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460075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实验命题点---试题研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实验命题点,实验突破,八物上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第32页.flv 八物上 图2.1-5真空中的闹钟 第28页.flv 八物上 图2.2-3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第34页.flv 八物上 图2.3-5发生扬声器旁的烛焰 第40页.flv,实验突破,八物上 图3.2-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53页.flv 八物上 图 3.1-1 自制温度计 第47页 .flv,实验突破,2.1演示_光沿直线传播.flv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5.1-6.flv 八物上 图4.1-2光在水中直线传播 第70页.flv 八物上 图4.5-1光的色散实验 第85页.flv 幻灯机与投影仪的原理-图5.2-3.

2、flv 近视镜、远视镜与放大镜-图5.4.flv 透镜成像-5.3.flv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图5.1-5.flv 照相机原理-图5.2-1.flv 自制模型照相机-图5.2-2.flv,实验突破,量筒的使用方法-图6.3-1.flv 量筒读数-图6.3-1.flv,实验突破,惯性的运用-图8.1-4.flv 小球的惯性8.1.qsv.FLV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图7.1-1.mp4 用小木槌击打棋子-8.1-6.flv,实验突破,八物上 图1用冷水能使热水重新沸腾吗?第3页.flv 大气压强和气体流速的关系-图9.4-7.flv 活塞式抽水机-图9.3-8.flv 机翼模型-图9.4-4.fl

3、v 连通器-图9.2-5.FLV 马德堡半球实验-图9.3-9.flv 托里拆利实验-图9.3-3.flv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图9.2-2.flv 增大和减小压强-图9.1-4.flv 自制气压计-图9.3-5.flv,实验突破,阿基米德原理.FLV 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图 10.1-2.flv 鸡蛋的浮与沉-图10.3-2.flv 气球、飞艇、热气球-图10.3-6,7,8.flv,实验突破,单摆-图11.4-2.mp4 滚摆-图11.4-2.Qsv.FLV 水能和风能的应用-图11.4-5.flv,实验突破,杠杆-图12.1-4,5,6,7,8.flv 各种轮轴-图12.2-5.FLV

4、旗杆顶的定滑轮-图12.2-2.flv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图12.2-4.mp4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图12.3-1.flv 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图12.3-1.flv,实验突破,九物 图13.1-2气体扩散运动实验 第3页.flv 九物 图13.1-3液体扩散运动实验 第4页.flv 九物 图13.1-4分子之间有引力实验 第4页.flv 九物 图13.1-8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实验 第6页.flv 九物 图13.2-5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第9页.flv 九物 图14.1-1利用内能做功实验 第17页.flv,实验突破,九物 图15.1-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 第32页.flv 九物

5、图15.1-2 验电器能显示物体是否带电 .flv 九物 图15.1-4 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第34页 .flv 九物 图16.4-3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第69页.flv,实验突破,九物 图19-2.4 观察保险丝作用 第111页.flv,实验突破,电流磁效应20.2-1.flv 九物 图20.4-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第133页 .flv 九物 图20.4-2 26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扭转 第134页.flv 九物 图21.2-2电磁波的产生 第150页 .flv 九物 图21.4-6光沿水流传播 第160页.flv 九物 图 20.5-3手摇发电机 第139页.flv,实验:测量物

6、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课标新增实验),1. 实验原理( ) 2.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木块、秒表、刻度尺、金属片) 3. 斜面的作用(使物体获得速度) 4. 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斜面的倾角小些,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任何一段路程内所用时间),实验突破,5. 金属片的作用(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 6. 刻度尺和秒表的读数 7. 小车运动形式的判断(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8. (算出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速度v) 9. 实验注意事项(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 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先下后上的原则) 2. 石棉

7、网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 3.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4. 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尽可能用粉末状,这样受热均匀 5. 使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保证受热均匀),6. 判断晶体熔点 7. 烧杯中水量的规定及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烧杯中水的量不宜太多,要求是能够浸没试管中装有的固体,同时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 8. 绘制熔化温度时间曲线 9. 分析图像(实验数据). 10. 根据表格数据或曲线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判断吸放热特点、各段物质的状态及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总结: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物质先变软再变稠,然后变稀,温度一直在升高.,实验二:探究水沸

