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445709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电路板设计基础设计 1 电路板设计基础 1. 画电路板(PCB)之前的准备工作 (1)画原理图 在画PCB之前,应该有一个完整、正确的原理图,原理图应该用Protel或其他软件中的原理图环境画出。原理图中的信号应该左面输入,右面输出。元件应该有不重复的编号(序号),还要有基本元件参数。图中每个元件属性中应该有正确的封装图名,每个元件的引脚应该有与封装相对应的引脚号。 所谓封装图就是元件引脚焊盘排列图,所谓正确的封装图,就是该封装与实际元件尺寸一致,可以使实际元件焊接在PCB上。 实际上在原理图库中,有很多元件的原理图符号找不到,这需要画元件原理图,有时侯,画一个元件符号,比在元件库中找一个

2、更快。,(2)购买元件 原理图画完之后,应该按照原理图购买元件,所购买元件的封装型式,应该是在画原理图时,在元件属性中输入的封装型式。实际上,经常在购买回元件后,才在原理图中设置元件封装名,因为拿到了元件,才知道封装型式,除非已经用过该元件,熟悉该元件的封装。 在元件封装库中,有很多元件的封装图找不到,这需要画元件封装图,通常画一个元件封装图,比在封装库中找一个更快。,2. 画PCB前应该知道如下术语 (1)公制与英制 电子元件的引脚间距常用英制作为测量单位,所以画元件封装图时,应该使用英制,电路板尺寸或是安装孔等可以使用公制。英制以1/1000英寸为单位,以mil表示, 1英寸为2.54mm

3、,则10mil就是0.254mm;100mil就是2.54mm。另外,线宽、过孔、焊盘和栅格也常用英制。一般情况下,100mil是引脚之间的基本间距,例如,常用的双列直插(DIP)引脚间距就是100mil。 (2)栅格 捕获栅格和元件捕获栅格应该设置成100mil相关的间距,通常为50mil、25mil、20mil、10mil或是5mil。例如捕获栅格为50mil,可以使铜膜线在两个焊盘之间通过。 (3)铜膜线 一般来说,线宽一些,则直流电阻小,电感小,制作容易。线宽的最小值与制作工艺有关,一般以线宽/间距表示,通常以10/10或是8/8表示,一般6/6是下限。 通常情况下,对于信号线的线宽为

4、10mil,地线和电源线越宽越好。,(4)焊盘 焊盘的重要参数是盘直径/孔直径比,一般规则是盘直径是孔直径的1.8倍。 (5)过孔 过孔用于连接电路板两侧的铜膜线,实际上,过孔与焊盘没有区别,过孔尺寸小,最好不要用焊盘代替过孔。通常过孔外直径50mil,孔直径为30mil左右。 (6)铺铜 铺铜就是在电路上大面积的铺设铜膜,该铜膜与地线相连形成大面积的地线,铺铜可以是网状或是实体铜膜。铺铜总是在布线完成后,而且常用实体铺铜。 (7)间距 在通孔电路板设计中,信号线间距最好大于10mil,而贴片电路板,间距可以为8mil或是6mil。,3. 放置元件与布局 电路板工作是布局占90%,布线占10%

5、。即使是简单电路板,100个有经验的设计者,会给出100个设计结果。虽然没有最好的设计,但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参考。 (1)设置捕捉栅格、可视栅格和铜膜线宽度与焊盘尺寸,若无特殊要求,可使用默认值。 (2)尽可能将元件按照功能分类布局,元件放置应该均匀,各元件之间的连线最短。还要为布线预留一些空间。 布局时注意区分模拟和数字部分, 连接器应该在电路板边缘。还要使电路板上的元件尽量对称。 布线完成后,应该使用打印机将电路板图按照1:1的比例打印出来, 4. 布线 1)通常采用人工布线而不是自动布线,虽然有些简单电路板可以使用自动布线,但通常人工智能还是高于机器智能(单层板布线时,机器智能比人工智能

6、强)。 2)线越短越好,因为长线增加电阻、电感与电容。 3)避免直角,最好是45,因为直角使线宽度改变,可以引起电磁辐射(EMI)或其他问题。 4)使能电气栅格,可以增加布线速度,2 具有运放电路的PCB设计 1.干扰 来自模拟电路自身原因,使信号不能准确传输,则称为噪声。来自模拟电路外部的原因,使信号不能准确传输称为干扰。 如果某电压、电流信号随时间变化率大,则可能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能出现快速变化的信号,因此可能成为干扰源。 模拟电路工作需要电源、地线、输入和输出引线,这些引线可将外界干扰引入模拟电路。而电磁辐射信号直接作用到模拟电路上,使模拟电路受到干

7、扰。例如,电路板上单片机的晶体振荡器,就是一个电磁辐射源,可以干扰模拟电路工作。 通常干扰进入模拟电路的路径是铜膜线和直接辐射。 抗干扰设计的基本措施是:抑制干扰源,切断干扰传播路径,提高模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2. 双面板 设计廉价电路,通常采用双面板,好处是两面都可以布线,例如一面布横线,另一面布竖线,可以使布线更容易,但是模拟电路最好是元件与布线在一面,另外一面最好是铺铜作为地线。连续的铺铜地线具有如下好处: (1)接地更容易,因为不需要专门的地线 (2)接地电阻小,减少电流传导噪声 (3)给每一条信号都加了连续电容,可以有效抑制辐射噪声 (4)像一个屏蔽层,阻止电磁辐射噪声 3.接地

