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笔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53109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子政务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子政务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子政务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子政务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笔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子政务笔记电子政务笔记第一章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电子政务概要何为电子政务,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电子政务形成了多元的认识。 信息技术应用角度;从互联网变革角度;改革政务方式重组政务业务;网络化整体型 政府;社会信息化融合。基于不同视角,认识电子政务。P2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一、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 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现有行政 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 务。与“政务“一样,“电子信息技术“这个概念同样需要进行界定。 并非所

2、有的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相结合,都能够称之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真正 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成熟和普及之后。这是因为,只有在 网络技术出现之后,大量政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双向交流才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从而使传 统的政务开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 网络技术。 2 2、电子政务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电子政务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 件技术的发展; 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 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

3、组织的管理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而是要 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 3 3、几个相关的概念异同几个相关的概念异同 电子政务 电子政府 政府上网 办公自动化 电子治理 1、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 所谓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 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自动化设备早在 80 年代就已经开始 在我国得到普及应用,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基本上是 90 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所 以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具体地说,电子政务和

4、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1)应用定位不同(2)应用主体不同(3)系统用户方面。 2、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最易与电子政务在概念上产生混淆的,当属“电子政府” 。 “电子政府”这个名称直译 自英文单词 Electronic Government (简称 E-Government),其原意是利用网络技术来构 建一个“虚拟政府” ,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类政府服务。“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电子政府”构想集中于政府与民众 之间的电子政务,而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的概念,则同时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 之间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电子政务,所以不但其范围

5、更广,而且内容也要比“电子政府” 丰富得多。3、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还有一个极易与电子政务相混淆的概念,那就是“政府上网“。这个词来源于 1999 年 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这项工程的主旨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开通自己的互联网站,并推出政务公开、领导人电子信箱、电子报税等服务,从而为政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 的基础。正是由于“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所以人们后来经常用“政府上网“ 来指代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二者的联系: 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都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对外部公众的服务项目,最终都必 须通过政府建立的对外服务网站进行,政府网站是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窗口,电子政务 离不开政

6、府上网,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者的区别: 电子政务的含义要比政府上网宽泛得多,除了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外,政 府与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信息传递等,也都属于电子政务的范畴。 4、电子政务与电子治理电子治理的英文表述是 E-Governance,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更好的政府治理。 电子治理是借助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改变公民与政府发生联系的方式,公民与 公民之间相互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电子政务强调的是政府服务和管理的信息通过电子化的方式传递,而电子治理则侧重 在普通公众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对其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政府

7、决策,允许 公众直接通过电子化的途径参与到政府的相关活动中去。 电子治理是通过电子化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一种新的民主决策机制,或者说是建立在电 子化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因此,电子治理有时又被理解成为电子 化民主(E-Democracy)的近义词,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 4 4、电子政务的实质电子政务的实质(E-Government)(E-Government) 公共服务的创新:个性化、自助型、生命周期业务流程优化与重构电子民主:知情、参与、监督、享用高效统一的 EG 平台:整合、无缝、协同EG 的绩效服务效率、社会成本 包容度、满意度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无处不在的政府推进电子民

8、主、公民参与决策缩小数字鸿沟,建设信息网络村数字社区,提供个性化、生命周期的服务公共服务的创新电子政务的初衷、归宿、愿望电子政务是由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引发的一场政务活动的变革。1、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 从政府治理结构的角度看,政府的治理结构是由政治决策、行政执行和社会需求形成 及实现三个环节构成的。电子政务的范围涉及上述三个部分的所有方面。 2、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信息化带来了信息处理平台的变革,政府信息的载体由纸质载体转变成数字载体。 信息技术的推动 如果说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近两百年来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在此之前的所有 世纪人类生产力的总和,那么发

9、韧于二战之后、初步形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全球规模性信息时代在短短 10 年间创造的生产力,恐怕将令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不得不为伟大的信息 革命而叹息了。 补充 1: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10 项战略重点”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三农、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2、推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综合监管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网络传播、大众文化、外部交流4、推进社会信息化;科、教、医、保与社区5、加快国防和军队信息化步伐;新军事改革、协同6、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三网融合、宽带、普及7、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础库、服务、管理8、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突破僵化、自主创新、竞争力9、建设国家信息安