8、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 温度计的原理、选用、使用及读数 2. 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先下后上的原则) 3. 实验装置中,烧杯上面加一纸板的作用(防止加热时水蒸发吸热,造成实验时间过长) 4. 气泡的变化(水中气泡在沸腾前先是少量,且是下面的大上面的小,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下面的小上面的大),5. 产生的“白气”的原因(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 6. 撤去酒精灯,水中的气泡会慢慢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较高,还可以向烧杯中的水提供热量) 7.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 8. 分析数据、图像判断沸点,9. 总结水沸腾时的特

9、点(吸热温度不变) 10. 测量的沸点不是100 (没有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11. 根据记录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实验总结: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液面上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1. 纸板的作用(用纸板显示光路) 2. 纸板与镜面的放置要求(纸板与镜面垂直) 3. 光线位置确定(在纸板的光线上描两点,再连接并标上方向) 4. 角度测量(用量角器量角度,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5. “三线同一平面”的判断方法(将显示反射光线的纸板折转,观察上面是否显示光线,当转,实验一:探究反射的规律,动后,纸板上就不会

10、有光线,说明三线应该在同一平面上) 6. 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测量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7. 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反射角跟着增大或减小) 8.光路可逆的应用 9.光的反射作图,实验结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选择较暗的环境(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 2.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玻璃透明,易于确定像的位置) 3. 选择薄玻璃板(防止有重影,太厚的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成像,会产生重影) 4. 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

11、便于对,比物像的大小关系) 5. 平面镜放置要求(若放置不竖直,则水平桌面上的蜡烛无法与像重合) 6.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虚像.,实验三: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1. 水中光线的显示(在水中加牛奶等来显示光路) 2.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比较光从空气射入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3. 光路的可逆性(将光线逆着折射光线射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重合),4. 多次测量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12、) 实验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中入射到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射入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实验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作用) 2. 凸透镜的焦距测量(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3.实验器材的组装(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光屏之间)4. 让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5.根据物距变化判

13、断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放大镜、照相机等),6. 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变暗些,像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因为物体各个部位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总有一部分透过凸透镜到另一侧,成像在光屏上) 7.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像位置的改变及如何调透镜位置 8. 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实验一:测量固体的密度,1. 实验原理( ) 2. 实验操作错误的判断 3. 天平的使用(调平和读数) 4. 量筒的读数 5. 实验步骤补充或排序 6. 测量固体密度时测量值偏大偏小的判断(分析在测量过程中,和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运用密度的计算公式 进行分析即可) 7. 密度的计算或密度的表达式 8. 误差分析、减小

14、误差的方法(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9. 实验方案的评估和改进,实验二:测量液体的密度,1. 实验原理( ) 2. 天平的正确使用(调平和读数) 3. 量筒的读数 4.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5. 实验步骤的设计补充或排序(以减少误差为准则) 6. 实验操作分析,7. 测量液体密度时测量值偏大偏小的判断(分析在测量过程中,和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运用密度的计算公式 进行分析即可) 8. 误差分析(依据步骤的顺序) 9. 密度计算或表达式 10. 实验方案的评估,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实验时每次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 2. 改变水

15、平面上的材料(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3. 使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并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4. 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来判断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5. 实验推理(若物体不受阻力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即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运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实验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 选择小车,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减小摩擦力对该实验造成的影响)2. 若选择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卡片自身重力的影响3. 选择静止作为研究状态(

16、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4. 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5.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a. 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改变小车两边所挂钩码的数量,研究力的大小关系; b.保持两边钩码质量相同,扭动小车或纸片,研究平衡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c. 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两边钩码质量相等,用剪刀剪开卡片的目的是研究两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实验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实验前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 实验时一定要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样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 弹簧测力计读数4. 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必须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必须保持压力的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 实验误差原因分析(实验中很难控制匀速直线运动,或在弹簧测力计运动中读数,导致读数不准确) 6. 根据误差,改进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