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63005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质量敏感指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敏应用,应用培训感,标,应用指标数据 提升品管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现护理工作特点 符合质量管理规律 与患者的健康结果密切相关,指标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看清质量现状及动态 明确自身在业界的位置 探测质量问题或潜在问题 分析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 引导质量改善策略 评价质量改善行动 引领提升,基本程序,自评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指标比较: 自身的趋势 同业的差异,追问原因: 事件的分布 过程的回溯,确定短板 拟订改进策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床护比 护患比 每住院患者24小时 平均护理时数 不同级别护士配置 护士自愿离职率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2、,院内内压疮发生率 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构指标6个,过程指标1个,结果指标6个,内容说明,指标定义,指标意义,指标评述,计算方法,使用方法,定义 相关概念的定义,测量目的 测量对象 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意义,计算公式及相应的解释 数据及来源,使用方法概述 应用案例,数字背后的意义 指标关联分析,一、床护比,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职业护士人数比例,床护比=1:,同期职业护士总数 统计周期内开放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实际收治患者的长期固定床位数 执业护士

3、总人数: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执业护士总数,引导管理者基于“开放床位”初步估算护理人力 可以参考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或行业组织的推荐,也可以参考国外 考虑收治患者类型、医院定位和发展方向等,拟订自身床护比标准,床护比-相关解释,执业护士总人数: 指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执业护士总人数,含助产士 新入职护士若未注册不能统计入内,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医疗机构收治患者实际开放床位数编制床位数:医疗机构执业注册床位数普通护理单元床位数:除特殊护理单元床位数之外的普通护理单元床位数特殊狐护理单元床位数:重症医学科、手术室、产房、层流病房、母婴同室等分别计数床位数,二、护患比,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

4、当班责任护士人数与其负责护理的住院患者数量之比,平均每天护患比=1:,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之和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次责任护士数之和,当班责任护士数:统计期间内在岗、直接护理患者的责任护士总人数,引导管理者基于“护理需求”配置护理人力 还可以进一步计算班次护患比,护患比-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相关说明,班 次,每天的班次分为白班、夜班(不分大夜班、小夜班,统一计算) 白班、夜班的起止时间依据本单位的班次安排时间,全院应统一如:白班8:00-18:00(时长10小时)夜班18:00-08:00(时长14小时),护患比-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相关说明,某个班次责任护士数,责任护士:直接护理患者的护士

5、,一般情况下护士长不计算在内,当护士长承担了责任护士的工作时可计算在内 某班次责任护士数:(标准工作时长:8小时) 1名责任护士工作时间8小时,计算为1名责任护士(88=1) 1名责任护士白班工作时间为10小时,则计算为1.25名白班责任护士(108=1.25),护患比-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相关说明,某个班次收治患者总数,(接班时在院患者数+该班时段内新入科患者数)(班次时长8)如:夜班(18:00-次日08:00)收治患者数夜班接班时患者数未8,新入院1人,转入1人,转出1人,死亡1人夜班收治患者数为:(38+1+1)(148)=70,三、每住院患者每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HPPD),定义,

6、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平均每天每位患者所获得护理时数(小时),护理时数=,同期本院在岗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 统计周期内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护理时数:本院在岗执业护士的护理时数,反映患者获得的护理工作量,四、不同级别护士配置,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不同能力级别护士在本机构或部门所有注册护士中所占的比率,某级别护士的占比=,同期某级别护士人数 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学历:以取得的学历证书为凭证 职称:卫生技术职称以医疗机构实际聘用为准 年资:年限1年、1年年限2年 返聘护士计入相应级别护士人数,反映在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护士的人力资源结构 分析护士人力资源结构与护理质量、患者安全的关

7、系 知道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100%,四、不同级别护士配置-计算公式,某级别护士的占比率=统计周期内某级别护士人数=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同期某级别护士人数 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100%,统计同期始某级别护士人数+ 统计同期末某级别护士人数 2,统计同期始护士人数+ 统计同期末护士人数 2,1.级别: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不同卫生技术职称护士的人数2.护士:分子和分母中的护士,均指注册护士,五、护士离职率,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离职:与特定组织有劳动关系且在该组织领取工资和奖金的个人,结束其与组织的这种关系的行为 统计周期内,某医疗机构中护士自愿离职人数与累计在职护士总数的比

8、率,护士离职率=,同期护士自愿离职人数 (统计周期初在职护士人数+统计周期末在职护士人数)/2,自愿离职人数 院内岗位调整、且未变更注册单位者,不计入离职 在职护士总数:(统计周期初人数+统计周期末人数)2,衡量组织内部护士人力资源流动状况 促进分析离职原因,为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100%,六、护士执业环境,定义,公式,意义,指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践的工作场所的组织因素,包括护士工作的物理环境和组织环境,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润滑剂,六、护士执业环境的概念,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践的工作场所相关的因素,包括: 物理环境:空间设置,设备,器材等 组织环境:护理领导力,

