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447463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财政局工作总结_1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财政局工作总结市财政局工作总结 20*年是“十一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前三季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 作中心,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以建立和谐 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措施,深化 改革,大力培植财源,狠抓增收节支,积极探索财政工作 的新思路,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各项财政工作进展顺利,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正常。 一、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收入: 1-9 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47866 万元, 同比增长%,增收 4385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全额收入 完成 94785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同比增长%,增收

2、 4339 万元。 税收收入完成 30316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同比增 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非税收入完成 17550 万元,完 成年初预算的%,同比增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其中,国税局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0043 万元,完成年 初预算的%,同比增长%,增收 49 万元。全额收入完成 49835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同比增长%,增收 350 万元。 地税局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8880 万元, 完成年初预算 的%,同比增%,增收 1757 万元。全额收入完成 26376 万元, 完成年初预算的%,同比增长%,增收 1779 万元。 财政等部门完成收入 18943 万元,完成年

3、初预算的%, 同比增长,增收 1579 万元。 财政支出:1-9 月份,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68484 万元, 完成年初预算的%,同比增长%,增支 3753 万元。 二、前三季度重点抓的几项财政工作 从前三节度的财政运行情况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减费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速缓 慢。同时,由于增支因素又较多,在和谐社会建设,特别 是改善民生方面,工资、教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都 需要财政有较多的投入,支出压力很大,财政收支矛盾较 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局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抓好了 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切实加大税费征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 快增长。一是大力推进依法治

4、税,强化税收的主体作用。 健全完善宏观税负分析机制,全面推行纳税评估工作,切 实加强税源信息管理,提高掌控税源能力。二是继续实行 财政局班子成员收入分工负责制,抓好收入任务的分解落 实,及时调度各乡镇办事处收入情况。今年 1-9 月份,各 乡镇办事处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 17787 万元,占年度计 划的%,同比增长%。另外,在抓好支出的同时,重点抓好 组织非税收入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和及时足额入 库。三是加强与国税、地税部门的交流沟通,落实收入分 工负责制,加大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 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支持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培植壮大财源, 既

5、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目的,又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 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局一直把财源建设作为基本任务紧抓 不放。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灵活运用财税政策和手段,创 新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加快发展、培植财源的积极性。 一是始终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放在财政工作更加 突出的位置,以提高财源效益为中心,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增强财源发展后劲。二是不断创新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 政资金的导向吸附作用、财政政策的引导规范作用,全力 优化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三是牢牢把握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梳 理各项政策资源,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大力 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鼓励

6、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和现代 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探索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大 力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利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财税政策,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 路,发挥财政投融资职能,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 发展建设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保障重点领域和 重点建设支出。 (三)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在预算编制和 支出安排上,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 点”的原则,大力调整支出结构,优先考虑民生,优先保 障民生,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切实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 是把工资足额列入预算,落实工资发放的各项政

7、策措施, 确保了工资正常发放。二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确保社会保障支出需要。截至 9 月底,各项社 会保障资金的缴存和拨付分别为 44238 元和 39305 万元, 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缴存和拨付分别为 18884 万元 和 18140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缴存和拨付 分别为 6768 万元和 6774 万元。全市城市低保对象 3350 户、 8320 人,拨付资金 1004 万元,农村低保对象 6643 户, 11746 人,拨付资金 681 万元,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 保。三是做好高效节能照明灯推广工作。为了做好节能减 排,国家开展了高效节能照明灯推

8、广工作,对居民购买国 家中标高效节能灯给予 50%的财政补贴,单位购买给予 30% 的补贴。我们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精心组织,通力协作, 顺利地超额完成了推广任务。四是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认真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 学杂费政策和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政 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目前, 已按进度拨付此项费用 1266 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义务教育 的发展。五是投入 1223 万元用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校校舍维修。XX 年确定的建设项目是大辛庄办事处中学综 合楼等 6 个项目,目前主体已完工,计划于 12 月底交工并 投入使用。投入