8、(1)数字地与模拟地分离 将模拟地与数字地分离可以有效抑制数字部分对模拟部分的干扰。,4)分离的地线应该有公共连接点,所有信号都返回这个地,这个地又称为系统地,图10-2所示的就是模拟与数字同时连接一个接地点的情况。,(5)可以使用两个连接器分别连接数字和模拟地,然后在系统的某一点将该两个连接器与系统地相连。,(6)要使数字信号远离模拟部分,还要保持模拟布线尽可能短。同时数字信号线不能穿过模拟部分,因为数字信号会像天线一样辐射电磁波影响模拟部分。有时单片机时钟频率不高,但是方波的谐波成分丰富,高次谐波会形成电磁辐射。另外与运放同相端与反相端连接的信号线不要平行,还要尽量避免过孔。 (7)应该使

9、模拟部分与其输入、输出、电源和地线连接器靠近,因为长和宽的布线将从数字部分捕获噪声。,(8)接在芯片上的电源线与地线在布线时不要分离太远,特别不要形成一个环形。 (9)去耦 数字电路在改变逻辑状态时,会产生瞬间电流尖峰,而电流尖峰会产生电磁辐射,并通过电源与地线影响模拟电路的运行,通常消除电源与地线中电流尖峰的方法是加去耦电容。 可以使用10F的钽电解与0.1F的瓷片电容滤除电源中的噪声。而且还要在运放的电源引脚端加1个0.11F的瓷片电容去耦,而且电容与电源引脚的连线越短越好。 (10)运放的不使用引脚的处理 运放的不使用引脚应该妥善处理。,(11)元件 因此在高频情况下,应该使用贴片元件,

10、还要保持铜膜线尽可能的短。注意若是信号线很长,则越窄越好。 (12)如果不能使用铺铜作为地线,则应该使地线尽量宽、避免环路。通常应该使电源线比其他线宽2-4倍。 (13)PCB的寄生电阻由铜膜线形成,铜膜线、焊盘、过孔以及并行信号线之间可形成寄生电容,铜膜线、焊盘、过孔,特别是环行布线可产生寄生电感。 高输入阻抗器件的输入引线,应该特别注意电容耦合问题,一定要远离数字走线。 (14)独立AD转换器中的数字地与模拟地都应该连接在模拟地铺铜上,应该使模拟地铺铜的面积不小于其模拟部分面积的75%。,(15)开关电源可能引起噪声,在有开关电源的电路中,应该在电源出线端串连扼流环,并联10F电容,并在所

11、有有电源引脚的芯片上并联去耦电容。 (16)在模拟电路中,增加抗混叠滤波器,滤掉ADC采样频率一半以上频率信号的干扰。 (17)如果一个电路板上还有继电器、大电流驱动等电路,则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a)继电器线圈增加续流二极管,消除断开线圈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干扰。 (b)在继电器触点两端并接火花抑制电路 (c)在接触器线圈两端并接电容与电阻的串联电路,吸收电感电势。 (c)可控硅两端并接RC浪涌抑制电路,减小可控硅产生的噪声 (d)对于长的输入、输出信号传输线,采用光耦隔离干扰。 (e)增加继电器、电机驱动等电路与弱信号电路之间的距离。,(18)单片机电路的基本干扰措施 (1)单片机对电源噪声很

12、敏感,交流220V入线侧加220V电源滤波器。 (2)如果单片机的I/O口用来控制电机等设备,应该在I/O口与噪声源之间应加隔离(用形滤波电路或光耦)。 (3)注意晶振布线。晶振与单片机引脚尽量靠近。 (4)电路板分区布线,如强、弱信号,数字等。尽可能把干扰源(如大电流驱动,继电器等)与单片机远离。 (5)在有A/D、D/A的单片机芯片中,数字电源、地线与模拟电源、地线要分离,最后在一点连接电源、地线。 (6)大功率器件的地线要单独接地,以减小对单片机的干扰。大功率器件应尽可能放在电路板边缘。 (7)在单片机I/O口,电源线,电路板连接线等引线处,使用磁珠、磁环、电源滤波器,屏蔽罩等抗干扰元件

13、,可显着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8)按照单片机数据手册,设置闲置的单片机I/O口。 (9)只要能够满足功能需要,则应该尽量降低单片机的时钟速度。,3 热电阻测温装置布局方案例 某热电阻测温装置,测温范围为0200,单片机采用ATmega16L,三位数码管显示。可以用按钮输入设定值,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使继电器动作,实现2位控制。,ADC参考电源由TL431与外围电路组成,输出电压为4.096V,由于ADC为10位,则每个ADC输出数字代表4mV。 在温度0时,ADC输入为2.0V时,ADC输出数字500。 在温度200时,ADC输入为3.5V时,ADC输出数字875。 ADC输出经过数据处理

14、,以3位数字显示,并与预设值比较,控制继电器动作,完成温度控制。,测温系统的电源电路,交流220V经过市售开关电源降压输出直流5V,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后分成两路,一路为数字电源,另外一路为模拟电源。 数字与模拟电源的地线与电源线应该在5V开关电源入线处连接。,该测温装置的电路板布局如图10-7所示,4实验电路板设计例 在运放原理电路设计完成后,总是要实际实验的,因为只有实际实验后,才能确认原理图的正确性。 下面介绍一个热敏电阻传感器KTY81-110的调理电路实验板例子。 KTY81-110在25时的电阻R25在9901010之间,在1mA工作电流时,温度与阻值之间的关系如图10-8所示。,热敏电阻KTY81-110的调理电路如图10-9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