9、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工作质量,认可和尊重,薪酬待遇,专业发展,六、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医院管理参与度 临床护理专业性 领导与沟通 质量管理 内部支持 医护合作 专业提升 人力配备 社会地位 薪酬待遇,七、身体约束率,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约束具使用天数占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日数的百分率,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同期住院患者约束具使用天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每位患者每天使用1次或1次以上计1天,约束一个部位或同时约束多个部位均计1次 术中因体位需要的固定不属于约束范畴 麻醉恢复期约束属于约束范畴,但不计入,因为约束统计的是天数,会和病房统计重复,患者

10、/家属体验性指标 监测约束状况及其导致的不良事件 分析身体约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约束、减少身体约束策略提供依据,100%,八、住院患者跌倒率,定义,公式1,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例次数(包括造成或未造成伤害)与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的比例(千分比),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病人次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人日数=实际占用床位数 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跌倒都需要计1例;坠床计入跌倒,了解跌倒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是否与护理不当和照护缺失有关,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依据,1000,公式2,统计周期内住

11、院病例中发生跌倒伤害人次数 统计周期内有记录的跌倒患者人数,100%,八、住院患者跌倒率-相关定义 跌倒分级,严重度1级(轻度) 不需或只需稍微治 疗与观察,严重度3级(重度) 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影响恢复进程 甚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如骨折,无 没有伤害,严重度2级(中度) 需要冰敷、包扎、缝合、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观察,死亡 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致死,九、院内压疮发生率,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压疮新发例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期住院患者压疮新发例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统计周期内,患者入院24h后新发的压疮;入院时带

12、入的压疮纳入社区获得性压疮 转科患者、或在此统计周期内多次发生压疮,均记1例 社区获得性压疮患者又发生了新部位的压疮也计算为1例 1期压疮:同2期及以上压疮同样管理,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是否与护理不当和照护缺失有关,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依据,100%,九、院内压疮发生率-相关说明,压疮: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由压力(包括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准确界定压疮:因弥漫性蜂窝组织炎、MARSI、动静脉功能不全、 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及失禁造成的皮肤损伤均为非压力因素导致, 不属于压疮范畴,九、院内压疮发生率-压疮分期,2014年NPUAP/EPUAP联合制定

13、的压疮分类系统 1期:指压不变白,皮肤完整 2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 3期:全层皮肤缺失 4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 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 不可分期压疮,九、院内压疮发生率-相关定义,院内压疮发生率 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压疮新发病例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数=统计期内始在院患者数+同期内新入院患者数+转入患者数压疮现患率 指在某一特定时点某人群中压疮患者人数与该人群总数的百分比 (为某一特定时点确认为压疮的病例数,包括社区获得性压疮患者与院内新发压疮患者),十、非计划性拔管(UEX)发生率,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发生的某导管非计划拔管例

14、次数占同期该导管留置总日数的比例,或者是占同期该导管置管总例数的比例,某导管UEX发生率=,同期该导管UEX例次数 统计周期内某导管的留置总日数,同一患者,某类导管多次发生UEX,则按发生频次计算拔管例数 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每日0点,留置某类导管的总例数(手工),与护理工作的投入及护理工作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是否与护理不当和照护缺失有关,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依据,1000,不同测量对象UEX发生率,胃肠管(鼻胃管、鼻肠管)UEX发生率气管导管(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UEX发生率尿管UEX发生率中心静脉置管UEX发生率,十一、中心导管相

15、关血流感染(CLASBI)发生率,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监测场所CLASBI发生例次与同期该监测场所中心导管置管留置的总日数的千分比,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数 中心导管置管总日数,分母:住院患者留置中心导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的次数 分子:长期医嘱开始日期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h内,发生CLABSI的例数 CLABSI诊断依据医疗诊断,及时发现血管通路护理异常情况 通过监测相关过程指标(置管、使用、维护、拔管),找到不足之处 指引制定、评价改善策略,1000,相关说明,CLABSI:指患者留置中心导管期间或拔除中心导管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的且

16、与其它部位存在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中心导管:CVC PICC分子数据 统计周期内的住院患者 长期医嘱开始日期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小时内,发生CLABS的例数,十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定义,公式,变量特别说明,意义,统计周期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住院患者单位置管时间内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 住院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住院患者“有创机械通气”长期医嘱跨越凌晨的次数 不计算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通过监测,分析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护理流程或常规不足之处,制定、评价改善策略,1000,相关定义,呼吸机相关肺炎定义: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X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分子数据:住院患者,有创呼吸机,使用开始日期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小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例次数,十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