸权与经济霸权是金融霸权的基础,没有雄厚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根本谈不上金融霸权。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列举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要点,其中三条都与金融霸权有关:第一条“控制国际银行系统”,第二条“控制全球硬通货”,第

8、五条“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而相应地“控制高科技军火工业”和“控制航天工业”则分别退居倒数第一位和倒数第三位。,金融霸权,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总特征,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2. 战后美国经济的总特征,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一,是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美国的自由经济传统和体制创新使美国经济具有较强的自身调节能力; 第三,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不断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教育质量和劳动技能的培养; 第五,国际环境的变化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战后美国经济的变化特征,(1)在企业结构方面美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调整改革。 (2)在产业结构方面,加大对高

9、新技术产业的投入。 (3)在外贸出口方面 ,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的重大的变化。 (4)政府在组织经济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三、当代美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深层次矛盾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 2.经济制度中存在的弱点 分配制度,美国并没有解决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问题;社会保障支出迅速增长造成美国政府负担过重;企业治理方面,美国企业在微观目标和社会责任关系上,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教育制度方面,美国的基础教育要赶上其他国家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3.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二)现实的挑战,一是美国陷入了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二是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三是巨额赤字四是美元贬值五是次贷危机

10、的影响,次贷危机示意图,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早就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性,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谓“内在矛盾性”,说的正是“结构性问题”。 就此次金融危机而言,它实则是金融产品的过度衍生而导致的,这同以往传统产品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虽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从更广阔的国际政治和历史视角看,当前危机是冷战后一系列矛盾长期累积而集中爆发的结果. “新经济”泡沫破裂后,“后新经济时代”美经济增长点迷失,经济未来发展空间受限,维系霸权的创新优势也大打折扣。创新、人才、知识经济、高新技术是美国经济霸权的根基。尽管从全球竞争力、企业实力

11、、全球品牌、研发投入、高校排名等数据看美国仍绝对占优,但总体看,技术、人才两大优势已难现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 更重要的是,自1960年代末欧洲和日本打造出竞争力强大的工业体系以来,美国制造业即面对利润率长期下降的趋势。1970年代美国连串的经济危机,即源于美国制造业走下坡。 美国资本从制造业向全球金融业转移,造成了产业空洞化、本土工作消失和工资下降等恶果。随后,美金融财团将从全球赚来的暴利带回美本土再投资,不仅没有产生以往刺激创新之效,反而制造了百年难见的房地产与股市泡沫,并引发美汽车业的整体崩盘之虞。过度金融化的美国经济看来无法支撑美经济霸权的永续。,美国经济霸权 如果把美国的霸权地位分解

12、成军事霸权、政治霸权、经济霸权和科技文化霸权,那么经济霸权的变数最大,也最可能决定美国霸权未来的命运。 因为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无可撼动,以“单极”或“霸权”称之毫不为过;美国科技文化霸权的基础也总体牢固,纵然受影响,绝对优势依然明显;美国的政治霸权则已然遭到挑战,呈现明显衰势,诚如约瑟夫奈所言,在政治领域美国要维系单极纯属“无稽之谈”。 惟有经济霸权,其命运最难把握,因此最具不确定性。如果经济霸权出问题,必然冲击军事霸权和科技文化霸权,加之政治霸权本来就在弱化,则美国整体霸权地位必然下降。 相反,如果经济霸权地位依然牢固,辅之以依然强劲的军事、科技文化霸权,则即使政治霸权受到

13、掣肘,也无碍美国继续主导世界秩序。因此,美国经济霸权的命运关乎整个国际格局未来的演变。,第二节 美国的政治 一、美国的政治文化,1.美国的政治思想美国政治思想的核心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特征:以个体的发展为整体联系的基础;以人的权利作为价值判定的标准;以契约(宪法精神)作为社会关系的活动原则;以民主制度作为社会生活的保证。,2美国的法制观念,天赋人权原则主权在民原则法制原则分权和制衡的原则代议制原则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二 、美国的政治制度,1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 权 分 立,在宪法的约束下,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由法院行使,这三个部门彼此保持一定

14、独立,但又互相制约。,美国是资产阶级总统制和三权分立的典型,最高立法权属于国会,三 权 分 立,联邦制,(100名),(435名),三 权 分 立,国会权力,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于一身,总揽行政权力。宪法授予总统的权力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作为国家元首的权力、行政权力、立法倡议权和否决权、外交权、军事权。,三 权 分 立,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三 权 分 立,联邦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宪法解释权等权力,它可以宣布国会的某项立法以及总统的某个行政命令违宪、无效。,三 权 分 立,互相独立,相互制衡,2.政党制度,美国政党产生于制宪会议时期的联邦党和

15、反联邦党,后来随着政治生活的深入,政党增多,目前除民主党和共和党外,还有社会党、社会劳工党、共产党等全国性的政党,以及一些地方小党。美国政党组织松散,主要作用就是进行选举。美国的选举采用间接选举。即选民选举人团选举对象。,两党长期轮流执政,3.联邦制,联邦制的定义:联邦制是两个或多个分享权力的政府对同一地理区域及其人口行使权力的体制 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分权,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三、美国政治的新特征,1.以总统为代表的政府行政权力空前加强 2.两党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3.选举的金钱化取向更加明显 4.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不断加强,制约政治行为的因素增加 5.公民权利保障任然滞后,第三节 美

16、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一)冷战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整个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一种与苏联争霸的全球战略,这一战略在整体上和本质上称之为“遏制战略”。“遏制战略”的理论基础是 1946 年乔治凯南提出的;而作为美国对外政策是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推出的,当时也称为“杜鲁门主义”,其基本内容是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为中心,以独霸世界为目标的全球战略。,政治上,孤立、打击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上,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实施“马歇尔计划”,提出“第四点计划”,拉拢、控制亚、非、拉国家,联邦制,“遏制战略”主要内容,1、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