10、全保障体系;装备与安全保障能力10、提高国民信息能力;掌握、开发、利用运用信息技术形成的自动化能力,将提高政府处理业务的效率水平。网络化为提高政府活动的集约化管理和服务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扩展空间。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一种全新的的政府管理形态。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和结果,它的缘起既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更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在信息时代,信 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必 然会普遍应用着信息技术,公共行政的领域也不例外。 3、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活动。电子政务

11、包括三种类型:政府部门的内部网络,主要是部门内部的网络化、电子化办公系统;政府 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通信网络,主要是跨部门的实时通信与信息共享;政府部门面向公众 的信息网络,主要是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网站及网上接受公众投诉、领导人电子信箱、网上 招标、网上招聘。 5 5、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见书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见书 P9)P9) (一)(一) 、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构成技术背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构成技术背景首先,信息是资源,是能够创造财富的财富。信息能力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当 把这种技能提供给弱势人群时,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其次,信息化的运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再次,信息透明是公益的

12、核心竞争力公信力的基础。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是以核心业务流信息化为主线创新公共服务。许多“金字工程”是以政府的核心业 务流为主线进行开发的。金税工程首先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是增值税的交叉稽核。金盾工程 瞄准的是公安部的一些核心业务,如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 等。金关工程是解决日益繁忙的海关报关问题,在提高监管水平的同时,提高通关的效率, 等等。其他如金财、金审等无不如此。 二是以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为主线创新公共服务。许多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是以政 府的门户网站建设开始的。 三是门户网站+核心业务创新公共服务。在建设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以政府门户 网站作为政

13、府与公众的接口。在线办事进步很快, “首都之窗” 、 “中国上海” 、 “中国广东” 等表现突出,在线办事超过 1000 项的已有 20 多个。在通过网络听取社情民意方面,商务 部处理群众留言、部长信箱等多达 5 万多项,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类似这 样的系统,成功率比较高。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已经开始从起步阶段迈入整合阶段。整合包括 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垂直系统的整合;二是地方政府的横向整合;三是垂直系统与属地部门 系统的整合。从而实现各层级政府之间畅通、政府各部门之间无缝、条块之间有机结合。 (2 2) 、政府改革运动是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政府改革运动是电子政

14、务的政府发展背景 政府的发展 布朗森(Brownson)曾对政府的本质、必要性、范围、权力、起源和构成作了生动的 描述。政府其实就是反映一种集体生活,但从广义上讲,则是指至高无上的国家或政权。 政府的起源其实很简单,历史事实不仅能够证明某个区域及其公民是否拥有一个神圣的国 家或政权,也能够证明事实上的统治者是否合法。至于政府从哪里得到权力进行统治的问 题,只要深入理解一下,我们所讲的政府就可以得到答案。 对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理论:1、政府起源于父权。2、政府起源于习俗,是一种社会契约。3、政府起源于那些由公众选定为统治 者的人。4、政府是自然界自发产生的。5、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上帝直接的、

15、明确的决定。6、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上帝的代言人教皇或者精神社会的公众领袖。7、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公民,公民就是上帝。8、政府的权力是上帝通过自然法则确定的。 (3 3) 、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背景、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背景六、电子政务的概念六、电子政务的概念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 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 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2.电子政务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系统的政务工作信息化 ,如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 政协以及

16、其它公共部门的政务工作信息化,和各级党委党务工作的信息化。 3.电子政务是基于 Web 技术、数据库技术、全文信息检索技术、GIS 技术、RS 技术、 GPS 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空间决策技术、数据通信技术、 标准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等的政务信息管理系统。 4.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 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上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 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 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七、改革的需要七、改革的需要网络技术的出现使政府管理的电子化以及自身向政府在线的转换成为可能。由此,政 府可以提供更多新的服务方式,对公民或者企业的要求做出迅速反应,满足他们更多的期 望和提供更多的机会。电子政务或者政府在线可能对不同人有不同意义,但是至少在以下 几点是相同的: 公众可以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