9、 270 万元用于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 项目试点,目前该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以上措施,充分 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四)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支持我市的 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确保财 政支农支出依法稳定增长。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引导社会 资金,大力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综合开发、科教兴农、生 态保护等工作,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二是 做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发放工作。XX 年我市种 粮农户 13 万户,小麦种植面积 67 万余亩,粮食直补和农 资综合直补资金 5683 万元。根据上级

10、要求,我们于 4 月 5 日前把补贴资金及时打入种粮农户一本通存折。同时,我 局成立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发放领导小组,16 个直补发放督导组,对资金发放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确 保资金真正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三是继续做好良种补贴 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今年我市优质专用棉花良种推广 补贴面积 26 万亩,补贴资金近 400 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 资金 670 万元,补贴农机具 386 台,受益农户达 202 户。 通过改革完善 “三补贴”政策,加大了补贴力度,扩大了 补贴种类和范围,切实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支持了农业 优良品种推广。四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我 省各级政府对参合农民

11、的补助提高至每人 80 元。我市参合 农民数为 50 余万人,XX 市和我市的配套资金 201 万元和 1006 万元已分别缴至财政专户。截至 9 月底,当年财政专 户基金收入为 4831 万元,支出为 4537 万元,全市合作医 疗受益群众达万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问题。五是积极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 工作,对农民购买家电补贴产品给予 13%的财政补贴,对农 民购买规定范围内的汽车、摩托车给予相应补贴。截至 9 月底,已补贴家电万台(件) ,补贴资金 393 万元,补贴摩 托车、汽车 952 辆,补贴金额 291 万元,为进一步扩大农 村消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12、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 用。 (五)切实做好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密切配合, 搞好协作,合理安排,按时编报,圆满完成了财政统一报 表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提高采购效 率和规范性。今年前三季度,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11001 万 元,实际采购金额 9446 万元,节约资金 1555 万元,节支 率%。三是做好政府外债项目管理工作。我市碧波污水处理 项目利用亚行贷款 635 万美元,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利用亚 行贷款 601 万美元。市政府、市财政为两个项目做出了资 金担保承诺。为确保项目单位按时归还利息、贷款及筹集 相应的配套资金,我们深入项目单位现场了解项目进度情 况,督促项目单位

13、确定专职会计人员,落实配套资金,建 立会计帐薄,以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四是组织好 XX 年 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1-9 月份共组织 522 人次参 加了会计从业资格的网络化考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财 政工作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经济和财源方面的结构 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两个比重”偏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 和现行财政体制限制,地方财力增幅较低,收支形势依然 严峻;财经秩序仍然不够规范,财政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 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打算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要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

14、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认真做好下一 步工作。要全面完成全年的财政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措 施,深化改革,大力培植财源,狠抓增收节支,着力抓好 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优化增长模式,努力完善收入体系。一是坚持 依法治税,协调国税、地税部门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加强 对重点行业、企业及税种的税源监控,清理规范税收优惠 政策,严厉打击偷逃骗税,做到科学收税、防止流失。同 时处理好应收尽收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关系。二是进一 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建立健全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 析制度,实现各部门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切实提高 征管水平。研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部门依法加 强非税收入征管的积极性。三是高

15、度重视财政收入质量, 提高“两个”比重,积极推进财政收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增 长。四是正确把握经济形势,认真寻找国家积极的财政政 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 (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提高财政 支出管理水平。一是严格按照“压一般,保重点”的支出 原则,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大手大脚花钱,大力压减会议、出差、培训和公务接待等 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出国考察,严禁以各种名义和方式 变相公款旅游,从严控制公车配备和公车使用,严格控制 楼堂馆所建设,消减一切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努力降低行 政成本。二是强化预算管理和预算约束

16、,加大预算外资金 统筹管理力度,凡年度中新增加的支出项目,要尽量通过 压减一般性支出解决,确需追加预算的,要周密论证,严 格按程序审批。三是在保证工资和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 的基础上,确保“三农” 、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保、 节能减排等重点支出的需要。 (三)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为基点,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支持 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做好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整合支农 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优质农产品基地等发展,加大农 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力 度,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确保社会保障支出需要,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城市低保、 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工作,加大敬老院建设投入力度。三 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 安排公用经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对普通高 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及 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四)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管理监督。一是继续完善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收支两条 线改革;按照国家出台的国有资产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