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专题 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一、目标导学1学习文学家写叶的艺术手法;2领悟文学作品中所赋予叶的内涵和情感。二、自主预学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练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朦胧( ) 胆怯( ) 茸毛( ) 青冢( )捻拨( ) 积攒( ) 哕哕( ) 要谛( )(2)文学常识积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作者是 ,字 ,号 , 代 家。“红叶题诗”喻 ,此典故与 和 两人有关。山中的作者是 ,他和 、 、 合称初唐四杰。城东早春作者是 ,字 , 代诗人。二裂银杏叶作者 , 国诗人、 家、 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_诗
2、剧_。2阅读“阅读参考”部分的材料, 摘录出作品中描写叶的诗句或片段。三、互动探究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四首古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下列问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1体会“小蕾深藏数点红”中“藏”字的妙处。2比较“且教桃李闹春风”和“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中“闹”的表达作用。3联系诗歌的题目,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红叶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手法?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山中第 2 页 共 10 页这首诗诗如何做到情与景相互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城东早春1.体会“诗家清景在新春”中“清”字的妙处?2.具体描写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3、哪两个字暗示了“早”? 和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绿柳才黄半未匀”所呈现的画面。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朗读诗三首 ,回答以下问题。绿叶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给你的启发是 。二裂银杏叶1.你是如何理解“我是一,又成双”的内涵的?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说说吗?2.有人评价这首诗说:“这是一首咏物诗,又并非一般的咏物诗。”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价的?绿叶的声音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让读者由听觉所闻,而联想到视觉所见,获得阅读的愉悦。(四)阅读一片树叶(节选) ,回答下面的问题。1. 这篇散文采用了以小
4、见大的手法, “小”是指什么?“大”又指什么?2作者在庭院中观察一片树叶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一启示的? 第 3 页 共 10 页(五)小结。叶的形状,叶的色彩都给文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叶的品质更令无数文人赞叹。四、课堂练习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默写四首古诗:(1)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2) 题红叶 (3) 山中 (4) 城东早春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城东早春城东早春韩愈 杨巨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1
5、) “草色遥看近却无”和“绿柳才黄半未匀”这两句诗在描写早春之景上都很有特色,请你任选一句加以赏析。(2)这两首诗在采用的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上有何共同点?五、拓展阅读五、拓展阅读赏读小诗赏读小诗叶的心语叶的心语 ,概括叶的品质:,概括叶的品质:我们没有什么根基/只是在枝杈间/议论着日月阴晴/风霜雪雨/这完全是生命所需 我们没有什么奢求/餐风宿露足矣/响应蓝天大地的呼唤/装点天地人寰的美丽/这才是我们生存的意义 我们没有什么畏惧/明媚的春光中来/萧瑟的秋风中去/光明磊落地寻找着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化作春泥 我们没有什么委屈/几千年来的九地炼狱/严寒酷暑中的生命履历/谁看到过我们哭泣/这一切缘于
6、无私无欲 我们没有什么狂想/即使有梦想也是简单如一/粉身碎骨而来粉身碎骨而去/化作世界上的光明之雨/撒满蓝天大地叶的品质: 六、课后作业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中有关诗篇。第 4 页 共 10 页2完成拓展阅读。(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目标导学一目标导学1了解有关叶的知识。2认识叶与人类的关系。二自主预学二自主预学1课前积累。(1)请写出至少五个带“叶”字的成语或谚语。(2)请写出至少三句带“叶”字或描写叶的古诗词。 2查阅相关资料或上网搜索,完成下面的问题。(1)从外形上分类,叶有哪些种类? (2)完全叶由哪三部分构成? (3)叶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三部分?各有什么作用?三互动探究三互动探究
7、(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讨叶与人类的关系。1你知道叶有哪些非凡的本领?2搜集你学过的有关叶的文学作品,想一想,叶给人类有哪些启示?3人类赋予叶有太多的情感,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叶子是嫩绿的,飞坠的落叶是枯黄的,题诗的叶子是通红的,初萌的柳芽是鹅黄的。诗人为什么注重叶的色彩的描绘?请结合作品说说其中的道理。第 5 页 共 10 页4.在中国的古典诗文中,一些植物的叶已经被染上了浓浓的文学色彩,成了特定的意象,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说吗?四情感构建情感构建 赏读下面的保护绿色的公益广告语,请你也在后面写两条。1. 芳草茵茵,脚下留情。2. 春
8、来小草醒,请你绕道行。3. 青草在微笑,请你绕一绕。4. 守护一片绿叶,增添一份美丽。5. 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6. 绿色是地球的本色,是生命的颜色。五、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同步反馈训练.1 “红花虽好还须绿叶相扶”这一说法的美学道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又是什么?2请你仿照例句,以“树、叶、根”为话题,创作一条手机短信。例句:吉祥是花,如意是蕊,甜蜜是果,吉祥的花裹着如意的蕊,结出甜蜜的果。献给无限快乐的你。 六、拓展阅读六、拓展阅读绝绝 唱唱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
9、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
10、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第 6 页 共 10 页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
11、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
12、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亭亭: 2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 ,第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3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赏析: (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赏析: 4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5文段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既盛开于五六月间,也持续到十月残秋. B.作者很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文中画线语句通过对碧荷上水露的描写,产生了集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体的效果. C.第 7 段无疑而问,自然过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为最美的荷花,又引发读者的阅读的兴趣. D.作者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仅富有文化意蕴,而且切合文章题意,深化了主题.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