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448740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 质量控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四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任务五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建筑工程学院,警 示 标 语,“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工程质量,人命关天”; “质量责任,重如泰山,必须终身追究”;,山西河津发生建筑安全事故 13名建筑工人被埋 、3人死亡,2009年3月19日13时35分,西宁市南商业巷佳豪国际广场施工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珠 海 市 塔 吊 倒 塌 事 故, 死 亡2人,上海市13层在建住宅楼6月27日“连根拔起”整体倒掉,上海高楼大火,造成42人死亡,让你想想施工中安全质量是多重要的相关图片,柱子钢筋绑扎差,而且不注意成品保护,造成较多破

2、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梁混凝土留茬错误,钢筋少放3根,而且未绑扎,存在重大质量隐患.,板梁的支撑排架整体失稳倾覆,拉倒塔吊。造成严重的质量与多人死亡安全事故,严重质量事故和多人死亡,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阶段,全体员工树立质量意识,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四个阶段:PDCA(见图),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控制,将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控制,将最终检验转变为每道生产工序之间的过程控制检验,工长为首进行指挥,对工人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质量检验所验证的是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高度,PDCA循环示意图,关 系 图,二

3、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术语,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施工项目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简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程度。,1. 质量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建设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 项目可行性研究 项目决策 工程勘察、设计 工程施工 工程竣工验收 2.影响因素 4M1E(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和设计质量,确定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

4、定性环节,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案例: 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因果分析,人员素质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筑行业实行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执行持证上岗制度,都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工程材料 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设备 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是施工生产的手段。 方法 是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 环境条件 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

5、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3. 工程质量的特点,影响因素多 质量波动大 质量隐蔽性 终检的局限性 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对于隐蔽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见证取样就是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取样送检。,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要求:检验批的质量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检验批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的结果。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必须要进行抽样检测。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单位按合格质量标准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单位、人

6、员进行检验确认验收,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验凭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三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分类:,是指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1. 按实施主体不同,分为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 自控主体:指直接从事质量职能的活动者。施工单位、勘探设计单位 监控主体:指对他人质量能力和效果的监控者。政府、工程监理单位,2. 按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 决策阶段:主要通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建设方案。勘察设计阶段:主要是选择好勘察设计单位,保证设计文件、图纸等符合规

7、范、标准、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其深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施工阶段:一是择优选择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施工单位,二是严格监管施工单位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形成符合合同文件规定质量要求的最终产品。,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依据,技术标准:工程设计图样及说明书;相关技术标准等;管理标准:GB/T1900 IS09000族系列标准;企业主管部门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及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施

8、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施工准备质量控制(事前控制)落实施工准备质量责任制度;复核审查工程地质勘探资料,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图样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检查“三通一平”,临时设施是否符合质量和施工使用要求;核实原材料、构配件产品合格证书,进行材料进场质量检验;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操作技术资格,能否进入正常作业状态;劳动力的调配,工种间的搭接,能否为后续工作创造合理的、足够的工作面。,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事中控制),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控制策略: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工序: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

9、起作用的过程。,工序质量:分项工程的完成正是由一道道工序形成;,工序质量控制:包括对工序活动条件(4M1E)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即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控制工序投入品的质量,控制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产品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过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事中控制),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控制策略: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确定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计划;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4M1E) 及时检验工作活动效果的质量; 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实行班组自检、互检、上下道工序交接检,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项目

10、质量影响大的关键部位或工序,如高层建筑物垂直度;经常容易出现不良产品的工序,如阳台地坪、油毡铺设;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 如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某些关键操作过程,如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要进行超张拉持荷2min;会影响项目质量的某些工序或操作的施工顺序,如冷拉钢筋,要先对焊后冷拉;会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技术间歇时间,如分层浇筑混凝土,必须待下层混凝土未初凝时将上层混凝土浇完。砌砖砌筑后,要有6-10d间歇时间让墙体充分沉降、稳定和干燥后,才能抹灰。某些与质量密切相关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掺量、灰缝的饱和度等;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如油毡铺设未进行好,容易产生屋面漏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

11、料的应用。,过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事中控制),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控制策略: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施工作业质量技术交底、作业活动的实施和作业质量的自检自查、互检互查以及专职管理人员的质量检查等。,施工作业质量的监控:现场质量检查 方法目测法、 实测法、 实验法,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看、摸、敲、照,靠、量、吊、套,看:根据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外观检查; 摸:通过触摸手感进行检查、鉴别; 敲:运用敲击工具进行音感检查; 照:通过人工光源或反射光照射,检查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内墙抹灰的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电梯井内部管线

12、安装质量,浆活是否牢固,装饰吊顶内连接质量,油漆光滑度,看,摸,照,敲,靠:用直尺、塞尺检查; 量: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 吊:利用托线板以及线坠吊线检查垂直度; 套:以方尺套方,辅以塞尺检查;,砌体垂直度检查,摊铺沥青拌合料的温度,踢脚线的垂直度,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检查地面平整度,靠,吊,套,量,过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事中控制),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控制策略: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检查:施工操作质量巡视检查; 工序质量交接检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项目施工预检; 基础和主体工程检查验收;,分部工程施工前;由工长主持,质检人员和有关班组长参加;重要预检项目由项

13、目经理或项目工程师主持,请设计单位、项目监理工程师和质监站参加。,过程,竣工验收质量控制(事后控制) 组织联动试车; 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组织竣工验收,标准为:按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国家质量标准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配套,联动负荷试车合格,形成设计生产能力;交工验收的建筑物要窗明、地净、水通、灯亮、气来,采暖通风设备运转正常;交工验收的工程内净外洁,施工中的残余物远离现场,灰坑填平,临时建筑物拆除,2m以内地坪整洁;技术档案资料齐全;,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案例 【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38000m2,建

14、筑高度32m,为9层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独立柱基相结合,基坑深度10m,工程于2006年3月签约,4月18日动工,合同工期620天。建筑公司针对公司和合同签约情况给项目经理部下达了质量目标。基坑开挖采用机械一次挖至基底标高,再进行基坑支护。基坑开挖后,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监理、设计单位进行了验槽和基坑的隐蔽。,问题: 1.根据公司下达的质量目标,应由谁主持该工程的施工项目质量计划? 2.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监理、设计单位进行了验槽盒基坑的隐蔽是否合理?为什么? 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土方开挖和基坑(槽)验槽检查的控制要点和重点是什么? 4.该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方案是

15、否合理?说明原因。,1、应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2、不合理。因为基坑(槽)验槽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在现场,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对基坑(槽)进行检查,并做好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3、控制要点: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边坡稳定状况、排水、土质等。基坑开挖后应检查以下内容:核对基坑(槽)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检查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核对基坑(槽)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槽)

16、是否存在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其相应的位置、深度、形状。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4.不合理。因为该工程属于深基坑施工,采用一次挖到底后再支护的方案,违背了规范对深基坑开挖规定的“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以及采用机械施工时,只能挖至设计高程以上300mm,以后用人工挖至设计高程的规定。,案例【背景】 某饭店进行职工餐厅的装修改造,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旧结构拆改、墙面抹灰、吊顶、涂料、墙地砖铺设、更换门窗等。某装饰公司承接了该工程的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对抹灰工程进行了重点控制。 高级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 为防止墙面开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抹灰施工要分层进行;对抹灰厚度大于55mm的抹灰面要增加钢丝网片以防止开裂;对墙、柱、门窗洞口的阳角作1:2水泥砂浆暗护角处理;有防水要求的墙面抹灰,水泥砂浆中掺入16:1的外加剂,并试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